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522)+番外
虽然一开始可能不会说什么,但时间长了,看着有能力的别人步步高升,而他们这些亲哥嫂还始终如一,心里多少会有些想法的,到时候影响大家关系就不好了。
往恶劣了猜想,若他们心态不行,到时候帮着竞争公司搞她家公司一把,那损失可就大了去。若真到了这个地步,那她是抓呢,还是不抓呢?
若是把他们放进管理岗,他们的能力又达不到。公司正在极速发展中,任何一个管理岗都非常重要,要是出了问题,会影响整个公司的发展,而且也不好处罚,太过了影响关系,太轻了服不了众。
还有一个原因,是三位老人在老家,这边总得有子女在身边看着。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他们去,在这边给他们弄一份体面的工作,让他们开开心心的在这边待着。
至于经济上,遇事的时候,她会适当贴补。生意做到这份上,她也不缺钱了,花点钱就能让家庭和谐,她还是很愿意的。
想清楚了,苏茉便开始安排起来。
首先,便是去找乡政府谈木材厂的收购。因为之前的两个协议,乡政府对苏茉那可是印象极好,很快就把收购谈下来了。
这木材厂是庚长青在位的时候一手创建的,本身各方面都不错,这两年效益低了,也是领导班子没跟着改革开放的理念,接手后,稍微整改一下,效益又能重新上来。
而且,随着房子越建越多,建筑木材及家具的需求量也会井喷式增长,木材用量越来越多,许多地方后世都被砍秃了。
提前收购个木材厂,对苏家的生意也是大有裨益的。
木材厂收购好后,苏茉直接就把陆卫国提成厂长,工资也给他翻了一番。把自己制定的整改策略给他,让他照着执行,然后又带着他,去周边的林场签了好几个合约。
对木材厂,前几年苏茉不要求创造多少效益,只求多囤积木材,等以后木材价格飞涨后再作打算。
守成而已,陆卫国的能力是能胜任的。而且苏茉也不是完全丢给他管,定期也会派助理过来视察。
猛然间成了厂长,陆卫国那是高兴的不行,那些天,走路都带风。
陆卫国的事解决了,苏茉又去跟县信用社的领导谈了,把陆行军从乡信用站直接调到县信用社,级别升了,工资也高了许多。最主要是够体面,毕竟这样可是完完全全银行正式工了。
如此,陆行军也高兴了。
信用社那边之所以会卖苏茉面子,一是这些年,苏茉在清溪县做了不少公益,二是苏茉承诺,以后木材厂和收购药厂的钱,都走他们信用社。
银行图的是啥?不就是钱。
这么大笔钱,那可是大业绩,不过是升一个员工而已,信用社领导自然同意。
陆行军的都搞定了,刘玉枝那供销社的,就更容易。正好乡供销社的主任要退休了,苏茉直接走了关系,把刘玉枝提到主任的位置上去。
至于陆桂花,苏茉也帮她三姐弟把小饭馆的生意也梳理了一遍,给他们提了不少建议。甚至给他们提出了另一条生财之路,从以前的在县里走街串巷改为下乡去售卖日用品。
清溪县地广,许多村子离公社都远,买东西不方便,这要是有人把那些东西拉到乡下去兜售,那绝对是一门不少赚的生意。
那姐弟三商量了后,决定听从苏茉的建议。不过下乡骑自行车不太方便,苏茉便托关系,帮他们买了一辆摩托车,又找关系给他们联络了批发商。
如此一顿安排下来,家里所有人都高兴了,个个都恨不得把苏茉供起来。
苏茉一番组合拳下去,家里稳了,不过几年,红旗乡农民的日子,也好起来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建起了砖瓦房。
有了红旗乡的先例在,清溪县的领导也找上苏茉,希望她也能帮扶一下其他乡。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苏家的药企也步入了正轨,各种药材的需求量也大,尤其是参和天麻这些适合高寒地区种植的。
有需求,苏茉自然同意,很快便跟清溪县签了协议,还得了个先进企业家的荣誉称号。
此后,苏茉又捐了钱,帮助清溪县铺路修桥,从罗远那里得的不义之财,可谓是成倍的用回到清溪县身上。
而又因为苏茉这一系列的善举,在清溪县的农场和林场改革重组的时候,苏家以极大的优势,买下了几个农场和林场,不用再担心原材料稳定性的问题。
第444章 番外之杨素云
杨素云最近真是心力交瘁,感觉快要疯了。她越是想往梦中的情形靠拢,就越是什么都办不成。
上天对她真是太不公平了!
如果她注定一辈子平平无奇,那为什么要让她做个那样的梦?
既然都让她做了那样的梦了,为什么又不多给她一点运气,让她能活成梦中那样。
这种明知道自己可以成为人上人,却又被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拖在泥潭中的滋味,折磨的她差点发了狂。
当初,杨素云从杨素宏手中拿了钱后,就着手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改造成店面。
杨素云做的那个梦中,她是靠开饭店起家的,对后来的美食有不少了解。杨素云根据自己的梦,把那些美食琢磨了几样出来,然后请了个擅长做饭的妇女,把店开了起来。
杨素云的小食店,卖的是鸡米花、炸鸡腿、薯条、铁板豆腐这些后世夜市常见的小吃,都是成本不高,对现在来说又新奇好吃的玩意。
价格也不算贵,大家又第一次见这样的东西,都乐意去买来尝尝,因此生意还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