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444)+番外

作者:言蹊云浅 阅读记录

当晚,陶培胜就把申请表给陆家送了过来,让他们今晚填好,明天早上会有路过的兵来拿了带到武装部去。

“这么急?”陆行军问。

“对,这次的兵是特招的,这也是老陆开口,才拿了个名额。”陶培胜道。

“好,我们今晚一定填好。辛苦你了,陶团长。”

“我跟老陆是兄弟,不用这么客气。”陶培胜道。

“我提一嘴,你最好先跟孩子说清楚再填。开弓就没回头箭,这当兵可没外面想的那么轻松。若孩子吃不了苦,当了逃兵,对下面几个弟妹当兵都会有影响。”

他可听说要去的那单位挺苦的,小姑娘可不容易熬。

陆凤芹正好也在一旁,陆行军便把她叫过来,“你听清楚没?你去了,要是没做好,那影响的可不止是你,还有下面的弟弟妹妹。”

“你要想清楚了,确定要去,我就给你填这表。当然,我丑话说前头,你要是当了逃兵,我不会再认你,你也别回陆家村来,直接死外面就行了。”

陆凤芹脸色一白,咬牙道:“我想清楚了,我不会的。”不过就几个月的训练罢了,她能行的。

事情办了,陶培胜便回了。

次日一早,便有过路的运输车来拿了申请表,给带到武装部去了。

不过三天,武装部便来人把陆凤芹接走了。

一人当兵全家光荣,陆行军还特意买了两挂鞭炮给放了。

陆凤芹脸上也带着笑意,姑姑考上大学的时候,爷爷放了鞭炮,如今她也能让家里给她放鞭炮了。

一家人把穿了新军装、戴了大红花的陆凤芹送上了武装部的车,直至车开出了视线范围,这才打道回府。

回到家后,刘玉枝有些奇怪的问:“之前老三参军的时候都没这么急,怎么这次这么急?”

“你没听人陶团长说,这次是特招吗?这是老三舍了面子,才要来的名额。”

“可我们主任的外甥女也选上了,她都没那么急。难道这特招的话务员,是不是……”去的好单位。

刘玉枝话没说完,就被陆行军打断了,“谁跟你说去当话务员的。”

“老三说了,凤芹去的是保密单位,从那出来,以后前途好着呢。”

“啥保密单位?”

“都说了保密单位,能让你知道是啥。”陆行军瞪了她一眼。

“那我们以后怎么给凤芹写信?”

“保密单位是不允许写信的,等凤芹从那里出来,她会联系我们的。”

“啥?”刘玉枝声音都高了八度。

“陆行军你怎么这么狠心,把闺女送去这么一个联系不上的地方,万一出点什么事……”

“你给我闭嘴,能出什么事?保密单位也有很多工作的,人三叔能让自己侄女去送死?”

“你真是头发不长见识也短!老三替你闺女考虑着前程呢,你还在这里说七道八,你要有本事,自己安排去。”

“又要人安排,又要指手画脚,要不要让人给你闺女安排个军区总司令当当?”

“你以为你谁?脸这么大?人人都得供着你?”

刘玉枝又被陆行军喷了一顿,气得不行,拿了身衣服,骑了车就回娘家去了。

第380章 食铺开业+马小娟到羊城(修)

在陆凤芹等候当兵的时候,远在羊城的苏家食铺也开业了。

开业当天,苏奕远特意联系了舞狮队,在上班高峰期,在店门口舞了大半个小时。一时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又有精彩的舞狮,真真是赚足了眼球。

凡是路过的,都会停下来瞧上那么几眼。苏家食铺,就这样被附近的工人们记住了。

舞狮是粤省的一个传统,动荡年间被禁止了,运动结束后,风气放开,又被舞狮传人渐渐拾起。

只是被禁锢久了,许多事情,大家都在观望,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舞狮队重新练起也有一年多了,一直没什么机会可以出去展示。苏奕远去联系的时候,舞狮传人一口就答应下来,甚至连钱都没要。

但苏家也不是贪便宜的,谈成后,苏奕远便给包了10块钱红封。

舞狮队也知道机会不容易得,开业那天,舞得格外卖力,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拿出来了,展示了不少绝活,引了许多人停下来观看。

一时间,食铺门口那是围得水泄不通。

不过,都是看热闹的多,买东西的少。真正旺起来,是在夜班工人下班后。

夜班工人一般是8点下班,这收拾收拾出来,经过食铺门口时,已经八点一二十分了。

这时舞狮队已经撤了,但热闹的痕迹还在,苏奕远又拿了个大声公在那里喊“新店开业,买二送一”,一些家庭条件好又好奇的,便会停下来。

虽说厂里也有食堂,但吃来吃去,都是那几样,有条件的,还是会在外面打打牙祭的。

兄妹俩也是懂做的,早就拿了几个包子和馒头剪碎,饼也切了一些碎饼,用干净的碟子装着,见有人来,就拿竹签插一块让人尝尝。

这个时候,有工作的人还是比较体面的,尤其是大厂的,更爱惜面子,占便宜的少。这都吃了人家的了,味道也确实不错,大部分尝过的都买了。

很快便卖了一波。

装修的时候,把这边的厨房扩大了,垒了做烧味的土窑,又多做了几个灶台,吴师傅便在这边工作,朝八晚五。

快中午的时候,吴师傅的熟食也开始出炉了,整个店铺都散发着令人垂涎的香气,甚至外面经过的路人,都不少猛吸鼻子的。

没一会儿,一只只色泽金黄,外表酥脆,看着就让人流口水的烧鸭、烧鹅、烧鸡、烧排骨等,被挂在玻璃柜里,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