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后,我好孕连连连(430)
说完这话之后,谢挽凝突然感觉到手腕上的珠串传来微弱的凉意。
她连忙对皇后:“皇后姨姨,我看你也累了,你先好好休息,我出去看看情况。”
说完之后,她直接转身下了马车。
回到鹿蜀背上,谢挽凝若无其事的握住了手腕上的珠串,但是刚才那一闪而过的凉意却已经彻底消失。
谢挽凝低声问:“小蛇,是你吗?你是不是听得到外面的声音?你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跟我说?”
但是珠串安安静静,一点动静也没有。
谢挽凝只得暂时放弃。
目光死死的盯着前面胶着的局面。
因为皇后的变故,现在皇上手上一点筹码都没有。
但是如果李纾忱贸贸然的破门而入,难免会落到一个不忠不孝的骂名。
就在这时,谢挽凝策马来到李纾忱身边,用恰到好处的音量说:“太子,既然陛下不许咱们进去,那咱们就在城外安营扎寨,这样一来不会忤逆陛下的旨意,二来也能就近保护陛下和京城的百姓。”
四目相对,李纾忱眼底闪过一丝笑意,痛快的答应了下来:“这个主意不错,相比父皇是被贼人给蛊惑了,那儿臣就给父皇足够的时间去弄清楚真相,儿臣等着父皇恩准开城门的那一天。”
三两句之间,局势倒转。
原本是李纾忱被架到火上,进退两难。
但是现在难以两全的人变成了皇上。
开城门,就是他被人蛊惑,误会了太子和谢将军。
不开城门,这满京城的百姓和文武百官又能坚持多久?
时间久了,就算是自己不想,其他人怕也是会闹着要开城门。
皇上被气的脸色铁青,实在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便干脆一甩衣袖转身离开了。
至于李纾忱则显得愈发的从容担心。
指挥着将士有条不紊的安营扎寨,又派出了一部分的将士去附近的村庄采买粮食。
附近很多京城大户的庄子,粮食自然是不缺的。
所以当天傍晚,将士们就买了足够大军吃半个月的粮食回来。
有了粮食就有了底气。
加上这里是京城外面,大家的情绪也放松了许多。
一整夜,这里都人声鼎沸,欢笑声没有停止过。
与之相对的,是城墙上的守城士兵。
夜深风大,又惊又怕,遥看着那边的火光,听着裹在风中的欢声笑语,闻着烤肉烤红薯还有美酒的味道。
守城士兵心底不知不觉生出了几分羡慕的情绪来。
这一对峙,就是十天。
城外大军一切井然有序,该吃吃该喝喝,习武操练,排兵布阵,一天都没有落下。
但是城里面,日子反倒是不好过了。
并不是缺一少吃,而是大家的情绪已经紧绷到几乎快要崩溃的程度。
早朝之上,文武官员跪了一地:“求陛下打开城门,和前太子殿下好好谈清楚。”
皇上气的脸都绿了,哐的一声,把手边的一个沉香木摆件砸在了地上:“你们这是想让朕退位?”
第360章 自产自销的绿帽子
所有人低着头,没人接这个话。
皇上目光一一扫过众人头顶,这就是他亲自提拔上来的官员,这就是他一直护在身后的心腹。
好的很。
真是好得很。
皇上深吸一口气:“浚王叔,你也是这么想的?”
皇上盯着跪在前排的浚王爷沉声问。
浚王爷头也不抬的说:“陛下,老臣以为,陛下应当以百姓为重,今日臣进宫的路上,遇见了不少百姓,他们看上去都很惊慌,如果继续拖下去,说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而且,先太子素来孝顺听话,陛下和他好好谈谈,他未必会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就算他真的有什么不甘心的,可只要他进了宫,那要怎么样,也就不是他说了算了。”
话里话外,就是这事儿让皇上一个人想办法解决。
皇上攥紧拳头,目光落到了扈马伯的头顶:“扈马伯,你说呢?”
扈马伯原本只是草原上的一个部落酋长,那个部落以盛产骏马而闻名,后来扈马伯的女儿进了宫,成了皇上最宠爱的火贵妃。
火贵妃整日里哭哭啼啼的惦记家里人。
皇上这才招了贵妃的家人进京城,直接封为了扈马伯。
按道理来说,这样天大的恩宠,他总该懂得一些感恩吧?
可没想到扈马伯竟然也是说:“陛下,臣只懂养马,不懂其他事情,但是臣也明白,要想让马儿走就得让马儿吃饱,所有千里马都是由人认真调教出来的。”
“臣从未见过先太子,但是听闻他也不是什么不贤不孝之人,只要用合适的方式来调教驯服,一定能成为陛下最好的一颗棋子。”
话里话外就是他不懂,他不管。
甚至还暗示,如果李纾忱的事情解决不好,那就是皇上一个人的问题。
而事实上,扈马伯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甚至于,在这么短短时间里面,他都已经想好,等李纾忱登基之后,自己要怎么求他让自己把女儿带着回到草原上去生活。
苦是苦了点,但是自由舒心啊。
皇上的目光又落在了海贵妃家人的身上,刚要张嘴,又把话给咽了回去。
算了,海家人是什么德行,自己还不清楚吗?
真是......全都是废物。
就在皇上在早朝上被气的眼前发黑的时候。
城外军营中,谢奎厉和李纾忱连带着谢立文,谢立年还有谢挽凝,加上皇后,聚在一块商量着接下来应该要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