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娘二嫁,糙汉世子别嘴硬(474)
更糟糕的是,那一次之后,阿良的母亲又怀孕了。
求天,天不应,告地,地不灵的过了两个月。
那商贾请了大夫给阿良的母亲开了一副堕胎药,说算是给阿良母亲的一点补偿,只要她肯堕掉这孩子,他愿意出二两银子。
也或许是因为二两银子对他们三人来说太重要,也或许是因为阿良母亲真不想要这个孩子,所以丝毫没有犹豫的喝了。
但这副堕胎药差点儿要了她的性命,血流不止的时候,大夫和那商贾都慌了。
阿良那年仅十一岁的舅舅,毫不犹豫的要用那二两银子救姐姐,可那商贾却带着那二两银子趁乱跑了。
眼看大夫开了药,却没有银子抓药,阿良的舅舅就带着阿良,在码头上不知磕了多少头,才一枚铜板一枚铜板的讨到了抓药的钱。
钱玉生的岳丈也是常在那片码头上办事的,听到这事不知蹙了多少回眉,感叹了多少回世道不公。
但他们三人,那时又正是流言蜚语缠身的时候,有心想帮,都不敢明目张胆。
再加上当时他岳丈也只是个小掌柜,家中并不富裕,能帮的有限。
钱玉生的岳丈,也只能让他岳母趁着夜色给他们送去了一只老母鸡和几十个大钱。
三人到底是挺过了那一关,只是这件事情没过多久,阿良的母亲不知为何,除了做河上的小买卖以外,还做起了暗门子。
这也一度让钱玉生的岳丈一阵唏嘘,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一个年纪正好的女子,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实在有太多的不得已。
不是说像他们这样,没权没势的人,能帮一把就能把这一生度过去的。
年轻的船娘本就招人闲话,做了暗门子的娼户,三人就更遭人白眼了,银钱上虽然松快了,但日子却更不好过。
阿良母亲死的那年,阿良七岁,阿良的舅舅十四岁。
阿良母亲惹了脏病,药石无医死的。
临走之前,给两人留下了些银钱,想让阿良舅舅带阿良到别处去。
可阿良的舅舅并没有听姐姐的话,而是继续做着船上的生意,抚养着阿良。
阿良八岁,他舅舅将他托付给了,钱玉生的岳丈,自己孤身一人乘船离开了当地。
没过几个月,钱玉生就听说,阿良的舅舅将当初欺辱他姐姐的那商贾,给碎尸抛河里了,家人打捞的半个月,都没能找全尸体。
阿良的舅舅也就此人间蒸发,没再露过面。
阿良的母家没有姓氏,听说是某位贵人家的仆从,主家落难他们原本的姓氏就不能再用了。
阿良又不愿与那亲缘上的父亲姓,就这么有名无姓的过到了现在。
江云娘也观察了几日阿良,觉得是可用之人,便问他愿不愿意姓江。
主家赐姓,是给他们这样的奴仆十分大的恩赏,阿良惊讶片刻欣然同意了。
江云娘又听闻阿良就要成亲了,便又给了他一处宅子,让他接替了钱玉生的大掌柜。
钱玉生说江良是哭着回去的。
他原以为他的身世会遭人嫌弃,就算有师父的举荐,夫人也未必会重用他。
可夫人知道他的身世之后,并没有觉得不耻,反而还赐姓,赏宅子,重用他。
原本他以为有师父的庇护,这几年日子已经过的很好了,可现在似乎会越来越好了。
他从此发誓要誓死效忠主子,一生一世绝不背叛。
第402章 庆安山
七月中旬,缠绵病榻一年多的朱有才死了,这一年多,都是长子朱荣在身前伺候。
朱莉会在休沐的时候回去看看,拿着自己的月例银子,给家中添置些东西。
朱华远在萧关,偶尔回城办事时,也会回来,却不曾在这院子里过过夜,没再叫过朱有才一声爹。
朱有才离世那日,朱华恰巧回了原州城,犹豫许久还是跟江云娘告了假,兄妹三人一起给他办了丧事。
朱荣办完了父亲的丧事,守孝三月,想法子联系了钱玉生。
他总不能一直靠着家里留下的这点东西和弟弟妹妹的接济过日子,原本是说好了去做学徒的,但父亲的病后来就离不开人了,他便将这事儿耽搁了。
他想自己去寻门手艺学,可惜他没什么门路,人家也不肯收他。
想来想去,也只能求到钱玉生那里去了。
江云娘是从朱莉这里知道朱荣想学手艺的事情的。
一年多前,她与钱玉生就说起过朱荣。
她与钱玉生的想法是一样的,朱荣这孩子性情极好,又是个孝顺的,从这一年多,一人尽心尽力的伺候父亲就能看得出。
但也就是因为这孩子的性子太好,所以不适合从商,反倒是更适合学门手艺,说不定能学出一定的成果。
所以没等钱玉生来走着门路,江云娘便让朱莉去问朱荣想学什么手艺。
最终将朱荣安排进了她的首饰铺子里去做工匠学徒。
生意上的事情,有了江良,很快就稳定了下来。
江云娘打算在秋日里去一趟灵州,那片地方,从划分给她之后,她还没有实地查看过。
若是可以,她秋日里去看一看,便可以准备起开荒建城的事情了。
*
马奎惹了众怒,这半年里,一直过的水深火热,征战的十分辛苦。
到了七月底,西凉郡便已经有了隐隐被蚕食的迹象了。
顾瑞霖日日都在练兵,就等着时机成熟的一日。
在马奎败北,退守西城之后,顾瑞霖连夜发兵。
一个半月,便攻占了西凉军一大半的地方,是真正的捡了靖、蜀、吐蕃三国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