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误嫁豪门,闪婚老公竟是千亿总裁(176)

作者: 垂山望月 阅读记录

片刻后,她轻声说了句,“谢谢。”

不等对面的男人再开口,她起身说道,“我准备去看看姜知让。”

霍祈骁猛地抬起头,神色微冷。

“姜知让对我来说是家人,我不可能因为你而跟他断绝来往。”

他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不让她去。

姜云姣就当他默认了,转身回房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就出门了。

下楼上了车之后,姜云姣的面色变得凝重。

刚才在家里,她问霍祈骁,是不是姜宁康一人所为的时候,他垂下了眼像是在刻意逃避她的眼神。

霍祈骁一向自信,跟人说话的时候,习惯性的看着人的眼睛,除非他格外看不上对方。

刚才的场景里,可以排除第二种情况。

那么,这就说明霍祈骁对她有所隐瞒。

霍祈骁说过,他来姜氏集团是为了查清楚一些事情。

可他是赫伦恩家族的三少爷,他和姜氏集团有什么交集,为什么要来这里查事情。

到底是为什么呢?

她觉得有什么东西被自己忽略了。

可一时间却怎么都想不起来。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起来。

是姜知让打过来的。

她早上和姜知让说过,等会儿要过去看他,他应该是打电话过来问她多久过去的。

姜云姣稳了稳心神,接起电话。

“姣姣,过来了吗?”

“正准备出发,一会儿就到。”

“好。”

挂了电话,姜云姣的脑海里不经意闪过之前和姜知让谈过遗产的事情。

那个被调换过的空硬盘。

空硬盘!

对,就是这个。

不是姜宁康调换的,是另一个更有势力的一方人调换的。

如果另一方势力与赫伦恩家族有关,那么霍祈骁来姜氏集团的目的,就很好解释了……

第154章 他自己也是“没一个好人”当中的一个

知道姜云姣要来,姜知让提前在小区门口等她。

“姣姣。”

她从车上下来,姜知让就迎了上去。

他还拄着拐杖,姜云姣急忙上前扶他,“你在家等我就好了,下来做什么?我又不是不认路……”

她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堆,姜知让只是笑,“我没事。”

姜云姣无奈,扶着他进了小区。

两人进电梯时,姜知让不时的侧头看她,等进了屋子,他才有些涩然的开口,“昨天开会到深夜,家里有点乱。”

姜知让在她面前,一直是温柔沉稳的模样,极少露出这种神情。

她抿紧唇角忍笑,卷起袖子开始帮他收拾。

“不用,我自己来收拾就行。”姜知让急忙去拦她。

只是他行动不便,姜云姣轻而易举的就躲开了。

她整理着散落得到处都是的资料,无奈的说道,“姜知让,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把我当成一个大人,我已经二十三了,不是三岁也不是十三岁,我已经可以自己做很多事情了。”

从小到大,每次开学和放假,姜知让都会去送她接她,帮她收拾东西。

这些小事看起来不起眼,当时也觉得十分平常。

直到她回到姜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之后,她才知道那有多难得。

这些年,他们都习惯于这样的相处模式,而现在,已经到了她该独当一面的时候了。

女人弯腰站在桌前,纤细柔软得如同初生的柳条,年轻美丽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属于少女时期的娇俏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褪去,纯净的眉眼间添了愁绪,却也愈发坚韧。

姜知让越看她,心底越发怅然。

除了她的订婚宴,他这些年不曾缺席过她人生中任何重要时刻,可他却没有发现,她具体是哪一刻就长大了。

姜云姣将桌面上大半的资料都整理完毕,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姜知让一直没有说话。

正要回头去看他,就听见他低低的嗓音自身后传来。

“你下车的时候脸色就不太好,出什么事了?”

姜云姣察觉到他语气里细微的不同。

他以前问她事情的时候,总是会在最后面添一个“吗”字,给足了她否认的余地。

而现在,他虽然用的是问句,但语气里却充满了笃定的意味,让她无法回避。

“你知道赫伦恩家族的二少爷吗?他中文名字叫霍知寒。”

“他来上北市了?”

姜知让看着她,面色微凝。

“他去过姜氏集团了,说是来谈合作的。”姜云姣将桌上最后一份资料叠好,正色道,“我只是觉得奇怪,医疗科技行业这两年并没有重大突破,为什么赫伦恩家族会突然对这个行业感兴趣,并且自降身价的主动找上姜宁康。”

“你的意思是,大哥留下的硬盘,是被他们调换的?”

姜云姣沉默了一下才说,“很有可能。”

“十几年前的姜家,别说国外了,就算是在上北市也是不够看的。那时的赫伦恩家族正是鼎盛时期,按理来说他们没有理由来插手姜家的事。”

“可是……”

如果她不知道霍祈骁的身份,那么她会觉得姜知让的话很有道理,可霍祈骁的身份和动机摆在那里,她没办法不起疑。

姜知让抬眼,等着她的下文,“可是什么?”

“没什么,把这些收拾好了我们就出去吃饭吧。”

姜云姣转过身,面上的笑容淡了下去。

即便对方是她最信任的姜知让,她还是本能般地选择把霍祈骁的事情隐瞒了下来。

……

姜云姣开着车带姜知让出去吃饭。

姜云姣选了一家和宋晚疏一起去吃过的餐厅,位于寸土寸金的中央商务区的独栋,内部采用合围式设计,一楼是大堂,二楼往上是半开放式的包间,掀开帘子往下看,一楼大堂的情景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