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374)+番外

作者: 言蹊云浅 阅读记录

“现在买便宜,等以后能做生意了,房价可就没那么便宜了。”苏茉道,她还想着有机会再入手几栋呢。

苏茉在书上了解过羊城的房价,改革开放后,79年房价就涨到39元每平,80年个体经济放开后,不过一年的时间,就涨到了近100块钱一平,人流量旺的商铺的价格,在这个基础上,还会翻倍。

苏廷谦没经历过房价飞涨的年代,有点不太理解苏茉的做法。

但凡事都是要交学费的,不过3000块钱而已,他苏家还出的起,便也没再说什么,就让女儿折腾去,就当学点经验了。

说完买骑楼的事,苏茉又跟苏廷谦说起羊城未来可能得发展,自然找的借口是在外贸中心听领导说的。劝说他到时候先留在羊城发展,等羊城这边稳了,再慢慢拓展到海市。

苏廷谦内心里,还是更倾向于直接回海市的,毕竟那里是苏家发家的地方,但女儿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便说现在说这些尚早,到时候他再考虑。

跟父母这边商讨完,苏茉便回家属院了。最近几天,她都不准备再出来了,因为马上就有大事要发生了。

两天后,噩耗传来,伟人离世。一时间,举国哀恸。

噩耗传来的时候,陆小兰正在京市回哈市的火车上。

一时间,火车上到处都是痛哭之声。有许多人在经停站纷纷下车,准备折返回京市去,送伟人最后一程。

在这样悲痛的气氛中,火车抵达了哈市。陆小兰怀着沉痛的心情,在哈市换乘了回双山市的火车。

她并没有发电报给家里,让两个哥哥来接她。

所有的事情,跟伟人离世比起来,都显得微不足道,任何丁点儿喜悦,都是对伟人的不敬。

回到双山市后,陆小兰自己坐客车回了清溪县,然后又从清溪县坐班车回了红旗公社。两年前,红旗公社也有了开往县城的班车,上午下午各一趟,大大方便了社员们的出行。

回到公社后,陆小兰便去了供销社,准备先借大嫂刘玉枝的自行车回去,等下班的时候,再让大哥来接她。

刘玉枝看到陆小兰十分惊讶,“小兰,你回来咋不说一声?你大哥这几天一直候着呢,就等着去接你。”

刘玉枝看到陆小兰,是十分高兴的,只是碍于特殊时期,不好表现出来。

她这小姑子,可是大学生,以后前途不可限量的。

自从陆小兰和苏茉考上大学后,她感觉别人看她家大丫和二丫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有不少人私下里传,他们老陆家风水养女娃,他家的女娃都会有出息。

有几家人还私底下找过她,想跟她家大丫定个娃娃亲。

这些个夯货,刘玉枝自然是看不上的。不过心里倒也是高兴,这说明,陆小兰离婚对她家俩闺女婚事的影响彻底没了。

第320章 衣锦返乡

“没事,有班车,我自己回来也方便。”陆小兰道,“大嫂,我借你的自行车先回去。傍晚的时候,再让我大哥来接你。”

“嗐!借啥,你等会儿,我去请个假,一会儿驮你回去。”刘玉枝说着,就往里走,准备去找主任请假。

九月中旬,公社各大队已经陆续开始秋收了。这个时候,正是供销社最清闲的时候,请个半下午假也没啥。

刘玉枝在最靠近门边的柜台,陆小兰进门后就直奔刘玉枝去,并没有往里走,所以其他人也没发现她。

这会儿刘玉枝往里走,大家这才看过来。

“小兰,你回来啦!”之前跟陆小兰关系好的女同事赶紧跑过来,“你太厉害,竟然考上了大学。”

她可看了报纸,听说一共有570万人参加了高考,最终录取的人数不到28万人。

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是不夸张的。

陆小兰笑笑,“我也是幸亏有我三哥三嫂,他们给我备全了书本和各种练习题,我三嫂又给我辅导了大半年。不然靠我自己,估计也是考不上的。”

那同事听完羡慕的不行,要是她有这样的哥嫂,她说不定也能成为人人羡慕的大学生。

成了大学生,这陆小兰以后,跟她们可就不一样了。

其他同事也围了过来,见到那么多熟人,陆小兰心情也很好,爽朗的跟大家打着招呼。

其他同事见陆小兰虽然成了大学生,但跟以前也没啥两样,也放松下来,一群人热络的聊开了。

等听说陆小兰还去了唐市当志愿者,大家都佩服不已。

毕竟说奉献是一回事,真正做又是一回事。

供销社主任听说刘玉枝说陆小兰回来了,立刻就给她批了假,自己也出来祝贺了陆小兰几句。

主任也是有点眼界的,十分清楚高考恢复后前面几届大学生,毕业后肯定会被国家委以重任的。

能认识这样的人,关系他自然要好好维护。

陆小兰和大家聊了半个小时左右,这才和刘玉枝一起回家了。

两人回到后,家里并没有人。

“昨天已经开始秋收了,现在大家都到地里。爷身体好了后,也不愿意在家歇着,这会儿估计又在他那蔬菜组忙活。”刘玉枝道。

“小兰,你先歇着,我去地里叫他们回来。”

陆小兰赶紧制止,“大嫂,别!大家上着工呢。我回来,能在家呆十来二十天呢,不急这一时。”

大嫂忽然对她这么客气热情的,陆小兰觉得有点慎得慌。

“哎呦,瞧我这脑子。看到你回来,都高兴坏了。”刘玉枝拍了下脑门。

“那我就不去叫他们了。”说着,帮陆小兰提了行李回了她之前睡的那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