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359)+番外
之前他们学的多是俄语和英语,小语种只是粗略学了一些常规用语。
如今的局势,陆长征看某南国当权者那翻脸不认人的模样,觉得有很大可能,两国会有一战,因此特意又请了几个精通某南语的老兵过来,给他们教学。
陆长征作为队长,自然要以身作则。
等两小只过完三周岁生日后,家里学习的,又多了两个。
许司令已经给两小只开设了文化课了,知道苏茉精通英语,便让她晚上的时候,适当给两小只教一些。
于是,苏茉晚上便一边教两小只英语,一边给陆小兰解惑,一边自己复习,也是忙的不行。
家里的电视,除了吃饭的时候开一下,其他时间都是关着的,电费都省了不少。
8月份的时候,豫省特大暴雨,数十个水库相继发生垮坝溃决,豫省多地顿成泽国,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
因为那些人提前倒台,宣传口放开,各大报纸媒体、广播电视等,都对这个特大灾害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
国家也是立刻派了部队前去救灾,并下拨了7亿元的救灾费。
据事后统计,此次灾害,有1015万人受灾,超过2.6万人死难,倒塌房屋524万间,冲走耕畜30万头,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因为媒体的报道,各地的人民,都从报纸、广播、电视上了解到当地的惨状,各地纷纷掀起了捐款捐物的活动。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豫省加油”等字眼,时常在各媒体出现,动乱了近十年,民族凝聚力又一次空前团结。
外贸中心还特意组织了合作的华侨和外商,发起了募捐活动,许多华侨踊跃捐款,不到半个月,竟募捐了上百万美元,及许多生活物资。
外贸中心内部也发起了捐款,苏茉作为部门领导,带头捐了100块钱,一个来月工资,很不少了。
8月底的时候,中心领导和粤省的干部,带着募捐来的钱和物资,一起赶赴豫省,把这些东西交给相关负责人,粤省媒体及官媒,对这事也进行了专版报道。
通过这个灾害,国家也充分认识了知识的重要性。如果当初水库换一些更有经验的人来设计,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惨剧。
平反工作进一步加快,一些在专业领域有杰出贡献的知识分子,纷纷被接回相关领域。
氛围进一步放宽!
10月份的时候,阔别已久的海市报社编辑,给苏茉写了一封信,问她现在是否有时间翻译,之前翻译的那本小说,报社最近又在报纸上登了连载,反响很不错。
报社的领导都认为苏茉翻译的不错,如果苏茉有空,还是优先让她翻译,价格可以给最高千字五元的翻译费。
苏茉自来了羊城后,因为工作忙,就没再写稿子了,不过也给编辑写了封信,告知了他自己羊城的地址。
苏茉想到上次那七百多翻译费,觉得还是挺香,挤一挤,还是能抽出时间来的。不过还是给回了信,说自己工作比较忙,可能翻译的速度没上次那么快,要是他们不介意,她可以接。
一周后,苏茉就收到了海市寄来的翻译稿,还细心的给分成了一章章,让她每周翻译一章寄过去就行。
这点对苏茉来说倒是不难,一周翻译个两三章都不是问题。苏茉便定了每周翻译两章的频率,到时候要是有多翻译的,便多寄。
于是,苏茉便开始了白天上班,晚上学习教学和翻译的生涯。
这天,苏茉给两小只教完英语,让他们自己朗读,自己则在房间翻译稿件。写着写着,就听隔壁爆发出争吵声。
两人虽然有刻意压低声音,但气火上头,人是很难控制音量的,吵着吵着,声音就大了。
更何况,这年头房子隔音质量并没有多好,苏茉虽然不想听别人家的八卦,但奈何声音直往她耳朵里钻。
听着,似乎是王翠梅做了什么错事,郑国盛觉得她丢了他的脸面。而王翠梅则不认同,认为自己没偷没抢,凭本事挣钱,并没有错。
苏茉听着,觉出味来,这王嫂子,怕不是做了二道贩子。
苏茉没想到,王嫂子不声不响的,竟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第308章 王翠梅被发现了
隔壁,郑国盛真是气疯了,想起刚才领导跟他说的话,脸上还是一阵青一阵白。
刚才领导咋说的,说他要是家里有什么困难,可以跟组织上提,没必要去做不好的事情,影响不好。
他一头雾水,不知道发生了啥事。
领导见他实在不像知情的样子,这才告诉他,他媳妇在外面做起了二道贩子,卖东西,被领导媳妇撞见了。
同时还批评他,要对家属多些关心,这么大的事,他竟然一点都没发现。
郑国盛当时只觉得脸都被丢尽了,他这么多年小心谨慎,从没被领导批评过,却因为这个蠢货,挨了领导说。
“我是少了你吃还是少了你穿?每个月一百多工资还不够你花?你要去做那种违法的事?”
“咋违法了?不违法的,现在国家已经不管了。”王翠梅反驳,要是还是以前,她肯定不敢干的。
“国家没明确说可以,就是违法。”郑国盛怒斥,“我告诉你,你要是害我挨了处分,你就给我回老家去。”
“明天开始,你就给我老老实实待家里,哪里都不准去。”
王翠梅自知理亏,没敢太大声,“那恁让队里给俺安排份工作,中不?”
尝过了自己能挣钱的滋味,王翠梅实在不想再过回看人脸色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