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首辅大人的渣前妻(174)+番外
“应该是姨姨不小心摔了杯子。”鹿笙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指着院子里的小石桌哄道,“阿娘给宝贝买了爱吃的糖糕,宝贝自己去吃好不好?阿娘去看看姨姨。”
“好。”小家伙点点头,听话地坐到桌边吃早饭。
鹿笙转身去东厢。
“滚!”柳芸坐在床上,脸色气得发白,指向门口,“鹿雨!我再说一遍,我不想再见到你!”
从看到那张地契开始,柳芸就已经心凉了半截。
她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鹿雨会骗她,而且不止一次。
借款买房是假,说要卖房也是假,要辞工的事更不用说,怕也真不了。
信任一旦崩塌,柳芸便再也不信鹿雨说过的话。
除此之外,更让柳芸不敢细想的是,鹿雨这房子到底是哪里来的?再退一步讲就算房子是她自己买的,那买房的五十两又从何而来?
正因为此,柳芸一时气急晕了过去,还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我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鹿雨拉着她的手,跪在柳芸的床前不肯离开。
见到这一幕,鹿笙没有再往里走。
等吃过早饭,鹿笙领着女儿出门,谁知刚走到门口,便遇到了一个让鹿笙意想不到的人。
阮茹。
作者有话说:
第89章 实在放心不下
青州。
阮芃将最后筛选过的名单递给长宁郡主,“刘桥已经全部招供,就是名单上的这些无误。”
在吴世伟死后,长宁郡主第一时间派人监管了军粮仓,在核对出上一次的名单后,阮芃反复又查了好几遍,终于在账本上找到了一些规律。
那些掺有生铁的粮食,都被安排在特定的仓库及位置,而且每次出入库记录的仓吏都是同一人。
每座军粮仓的仓廒都有三名仓吏共同监管,每名仓吏手上也至少掌管三个仓廒。
按照常理来说,不同时期不同渠道送入的粮食,是基本没有可能全部由某一个固定的仓吏收入和派出的。
在发现这个疑点后,长宁郡主第一时间下令将仓吏刘桥缉拿审问,不到半日刘桥便全部招供,不过他说的基本与阮芃筛出的名单无二。
不过刘桥除了安排粮食存放,对于别的事情一概并不知晓,与定南粮行和王家的人都没有任何接触。
“这些人都是滨河县的。”长宁郡主看了一眼名单,一下就发现了上面的规律。
名单上还有七八个商铺和人名,而鹿华诚也在其中。
“确实如此。”阮芃拱手回道,“滨河县紧邻茂州,从滨河县走水路过来,再直接送入军粮仓,确实是最便捷的通道。”
滨河县的水路。
长宁郡主思忖片刻,霎时恍然。
滨河县码头的仓场总督彭万春不就是彭常威的堂妹。
有了彭万春的放行,确实能保这些粮食一路畅通到达青州。
这一批生铁从茂州出来一直到送入钦州军营,完全能避开每一道关卡,毫无半点阻碍。
七月初四,青州。
夏日傍晚的天气阴晴不定,前一瞬还是晴空万里,下一刻就已乌云满天,大雨将至。
轰隆地雷声过后,豆大的雨点从天上倾盆而下,砸落在泥土地上,溅起大片水花。
“这鬼天气,方才明明还好好的。”阮芃起身关窗的时候,被浇了一手的雨水,她拿着巾帕擦了擦,“这雨也太大了些。”
再过一刻钟就散值了,偏偏这会下起大雨。
祁枕书从一旁的小案上拿了火折子,将两人桌前的灯盏点上,顺门向外看了看,“怕是要下上半个时辰。”
“等雨散了,要不要一起去吃李记打卤面?”阮芃提议道。
反正等雨停了也已经过了家里晚饭的时间,倒不如直接在外面吃一口再回去。
阮芃的家也在白鹤书院附近,与祁枕书正好顺路。
“怕是不方便。”祁枕书看了一眼门外道。
“不方便什么?你娘子来了?”阮芃说着话也回头向门外看去。
确实是娘子来了,不过不是祁枕书的娘子,是她的娘子。
“诶?”阮芃看着她手上的油纸伞,脸上露笑意,“给我送伞来的?”
“早上特意嘱咐你,转眼就忘了。”方静嗔了她一眼。
“有劳娘子跑一趟。”阮芃冲着方静讨好地笑了笑,“这会雨正大,你可有淋到?”
“下得时候正好到府衙了,没淋上。”
祁枕书低头接着处理手里的文书,不去看妻妻二人。
阮芃与祁枕书同岁,娘子方静是她的青梅,今年三月刚刚成婚,妻妻二人感情甚笃、如胶似漆,方静隔三岔五就会来府衙接阮芃。
若是放在以前,祁枕书对旁人的恩爱无多大感触,可现在偶尔瞧着她们,总是有些艳羡。
她已快有两月没见到鹿笙了,昨日还收到鹿笙的信,说是可能要等下月再来青州。
让祁枕书好不失落。
要不是怕耽误每日的课业,她当真是想回一趟滨河县。
雷阵雨来得迅猛,但没一会就渐渐小了起来,淅淅沥沥地下着。
阮芃跟妻子同撑一把伞回家,将另一把留给了祁枕书。
家中没人等着,祁枕书也并不着急,就想着将手里的文书看完了再回家。
看了没一会,门外响起了脚步声,祁枕书只以为出门回家的同僚,并没有抬头去看。
可声音越来越近,甚至跨过了门槛,进了屋子来。
“可是落了什么?”
以为是阮芃落了东西,祁枕书甫一抬起头,就瞧见门口站着那个让她朝思暮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