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娘二嫁,糙汉世子别嘴硬(424)
边向民嘴巴一张一合,瞬间一股无力感,涌上全身。
“老匹夫!顾成忠,我看你他娘的是活腻歪了。来人!点兵,老子要亲征!本、本王要亲征!”
边向民此刻不止是嘴里苦涩,心里、浑身,都是苦涩难言。
怎么出去了一趟,那个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贤明君主变成了这样?
那个谦卑,礼贤下士,和善无比的西凉王呢?
“大王,大王,可使不得啊!”
“咱们如今刚刚取了靖国的西城以及六县,兵马都在南边,还未稳定。调兵北上,恐遭变故。”
“蒋先生曾说,要大王养精蓄锐,征兵纳粮......”
听人谏言,马洪波似是也想起了什么,摇晃着转身坐回了镶金的王位上。
“对!对,本王不能亲征。”
在众人都松了半口气的时候,马洪波猛拍桌案,拍的桌案上,杯盏,碗碟,叮当作响。
“本王不能亲征,可本王有大将啊!”
“让、让......对了,我的好侄儿,便是一员猛将!让人将奎公子请来。”
众人松下的半口气,瞬间又提到了喉咙眼儿。
那马奎就是个心智不全的半傻子,这不是胡闹嘛!
“大王不可啊!奎公子虽力大无穷,却心智不全,怎能......”
几位官员,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说,边向民只觉得十分疲倦,或许也只有蒋先生,才能劝说的动。
“那本王还有,杨峥!对,让杨峥带兵两万,直取萧关!”
边向民跪在地上,心中渐渐死寂,冷笑着道:“大王,臣下回来之时,镇北侯已命世子顾瑞霖,带兵三万,增守萧关。大王此法,只怕是行不通了。”
“大王不如先醒醒酒,待蒋先生回到凉州城之后,再从长计议。”
边向民本意是想劝说一二,谁知到了马洪波的耳中却是别有它意。
“嗤~整日带着面具,惯、惯是会装神弄鬼的书生,如何懂得军务!”
“传令!派杨峥为主将,马奎为先锋,带兵三万,发兵萧关!”
*
与此同时,靖国的使臣,也一路疾行,入了盛京城。
得知镇北侯所言,周安澜怒不可支,憋着冷脸,一直到下了朝堂。
“顾家果真是包藏祸心!”
“真以为他守着那漠北荒凉之地,能称王称霸不成?!”
“这便是所谓的忠君良将!这便是所谓的忠魂?”
“寡人这是养虎为患!还养了两只!”
“哐!”
一声巨响。
周安澜掀翻了桌案,书籍奏折,笔墨纸砚,撒了一地。
连褚让书房伺候的太监宫女连忙收整,只小心翼翼上前。
“请陛下息怒,身体为重。”
周安澜咬着一口银牙,目眦欲裂的盯着那一地的狼藉,心中怒火久久不平。
背着手不知在书房内转了多少圈,才放缓了脚步,招呼连褚到身边。
“去让传兵部几位大臣,还有张太傅,秦大人,刘大人前来议事。”
七八位大臣进书房时,书房里已经恢复如初,周安澜端坐在桌案前。
“几位也都清楚了镇北侯的提议,几位大人觉得如何?”
“镇北侯说的也并无道理,镇北军刚刚与敌军大战一场,如今敌军未退,也的确无分身乏术。只是招兵剿贼,恐怕来不及。”
“依照老臣看,镇北侯并非是没有兵马,而是为了跟朝廷要东西。陛下不如许了,镇北侯所需,先度过难关。”
书房内七嘴八舌,各执一词,有人认为镇北侯并非忠良之辈,不过就是想趁火打劫,壮大镇北军,包藏祸心。
有人认为,顾家忠骨尤在,不过是要些东西,无伤大雅,只要能剿了西凉军的马家兄弟,为国解了危机便可。
也有人认为,该出兵马,不但要剿了西凉军,还要将镇北军一起歼灭以绝后患。
吵吵嚷嚷的一下午,周安澜才挥手打断了众人的纷争。
“依张太傅所见,镇北侯是想要什么呢?粮饷?还是爵位?还是异姓王?”
室内一片寂静,张太傅本就主张,安抚镇北侯府,听到皇帝如此问,捋着胡须状若沉思。
周安澜不动声色的继续道:“听闻顾家还有个小女儿,待字闺中,若是许个皇后之位,顾家会满意吗?”
第360章 带兵投诚
“嘶~”在场各位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也不是没有催促过立后之事,被拒了也不止一次,久而久之也鲜少有人提及起了。
不过这个时候,用后位稳住镇北侯,收复西北之地,也算值得。
“陛下,据臣所知,顾家次女,虽未出阁,却已定了亲事,此举怕是不妥。”
张太傅出声阻止,镇北侯与崔家订下了亲事,虽然低调,鲜少人知,却也不是无人知晓。
张太傅与崔家交好,自然少有的知情人之一。
“哦?这事怎么没听人提起过?”周安澜狐疑问道。
张太傅眼里转的也快,连忙解释道:“镇北侯为人一向低调,又远在边疆......也实属正常。”
“定的是崔家哪位公子?”周安澜神情轻松,似是无意间的问起。
“哦,是崔世平的二公子崔明远,也是今年东洲郡府试头名案首.......也是在下的学生。”
说起崔明远,张太傅也不由的有些骄傲,只是在陛下面前,不可造次,话说的还是比较含蓄的。
周安澜嘴角提起,似是来了兴趣“他便是今年那位十七岁的案首,还是镇北侯会挑姑爷。”
周安澜的笑意不达眼底,对于立后的事情,也到此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