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娘二嫁,糙汉世子别嘴硬(530)
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悲天悯人,快马加鞭赶到了原州城,母亲和辛周虎已经为守城战死。
已是败势,他手中的五万援兵根本填补不了那断壁残垣的城墙,只好一再退守。
退守至萧关,拼死守卫两年,敌军送来了他三弟的半副尸骨和头颅。
说是送他的议和礼,事实上就是挑衅!
胸中怒火熊熊,可他不能逞匹夫之勇,镇北军已经是强弩之末,无法再次与敌军开战了。
为保萧关后方的百姓,为保镇北军最后的实力,也为了保全顾家,不得不忍!
这一忍,便忍到了双方议和,镇北侯府被削爵,他也被皇帝痛斥,责罚。
这都没什么,让他最不能忍的是,皇帝竟然答应了,让顾家女与突厥和亲!
顾家世代镇守漠北,与突厥是世代仇敌!
皇帝竟然要他的妹妹去和亲!
那哪里是和亲,是送他顾家人去死!
可如今的顾家,要人没人,要地没地,没银子、没粮食,手中只有五万人马,赶不走突厥,也杀不进盛京去。
忍不得也得忍了。
他想找人顶替清芳,或是找由头假死让清芳脱身。
可清芳却说,如今无论是萧关还是朝堂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她若是不去和亲,必定会有人掀起争端。
顾家再也受不起任何事情的冲击了,只有忍让,只要还能握住兵权,顾家还会有翻身之日,若是没了兵权,顾家便成了任人宰割的羊,更不知翻身之日在何时了。
清芳说,她不怕死,她怕顾家陪着她一起去死。
是他这个做哥哥的无能,护不住她。
和亲队伍出发前,他郑重承诺,三年内,必定会将她从突厥部落接回来。
可清芳终究是没熬过三年,仅一年时间,那个面上温顺带着些许怯懦,骨子里却带着倔强刚强的小姑娘,便陨落在了他乡。
第448章 番外之前生缘(三)
那些年他一直活在晦暗之中,无时无刻不是心痛的,可他也只能用这种痛感提醒自己不断前行,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回盛京听训的路上,他一直在反思,反思顾家为何会落得如此地步?
反复推演,这场仗为何会打的如此惨烈,险些让镇北军全军覆没。
往前想了几十年,也同样往后想了几十年......
反思的结果无疑不是令人痛心的,但对他而言,比起无力改变至亲之死,这点痛也就不算什么了。
再入盛京时,心态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什么狗屁的忠君良将,谁爱做谁做,他顾瑞霖不做了!
油盐不进,只争利益,朝堂之上的那些言论,也就无法伤及他了。
虽然被削了爵位,但兵权终归是保住了,接下来,无论是五年,十年,二十年,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只要顾家还有后人,终有一日会推翻了这靖国的朝堂!
宋锦娘三年忌日那天,他在护城河里捡了个孩子,一眼就能瞧的出是宋锦娘的孩子。
这孩子的眉眼与宋锦娘极为相像,这孩子在齐国公府过的不好,身上锦衣贡缎,却没一件是合身的,显然是捡了别人的衣裳穿。
也难怪她说舍不下孩子......
这三年来,午夜梦回之时,他总在想,若是他早些抛开那些世俗的规矩伦理,将她带走,哪怕只早那么一日,她是不是就不会在那么好的年纪,困死在那一方小院里。
若是她真的愿意跟他走,她是不是还能像初见那般,笑的明艳爽朗,无拘无束?
似乎不是,就算他当时能带她走,带她去了漠北,也免不了让她经受战火燎原,漂泊之苦,又怎会还似从前那般。
但他答应过,要带她走,那他便要说话算数,带她离开这是非之地,离开那负心之人。
这孩子比他想象中的要聪明伶俐,短暂的消沉之后,便成了这府中的开心果,除了与念琛十分不对付,就连因为腿上有伤,常年不愿出院子的念章,都与他十分要好。
也是个勤奋肯学的,在带兵上也算有些天赋,只是......小毛病也不少,自作聪明的毛病挨了几顿打才算是改掉了些。
做了几十年的父子,也能看的出,他是一心为了顾家的,顾家往后能有他的支撑,他也就没什么不放心的了。
混混沌沌的再次睁开眼,眼前之人却让他惊喜又失措,瞪圆了眼睛,一动不敢动。
“顾瑞霖你知不知道自己多大岁数了?!你爬那房梁做什么?!”
“你要吓死我啊?!”
“摔出个好歹怎么办?!”
“怎么年纪越大,心里还越没点儿数儿了?”
“我看你怎么跟孩子们说。”
这......这悍妇是、是宋、宋锦娘?!
年纪稍大了些的宋锦娘,发髻里已经能看到银丝了。
他在做梦对吧?
宋锦娘怎么能跟他这么说话?
啊、不对,她说孩子们,什么孩子?
“娘,爹怎么了?我怎么听他们说爹摔了跟头?传御医了没有?”顾念文一身蟒纹朝服,风风火火的冲进门,后面还紧跟着顾念捷。
不一会儿康平牵着两个孩子,还带着顾念珩和顾雅蓁也进了门,五个孩子齐齐围在了床榻边,伸着脑袋上下打量着他们的爹。
你一言我一语的询问着爹的伤势,个个关心至极。
让顾瑞霖这个杀人如麻的庆王,也有了种受宠若惊的茫然。
只见自家爹一脸目瞪口呆,像是完全不知是什么情况的神情,众人心中不由一紧,又不约而同的望向了坐在床榻边的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