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长宁的旅途(194)+番外

作者: 山间风声 阅读记录

女主也有点意外:“我也是红旗公社。”

叶长宁很敷衍:“我也是。”

“这可真是缘分!咱们都是一个公社的!”赵胜男很高兴,她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年轻的姑娘,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当知青,还是很忐忑的,结果路上遇到好几个同乡,还都是前往一个公社的,她一下子放松了好多。

怎么说呢,明明不认识,但就因为来自同一个地方,凭空就多了几分亲切感。

虽然还是看女主有点不顺眼——目前主要是嫉妒她长得漂亮——但赵胜男也不再保持沉默,开始找话题交谈起来。

——没了原主,朱磊和赵胜男就起到了联络的作用?

叶长宁继续闭目养神——她说,她晕车。

原主说了,谁都不管,就自己好好活着,叶长宁自然是要完成任务的。

女主什么的,还是保持距离的好。

像原主那样,什么都替她考虑,不用她说话就能把事情给办妥,不可能。

好在原主身体够瘦弱,脸色也够差,朱磊他们三人很体谅她,说话的时候也特意把声音降低了些。

但也没有太低,车厢里到处都是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嘈杂吵嚷,声音太小了根本就听不到说的是什么!

就这样,一路保持沉默,除非万不得已绝不动弹,三天两夜就这么过去了,他们到了黑省。

但他们所在的青江县,还远得很——他们还要转乘汽车,通往青江县的汽车,一天一趟,今天已经错过了,只能等到明天早上才能出发!

于是,四个人带着介绍信先在招待所里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汽车站坐车了。

朱磊还记着叶长宁“晕车”,一路上不仅帮她拿行李,还帮她买票——挺热心的。

叶长宁推脱不过,只得把最轻的包裹分了他一个。

朱磊和徐娇娇带的行李都不多,朱磊是等他到了之后家人再邮寄过来,徐娇娇的东西,大头都在空间里。

叶长宁虽然也有空间,但她谨慎惯了,知青又是集体生活的,如果频繁使用空间容易露出破绽,她就把能用到的东西都弄成几个大包裹带过来了。

赵胜男也是,这次下乡,基本上也是跟家里人撕破了脸的。家里的援助指望不上,那自然是能带多少行李就带多少了,不然到了乡下,没钱没东西怎么办?

好几个大包裹挂在她身上,差点就走不动路了。

她有点幽怨的看了看朱磊——咋就不帮她也拿点呢?是,李爱党是晕车、不舒服,可她是个女孩子呀!就不能帮帮她吗?

朱磊完全没注意到赵胜男求助的眼神。

叶长宁看见了也当无视,嗯,她很“柔弱”,她自顾不暇,帮不了别人。

至于女主……啊,女主帮过别人吗?不都是别人去帮女主的吗?

第177章 七十年代(4)

来接知青的是赵大队长,他赶着一辆牛车,早就等着了。

结果,一看到分配给他的四个知青,他的脸色就不咋好看:四个人,两个女娃娃就不说了,都不是能干活的样子;那两个男娃子……左边那一个瘦的麻秆似的、脸色白的跟纸一样,看上去还不如女娃子能干呢!

四个知青,三个拖后腿吃白饭的,也就为首的高个子看上去还有几分力气!

赵大队长的脸色,可不就不怎么好看么?

但不乐意也没办法,他拉着脸把行李都放到牛车上,一甩鞭子就要走。

“哎,我们还没上去呢!”赵胜男刚要上车,却发现人家就走了,有点着急的说。

赵大队长白了她一眼:“坐什么车?年轻轻的,自己走路!牛可是咱公社的重要财产,累着了怎么办?”

赵胜男:……

行吧,起码行李不用背着了。

叶长宁他们四个人跟着赵大队长,开始往红旗公社走。

好在红旗公社距离青江县的距离不远,也就十七八里,走个大概两个小时吧,也就到了。

红旗公社的知青点在村子最北边,距离最近的人家也有二十多米的距离,是前几年刚盖好的房子,一共三间正屋,中间的堂屋用来做饭、吃饭,面积比较小,东屋和西屋都盖的比普通屋子要大。

刚到知青点,一个带着眼镜,看上去快要三十岁的男子就迎了上来:“大队长,这是新来的知青啊?”

“嗯,人交给你了,今天先收拾着,明天让他们去镇上买点东西,后天开始上工。”赵大队长简单交代了几句,赶着牛车就回家了。

眼镜男子笑了笑,说:“我叫赵江,是最早来这儿的知青。你们一路赶过来也累了,先收拾行李歇一歇,男知青在西屋住,女知青在东屋。”

叶长宁带着行李走进西屋,炕上靠堂屋的位置已经有三个铺盖了,另外半张炕还空着,看得出来是清理过的,应该是这些老知青们专门收拾过。

靠着西墙把铺盖放好,叶长宁问:“赵大哥,我想问问,村里有没有人能打木头箱子?我想换两个装一下铺盖。”

“这个呀,村头钱四叔家有,等会儿我带你去问问。”赵江说。

不光叶长宁,朱磊他们三个把铺盖简单放好,听见赵江这么说,也连忙要求同去。

于是,一行五人就直奔钱四叔家。

正好,钱四叔家有几个打好了的箱子,叶长宁买了两个,可惜村里没有锁,只能等明天去镇上看看。

把箱子带回知青点后,叶长宁先把那些暂时用不到的东西放到箱子里,又把箱子放到炕头,就算是收拾好了。

朱磊带的东西少,比他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