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娘二嫁,糙汉世子别嘴硬(498)
更何况,父亲也未必会同意外人再插手庆州城内之事。
眼前这人定然也是明白此事的,所以他们一开始就是冲着灵州城来的。
顾瑞霖笑笑道:“恩人有所不知,那灵州郡已被我父亲封赏给了我家夫人。不如恩人再与兄长商议一番。”
姜云庚做出惊讶之色,仿佛并不知晓这件事,沉思片刻目光转移到了江云娘的身上。
再次拱手见礼“世子妃可有短缺银两之处?小的可建城所需所有费用,到城池落成之日,只要城中半数商铺即可,当然这商铺还是由世子妃做主分配。”
姜云庚这话说的十分直白,她不能听不明白。
这就是来送银子的,出所有建城池的银子,却只要城中一半的商铺,像是天上掉了馅饼砸到了她头上一般。
虽然她如今正是缺钱的时候,但也不免要多想上一想。
毕竟这事情,实在是太过巧合了。
“呵呵~恩人也莫要着急,我家夫人这一年里,光顾着替我忙活了,那城池究竟成了什么样子,她也并不知晓。”
“不如恩人与我们一同到原州城去,让我家夫人召集了管事,商议一番再与恩人谈论如何?”
顾瑞霖没有应下,也没替江云娘推辞,用了缓兵之计,打算将人带回原州城再说。
江云娘并不知其中所有缘由,但她家爷的说辞她是赞同的。
夫妻二人在府中设宴,招待了姜云庚,席间姜云庚与顾瑞霖二人也没少说笑。
可在江云娘看来,这两个人,更像是相互试探,刨根究底。
顾瑞霖在凉州城附近巡查了军务,江云娘看了凉州城在这新的一年中的内务成果,并没给出什么意见,只是例行抽查而已。
现在这些内务,已经是由地方官员直接上报到原州城了,只要没有什么重大的差错,她不会再提出意见和建议。
入城时是八月中旬,再次启程时,已经到入了九月,秋高气爽的时候。
只是刚刚没出发两日,舒畅的心情便被人打破了。
顾时指着前面已经停下的队伍道:“世子爷,世子妃,前面是吐蕃的使团,派人前来询问,是否能让他们与咱们一道去原州城。”
顾瑞霖盯着那满载的骆驼队伍,目光沉了沉还是答应了。
“有何不可。”
头上包裹严实的江云娘,目光却停留在了,那鲜艳且随风飘摇的红色锦缎上。
那是辆马车,是辆十分华贵的马车。
想必那里坐着的便是吐蕃来的两位公主了,马车装扮的这么喜庆,果真是来嫁女儿。
第422章 两位公主
吐蕃的队伍就这样,跟在了顾世子的队伍后面,桂芳再次利用她打听消息的优势,前后两日便把那边的情况打探了个八九不离十。
吐蕃来的两位公主,一位是吐蕃王与第三任继妻的女儿,正室所出,虽然母亲已经不在了,但还有位很有才能的哥哥,备受吐蕃王的青睐,也是下一任吐蕃王的候选人之一。
所以这位迪娜公主很尊贵,虽说性子骄纵了些,但能歌善舞。
另外一位公主茹茹,在吐蕃王庭中便没什么存在感,也并不受吐蕃王的喜爱。
据说她的生母是汉人,是吐蕃王的奴隶之妻。
有人说是因为她美貌,所以吐蕃王便将这女子占为己有,还杀了她的丈夫。
也有人说,那汉人女子自恃美貌,不甘心委身于奴隶,所以爬了吐蕃王的床榻。
总之就是这位美貌的汉人女子,在生下这位公主之后没多久便失了宠,最终在这位公主十一二岁的时候就病死了。
吐蕃王本就好色,如今五十岁的年纪,已经娶了四任妻子,姬妾奴婢更是不计其数,子嗣也众多。
娘死爹不爱的情况下,能在那么复杂的王庭中活下来都是不易。
没什么存在感,才是保命最好的法子。
桂芳在江云娘的身边继续道:“那位迪娜公主可不是什么善茬奴婢听说......在马车边上的那位,便是茹茹公主,又被迪娜公主赶下车了。”
江云娘顺着桂芳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真看到了头上盖着轻纱,那一身丝绸的衣衫在奴仆中间格外显眼的人影儿,在马车边上,一步一步艰难行走着。
江云娘只看了一眼,便收回了视线,甚至并不觉得她有什么值得她可怜的。
并非是她对那位茹茹公主有恶意,而是这种情景给她的感觉很奇怪。
好歹也是公主,就算坐不得马车,也能骑马骑骆驼,可她偏偏就凑在那马车前,与奴仆混在一起,做那个最显眼的。
不是说没什么存在感吗?
怎么现在又要这般显眼了呢?
难道她就不怕惹了迪娜公主的厌烦,处罚的更重吗?
亦或是说,她做这些,就是故意给人看的?
江云娘环视了周围一圈,果真就有人出于同情,伸出援助之手了。
但那位茹茹公主,却摇了摇头,不知跟那位小将说了什么,那小将便离开了。
显然这位茹茹公主,等到的并不是她想等的人。
桂芳也察觉到了这些,但她并没有多想,而是继续说起迪娜公主。
“奴婢还听说,迪娜公主属意咱们三爷。”
江云娘轻点了点头,顾瑞骏驻守的便是吐蕃与庆国的接壤之处,入关时迪娜公主应该是见过他的。
且顾家男人如今只有老三是丧妻未续娶,做正妻怎么也比做妾室要好。
路上起了风沙,路途难行,队伍只能暂留在中途的驿站,等风沙停了再前行。
到了驿站安置好,江云娘先进了房间,顾瑞霖安置好各处,往回屋里去,便听到不远不近的地方有阵阵女子的呜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