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11)+番外
1955年,国家开始使用票证后,苏仲黎便给国外的哥哥去信,也不知他们兄弟二人如何谈的,总之此后每年,苏仲清都会给他们汇一笔款。靠着侨汇券的票证,原主家基本就没有缺票的时候。
偶尔,他们也会辗转寄一些东西回来,其中就有外国书籍。苏廷谦年轻时候是留过洋的,会英语,所以也教了苏茉一些。
如今算来,她也算有挣钱三计了,就且先这些,后面再看看有没有其他更挣钱的方式。
挣钱的事搞定了,现在就是买东西了。
她记得,书中原主父母会在半个月后,被下放到隔壁大队牛棚。
就原主什么御寒物资都没有带的样子,他们的境况更不堪,肯定也不会有,她得提前给他们准备好这些。
原主带的棉花票不少,但做这么多东西,肯定是不够的,她还得去再弄点棉花。
弄了棉花还不算,她还得去跟别人学如何做棉衣,不然父母的,她都不知找谁做。
至于棉被和褥子,倒是可以找人做。要是人问起,就说要结婚了,做来当嫁妆。
还有其他日用品,也要赶紧买回来才行,不然真的很不方便。
现在秋收已经接近尾声,原主干活也很慢,厚着脸皮的话,应该也能请到假。
她准备明天请个假,去县城一趟。
把要用的东西买齐,顺便买个礼物感谢陆小兰这两天对她的照顾。
至于陆长征,就不用了,以身相许了都。
这样想着,苏茉又转身进了房间,拿出纸笔,给苏廷德写了一封信,明天去县城的时候,寄给他。
这个年代,电话转来转去的,非常容易被偷听,还不如写信安全。
信中,她隐晦的提及她听杨素云说父母下放的地方在她隔壁大队,她会想办法照顾,让大伯不要再奔走,免得被人钻了空子。
还有,就是告诉他,今年大伯爷的汇款应该快到了,记得安排人去签,免得便宜了别人。
虽然这个时期特殊,但国家正缺外汇,有人汇款,都是收的。
第9章 被气到的李月娥
见老儿子来帮自己干活,李月娥十分高兴。虽然拔花生这活轻省,但儿子有孝心,她也就休息休息。
陆长征虽然不爱干农活,但干起来速度也是很快的,三两下就把划给李月娥的活给干完了。李月娥去记分员那里,把今天的工分记上,一天7个工分。
记完,母子二人便一起回去了。
陆家村大队每天上工前,会给每个人分好任务。早完成就可以早回家,要是没完成,那不管多晚,你都得做完,不然就算消极怠工,扣工分。
李月娥看着帅气的儿子,内心十分骄傲。她这老儿子,真是没得说。
打小就聪明,样貌更是整个大队一等一的俊,也有能力,年纪轻轻就靠自己拼到如今的位置。
不过想到儿子身上的伤疤,李月娥心里是又骄傲又心疼,农村孩子要出头,真是不容易。
“你这两天准备一下,到时候去相看,对方是文工团的,你又在部队,正合适。”李月娥道。
“娘,不相看了,我跟苏知青处对象呢。”
“什么?”李月娥惊的差点没跳起来。
“是因为村里那些碎嘴婆娘的话?这你不用理,看我不去撕了她们。公社领导早就下来教育过了,这些陋习是要不得的。”
这几年,不断有知青下乡来,跟当地村民们,因见识习惯的不同,也产生了不少矛盾。因此,公社定期都会派人下来,给各大队的社员们进行思想教育。
“不是,是我看上苏知青了。”陆长征回答的干脆。
李月娥胸口堵着千言万语,竟不知如何开口。半晌,才哆嗦出一句:“你、你…怎么就看上她了?”
“她怎么了?我觉得她挺好的。”
李月娥:……
这苏知青是漂亮,可是这人,她看着就是个娇贵的。不是说她长得白净就是娇贵,城里来的知青,大部分都是白白净净的。可这苏知青,就是跟别人不一样,一看就是娇宠着长大的。
这样的人,会下乡来,那肯定是家里出事了。
陆家村生产大队是有订报纸的,她公爹和男人都看,他们讨论的时候,她也经常在一旁听着。对城里的形势,多少了解一些。
先不说跟她处对象,会不会影响老儿子前程。
就说这女人,太漂亮了,也不好。
古语不都说了嘛,自古红颜多薄命。说句得罪人的话,这苏知青,她看着就不像个福厚的。
这要真娶了她,能落得什么好?
“长征啊,你要不要再思量思量?”李月娥只觉得嘴里泛苦,这老儿子打小就是个有主意的,他定下的事,只怕不容易改。
“这苏知青一看就不是个干活的料,不适合我老陆家。”
“不会干就不干,我没准备让她干农活。有我津贴养着呢,她顾好我们的小家就成。”陆长征应道。
“啥玩意?”李月娥声音都拔高了。
她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都没说不让她干农活。这才刚处上对象,就准备养着了。
怪不得人们都说,有了媳妇忘了娘。
这也是个没良心的。
李月娥真是被气到了。
“那你跟苏知青处对象,之前说好的相看怎么办?”李月娥语气也不好。
“直说呗,就说我已经有对象了,不相看了。”
“这怎么能?对方可是公社妇联主任介绍的。”李月娥不同意,万一儿子去相看后,又看上对方了呢。
虽然这样好像挺不是东西的,但她宁愿儿子不是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