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首辅大人的渣前妻(14)+番外

作者: 一条兰寿 阅读记录

鹿华林的话一出口,剩下的几个人也干劲十足,争抢着去做活。

“我去烧火。”

“我去刷锅。”

“我去将酒坛子搬出来。”

……

祁枕书与鹿里正说话间,余光看到鹿笙自己蹲在中间,她的周围蹲满了一圈人,鹿笙一改往日高高在上的样子,与他们说说笑笑,分外融洽。

她与鹿笙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九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鹿笙。

这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变化?

祁枕书仔仔细细想过这两日发生的事,找到了一些端倪。

就是昨日晌午!

昨日她出门前,明明鹿笙与往常无异,与她说话时也多是不耐烦。

她本是要去山长家中吃喜酒,结果在路上碰到同窗,还听他提起在街上看到鹿笙抱着孩子。

鹿笙对糖糖不喜,连村口的榕树下都没抱孩子去过,又怎么会带着糖糖来县里。

一股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她连山长家的门都未进,就急急忙忙跑去找人。

一路上她不停地劝慰自己,或许是她自己想差了,又或者是同窗看错了。

直到她在牙行门口看到了鹿笙和糖糖。

那一刻她仿佛置身凛冬的风雪之中,全身冰冷,手脚发麻。

她想,即便鹿笙再不喜欢糖糖,那也是她的亲骨肉,她是怎么狠心到将孩子卖掉!

当时的她被气愤冲昏了头脑,只一心想着抱回孩子,并没有发现鹿笙的不同。

但现在想来,应该那时鹿笙便不一样了。

原来的鹿笙在她挡下自己的巴掌后,一定会破口大骂。

可一个人,怎么短短几个时辰内,就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一个荒唐又大胆的猜测浮上心头,祁枕书慢慢抬眸,不可置信地看向鹿笙。

另一边,鹿笙忙着与鹿华林说着蒸酒时的注意事项,压根没发现祁枕书正用异样的眼光打量她。

等她忙完手中的事,再想起祁枕书时,发现这人已经不在酒坊了。

伙计们各个手脚麻利,不到半个时辰,就已将东西准备好。

将米酒倒入锅中,放上酒甑和天锅,将连接的缝隙处用布条缠好密封,鹿华林迫不及待地让人点火添柴。

柴火越烧越旺,酒香四溢。

两刻钟后,倒流的竹管内流出透明的酒液,散发出浓郁的酒香。

头一次见到如此清澈的酒液,鹿华林倒吸了一口气,忙不迭用碗接了一口,顺势就要往嘴里送。

鹿笙吓了一跳,眼疾手快的将他拦下。

“等等!大伯,这酒头可不能喝!”

鹿华林不解的看向她,鹿笙解释道:“阿爹说了,那书上写,这先头出来的酒太烈,可不能喝,喝了会出人命的。”

酒头最少也在六十度以上,高的甚至有七八十度,这要是喝下去,不死也要半条命。

“这、这。”鹿华林摸了一把冷汗,“那何时才能喝?”

鹿笙预估了一下出酒量,“至少要出三碗以上才行。”

鹿华林心里着急,等接到第四碗,便迫不及待地拿起来品尝。

作者有话说:

第8章 中午吃鸡

酒香浓郁让人只闻着便生了醉意,入口烈而不呛,味道醇厚,一口酒下肚口齿回甘,腹中有灼热之感。

酿了三十几年的酒,鹿华林头一遭发现,这酒还能酿得如此甘醇浓烈。

他闭上眼,细细品味口中的味道。

“师傅?这酒味道怎么样,酸气可是都去了?”

齐南等了半天,也不见鹿华林说话,只以为这酒做坏了。

鹿华林不舍地睁开眼,视线从伙计们紧张的面上扫过,展眉大笑着道:“成了!”

“你、你们也都、都尝、尝尝。”

大伙听了这话,争先恐后地拿着碗去接新酒。

也亏得出酒的速度不快,一人只能喝上一小口,要不然鹿笙真担心过会儿这酒坊满院子都是醉汉。

见到有人喝了一次又要再接,鹿笙忙阻止道:“这刚出的酒烈得很,可不能多喝。”

“剩下的酸酒还要尽快蒸完,还需要大伙再加把劲,等这酒都蒸好,咱再坐下来痛痛快快地喝一场。”

“对、对,到时候我、我再给你、你们割上几斤肉,让大伙吃好喝好。”鹿华林添道。

大伙一听纷纷笑着应和,撸起袖子干劲十足。

鹿华林吩咐一旁的两个徒弟,“齐南,六子,你、你们把剩、剩下的几口锅再、再拿来,我、我们再垒、垒两个灶、灶台。”

听到这边热闹的动静,鹿里正拄着拐走了过来。

“笙儿这法子着实好用。”鹿华林见状忙接了一些酒给她,“娘,你快尝尝,这酒又清又烈,光闻着味道就能醉人。”

酒水清澈如山泉,若不是那酒气凌冽馥郁,乍看上一眼,只让人以为这是一碗白水。

不同于鹿长林的牛饮,鹿里正拿着酒碗先是放在鼻下闻了闻,才小酌了一口。

“烈而不辛,浓厚醇香,这酒当真不错!”鹿里正放下酒碗赞道。

鹿里正酿了一辈子的酒,能得到她的肯定,鹿华林面上喜色更甚。

“好孩子,这次多亏了有你,这百十来缸酒才没有白白浪费,你说说看,姑婆要怎么谢谢你?”鹿里正欣慰地看向鹿笙。

酒坊的规模不大,除去人工开销,一年下来盈余的利润,鹿里正能分到手里的银钱不足百两。

她顾念兄弟情分,也看在大房二房落魄了,才愿意将损失担下。

但一百多两银子并不是小数目,就这么浪费了,她总归是心疼的。

如今能挽回损失,鹿里正心里自是欣喜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