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52)+番外

作者: 言蹊云浅 阅读记录

陆清安把五份文书都盖好章,三兄弟一人发了一份。

“那这个家就算分好了,老大家和老二家的,你们两个待会儿和你娘一起分粮和厨房的东西。”

然后又交代。

“再过半个月,大队也要结算了。今年大队结算,就你们各自小家自己去领了。”

“老二家只老二媳妇上工,粮食肯定是不够的,到时候去大队买粮就是。分了家,两个小子也该用起来,打点猪草之类的,挣点工分。”

“老三家……老三家的,记得找大队买粮。”老三家的工分,只怕都不够还饥荒。

几家都各自应了,就在众人准备离开的时候,陆伯鸣开口了。

“等一等。我当爷爷的,也没什么给你们的。既然分家了,就好好过好自己的日子。”

陆伯鸣从口袋掏出一沓钱,“这里有400块钱,你们兄妹四人一人一百,算是爷支援你们小家建设的。”

陆卫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爷,你别听那个泼妇的话,我们怎么能要你的钱。”

他爷一身病痛,平时看病吃药都要不少钱,他们小辈没有孝敬就算了,怎么好再要老人家的钱。

陆伯鸣把钱塞进陆清安手中,“给他们兄妹几个分了吧。”

大家都纷纷不肯要。

最后还是陆清安开口:“你爷的心意,都收了吧。以后多买些东西孝敬你们爷就是。”

然后把钱给他们发了下去。

第40章 上交存款

回到家后,陆长征就把刚分到243元,和刚才李月娥给他的,昨天喜宴收到的红封,一起交到苏茉手里。

“媳妇,这钱你收着,以后咱家的钱,都归你管。”

然后又牵着苏茉回了房,从炕琴里拿出一个军用的行李包,从包里掏出两个存折,交到苏茉手中。

“媳妇,这是我这些年存下的钱。这两个存折,一个是我部队那边的银行开的,一个是家这边银行开的。”陆长征示意苏茉打开看看。

在陆长征的示意下,苏茉先打开了其中一个存折,是陆长征部队那边的银行,最后存入的时间是68年,一共有1000元。

苏茉又打开另外一个,是清溪县这边的银行,有1500元。本来是有2000元的,但前几天取了500块钱。

苏茉有些震惊,没想到陆长征在给家里寄了这么多钱的情况下,还能攒下这么多钱。

“你这些年都没花钱吗?”下意识的,苏茉就问出口。

“部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我提干的时间早,所以攒了些钱。”陆长征道。他经常接任务,也没啥时间花钱。

“所以,媳妇,你要是不想干农活,就别干,在家待着就成。咱家有积蓄,我现在工资也不低,能养的起你。”陆长征认真的道。

他媳妇细皮嫩肉的,他实在舍不得她受累。

“你现在每月多少工资?”苏茉有些好奇。

“去年升了副营级后,每月就有89元工资了。”陆长征道。

“那你一开始的工资多少?”苏茉对这个年代的军人工资还是很好奇的。

陆长征见媳妇想多了解自己,很高兴,便细细的给她解释:“头两年,我还是兵,那个时候,没有工资的,但有津贴,第一年每月6元,第二年每月7元。”

“第三年,我就提干了,当了排长,工资有57元。不过提了干后,每个月就要给部队交伙食费了,按战士的伙食标准交,每个月要扣14元,所以到手只有43元。”

“第四年,我又立了功,升了副连长,工资涨到63元。第五年,升了连长,工资有72元。去年升了副营,工资89元。”

别看陆长征说的轻松,好像晋升很容易,但苏茉知道,这些都是他拿命换来的。昨晚天黑她没察觉,但今早,她可是看见男人身上有不少伤疤的,都是枪疤、刀疤。

“以后别这么拼了。”苏茉道。

“好。”陆长征不走心的应道。怎么能不拼呢,他还得尽快让她有资格随军呢。

“我是说真的。”看出陆长征不走心,苏茉强调。

“媳妇,你心疼我?”

苏茉点头。

“要真心疼我,晚上随我,可好?”陆长征凑近苏茉耳边低声道。

苏茉白了他一眼,这个不正经的。

得了,没啥好心疼的,她还是心疼心疼她自己。

陆长征勾唇笑,掰过他媳妇的脸,就是一记深吻。

苏茉简直被他气死了,这么严肃的时候,他脑子里想的都是啥颜色废料。

苏茉正想把手中的存折递回给陆长征,但貌似又有些不对,脑中飞速的计算了一遍。

按照陆长征刚才说的工资,他这些年就算一分钱都不花,最多也只能攒下2232元。但两个存折加起来就有2500元,更何况他建了房子,结婚又花了不少。

“你们除了工资,就没有其他津贴了?”苏茉问。

“津贴是没有了,但完成了任务,会有奖励。”陆长征道。心中有些骄傲,他媳妇真聪明,一下子就发现存款跟工资对不上了。

他们团长就是因为爱藏私房钱,所以老跟他媳妇闹矛盾,他可不准备学他,所以最好每一项收入和花销都跟媳妇说清楚。

“这些年,我做任务部队发的奖励,大概有1500块左右。我也没什么大的花销,比较大的就是建房子的时候,又另外寄了300元回来。”

“其他,都是咱们结婚的时候花的。彩礼我自己出了200元,然后就是缝纫机花了138,其他就是买席面的肉、烟酒以及咱们小家的东西,一共花了快300块钱。”

苏茉一算,那陆长征还挺省的,这么些年,花了还不到300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