大佬被迫种田后真香了(241)+番外
廉长林纹丝不动坐着,理由充分:“我看自己的礼物。”
“我手艺再差还能少了你的。”盯这么紧,蒋辽属实无语。
廉长林静静观了他片刻,突然眉头略扬神色了然:“怕人看,做不好我又不会嫌弃。”
没点自觉轰都轰不走,就是欠的,蒋辽转手给他指了个最佳观测地:“就坐这儿,我没做完你别走。”
廉长林目光跟过去,忍不住低笑出声,又站了一阵终于肯挪窝走去厨房准备晚饭。
最近听到消息东福酒楼要出售,蒋辽要开酒楼,东福地段又好,不过他没想过拿下,免得日后再来个什么人找麻烦。
开酒楼以前只是有这想法,毕竟食肆都开了,有条件的话开酒楼也不错。
而现在,他是一定要开酒楼了。
他们长盛斋地方并不小,不过跟酒楼确实没法比,所以孙明耀敢张口就要吃下他们店,酒楼不是一般人就能开得起,以后再有人想惦记都得先掂量掂量。
现在店里和作坊的管事都已经培养出来,不需要他们经常过去,再者等辣椒种成后能做的菜更多。就是廉长林似乎不太赞同,不过和他提出来后他倒是没反对。
蒋辽是想在西北区物色地方,不过附近有出售的店铺他都会过去看看,天天在外面跑,这天早早牵着马出门,中午没回店里也没回宅子,直到下午快关店了才见回来。
回得这么迟,廉长林问他:“看中地方了?”
“有几家看着还行,先不急着定下,我再去别的地方看看。”蒋辽牵马进去。
他一身赶路的模样,长衫上还沾着没擦干净的泥土,廉长林伸手拉住他:“你去哪里了?”
蒋辽低头看自己,这一身确实不像看店铺回来的样,他看了眼廉长林,回头继续栓马:“没去哪儿,在外面随便走了走。”
镇上地方再大都不可能让他赶路回来,还奔波成这样,廉长林自然不信,站着不松手就盯着他看。
反正今天迟早都要给他,蒋辽想了想,索性从怀里取出东西。
廉长林低头看去,双眸一颤惊怔了半晌,伸手接过。
之前店里有客人说起,石砚山遐迩闻名皆因山上的神庙相当灵验,很多人千里迢迢赶去求神拜佛,香火从不曾断供。
当时不止他听到,蒋辽也听到了,还过去跟人问起:“真有那么灵验?”
平时听客人谈论外面的消息,遇到有趣的蒋辽会跟人聊几句,他当时又是随口一问,廉长林就没多留意。
百砚山险峻,光进山的石阶就有上千余,凡求福祈愿者,三阶一跪,五阶一叩,如此走完才能求得诸佛庇佑。
蒋辽不仅不嫌麻烦给他雕刻狼牙,甚至相信起心诚则灵,不远千里跑去山庙只为了给他求一道护身符。
廉长林握紧护身符,再也放不开了,哑声问道:“不是说,送狼牙。”
“狼牙没做好,不送了。”蒋辽说完走去厨房。
他尽力捣鼓了那么久,廉长林自然不信,一刻都不想等了摊掌跟他要:“给我。”
蒋辽马不停蹄赶回来,想先喝口水都要交个放行费,只好取出随身带着的狼牙。
求神拜佛、凭道符纸就能避邪消灾保平安,蒋辽确实不信这些。
当时听客人说起,看着坐在柜台里翻书的廉长林,蒋辽突然的,就想替他求一道护身符。
大概是他以前多病多灾。
就想他能跟如今这样。
更想他以后都一切顺祥。
手上的生辰礼弥足珍贵,廉长林低头望了半晌,重而又重将护身符和狼牙收起来,贴身放好。
蒋辽知道这趟不会白跑,却没想到廉长林能高兴到不嫌路远、不坐马车要走路回去,并且拉着他就要走。
他好不容易赶回来想喝口水竟然这么难,好在廉长林还有点理智,想起来问他:“吃东西没有,要不要先吃一点?”
“没吃,要饿晕了。”蒋辽没好气道。
廉长林转身推他进厨房,不管什么吃的搜刮来一堆催他快点吃,蒋辽刚吃完就被他催到街上。
“这个怎么样?”廉长林拿着手艺奇巧的竹蜻蜓问他。
“这东西二丫都不一定能看上,”蒋辽抬眼看他,又道,“你喜欢就买吧。”
“那这个?看着挺不错。”他又拿起边上的弹弓。
街上热闹小贩吆喝,廉长林平时路过目不斜视,现在看什么都有趣,看什么都想买。
蒋辽瞥眼看去:“买这个还不如你自己做。”
“嗯。”廉长林点点头,对他道,“回去我给你做新的。”
然后转头,掏钱通通买下,再递过来给他,蒋辽看着:“……”
伸手接过。
廉长林看完东家又看西家,走一路买一路,蒋辽是不想扫他兴头,不过有些东西实在没必要买,说了廉长林光应就是不听,他最后抱了两手东西,很多都只能放家里落灰。
“让让!都让让!”
这是镇上最热闹的街道,人群熙来攘往,官兵拿着黄纸一路向街口赶去。
每次遇上大事官府才会张贴告示,行人乌泱泱跟在后面,蒋辽看过去,突然有些不好的预感,抬步和廉长林走过去。
告示一铺张,人群哗然,七嘴八舌围上去。
两人在外面看去,墙上张贴的,是朝廷新出的招兵告示。
第132章 丰收
大历疆土辽阔,多地都贫困苦寒经常闹饥荒,去从军不小心就会丢命,不过为了能糊口一天是一天很多人都会选择从军,因此朝廷鲜少需要强制招兵。
今年却不同以往,朝廷规定每个乡要出上百丁,家里有达到应军条件却没人从过军的,更是必须要出人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