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460)+番外
霍庆军的妻子梅秀青很是惊讶,“这店竟然这么挣钱?要不咱们也开一个,我不上班了,到时候有咱妈帮着,两个人忙的开。”
霍庆军一阵无语,“蠢货!你以为这店是那么容易开的?你有批文吗?没有批文,还没开就被人端了。”
“你有店面?你有那么多的粮票肉票去买面买肉?”
梅秀青有些讪讪的,她只是听着赚钱也想跟着干而已,倒没想那么多。
“你以为其他人不知道这个挣钱?不想干?那不都是没有能力干嘛。你别看人挣的多,苏叔私底下走关系,不定花了多少钱呢,这些都是明面上算不出来的。”
“咱也别想七想八,好好跟着苏叔干,他亏待不了咱们。你好好上你的班,我挣钱了,不也是交你手里?”
“还有,这事别出去说,要是招了别人的眼,我这分红说不定就没了。”
“你放心,我肯定谁都不说。”梅秀青赶紧表态。开玩笑,这要是分红没了,她得呕死。
霍庆军暗中偷笑,他这妻子最是抠门,但凡涉及钱的事,那嘴就跟蚌似的,一点都撬不开,不然他也不敢跟她说。
海市的店铺上了正轨后,3月初,苏廷谦夫妇便坐飞机回了羊城。
******
苏廷谦两口子在海市准备开店铺期间,国家也发生了几件大事。
其一,与某国签订了长期贸易协议,签订了进出口总额为200亿美元的贸易合同。
其二,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10年规划纲要,为改革开放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其三,选出了新一届的领导班子。
这一项项的报道,让人明确的感受到,风向确实要变了。
而速度也是很快的,最明显的,就是3月初,京市、海市、羊城等大城市,百货里已经出现了从某国进口的嘉陵50cc轻便摩托车,售价人民币735块钱。
苏奕远得知后,当即就去买了两辆,他自己一辆,苏茉一辆。不然每天骑自行车来回奔波,太耗费时间了。
他爸弄回来那个大挎斗,骑着目标又太大,这个轻便摩托,实在是太合他心意了。
苏奕远长得帅气,又没有对象,而他高干子弟的身份,早就被有心人打听的一清二楚,本就受女同学的青睐。
如今,骑着这么拉风的摩托车,那就更受欢迎了。
这东西,一出来不少人都去看过,735块钱一辆,普通工人近两年的工资,这哪是一般的家庭能买得起的?
特别是,今年大部分工厂都取消带薪上学的待遇,之前那些很大方的带薪学生,也开始跟着大众领每月18元的补贴了。
在这档口,苏奕远骑着这么拉风的摩托车,就像骑着一团人民币在学校奔走,自然十分吸睛。
拜金女,哪一个年代都有!
这几天,总是有不同的女同学,找机会跟苏奕远搭讪。
换了某些男生,可能十分受用,但对苏奕远这个直男来说,可不要太烦了。因此,没骑几天,苏奕远就换回了自行车。
问,就是之前的摩托车是借的,现在还回给人家了。
直到一个月后,有另一个家世好的,也买了一辆,有了他分担火力,苏奕远这才又骑回摩托车。
第392章 试探中前行
安安乐乐在陆家村大队过了个热闹的年,元宵过后,两人就坐飞机回了羊城。
陶培胜正好要送马小娟母子回哈市,便捎带上两小只,并帮忙买了到京市的机票,没用陆小兰送。
两小只回来后,苏茉便问了安安异能的情况。修炼的速度确实比在南方快,但也不如他们所想的那般好,只能说有点效果。
所幸她现在已经适应了这边的生活节奏,不再追求修炼速度了,异能对她来说,只是锦上添花的事,并没有太多的执念,一切按照合适的节奏来就好。
对安安来说,练好在这里能安身立命的本事,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哪怕离开学只剩几天,安安也带着乐乐,到许司令那里报到去了。
这段时间,“神童热”一直在发酵,报纸、广播隔几天就报道出一个神童,给少年班首批少年大学生,来了一个全方面的报道,吸引了全华国上下的瞩目,街头巷尾到处都是讨论神童的人们。
其中有一位特别引人注目,他11岁便直接从小学进入少年班,跳过了整个中学阶段,惊艳了所有的国人。
两小只开学几天就跳进三年级,自然也吸引了有心人的视线,羊城当地的报社联系了学校和家长,想要给他们做一个相应的报道。
尤其是知道孩子的母亲是粤省的高考状元后,那些记者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恨不得立刻就把报道写出来,仿佛已经看到了新一届神童的冉冉升起。
对媒体发过来的采访邀约,苏茉接受了,因为她必须打破别人对俩孩子贴的“神童”标签。
这个时期,国内信息太匮乏,很多事情都容易被过度宣传。这种“神童热”现象,何尝不是人才培养上的大跃进,都是过度求快,揠苗助长。
历史已经给出过答案,前几批少年班的学生,许多人结局都不是太好。她并不希望自己孩子卷入这个畸形的洪流中,成为其中的受害者。
况且,两个孩子以后要从事的职业,并不适合让他们过度曝光。
苏茉提前跟许司令说了这事,由她在前面澄清,许司令在后头施压,尽量让那些媒体,不再对俩孩子过度关注。
事情也如苏茉所料,等那些记者知道俩孩子之所以能跳级,是因为前两年苏茉就开始教授他们一二年级的课程,并从老师口中得知,俩孩子上了三年级后,虽然成绩优秀,但也算不得拔尖后,一些媒体便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