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长宁的旅途(344)+番外
李父和二柱子还在山泉旁边下了几个套子,还真别说,逮住了两只来喝水的兔子和一只野鸡。
兔子当下就炖了一只吃了,另外一只留着,等着叶长宁她们回来吃;野鸡则是剪去翅膀拴了腿,留着下蛋。
在李家饱饱的吃了一顿之后,扶摇道长就带着春妮,向山外的方向走去。
冯家母女二人,在艰难前行了半个月之后,终于快要到了。
如今的冯夫人和冯婉贞,看上去真的和流民没什么差别了。
蓬头垢面,满脸脏污,干粮倒还有些,可水却真的快要没有了。
冯夫人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把最后一口水倒进冯婉贞口中。
冯婉贞病了,烧的很厉害。
冯夫人毕竟是个大人,之前身体也一直保养的甚是健康,赶路是辛苦,可咬牙也能撑下来。
可冯婉贞不一样,她还是个孩子,原本还是官家小姐,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流民,就算母亲还在身边,可依然惊怕不已。
白日里辛苦赶路,晚上又不怎么敢合眼休息——尤其是在亲眼见到,有那饿的失了理智的流民居然互相交换了孩子!
她就更怕了……
正因为聪明,她才能明白,那两个被交换的孩子会是什么下场!
她和母亲面对流民,根本就毫无反抗之力!
又惊又怕又累,冯婉贞生病了,哪怕她再努力的想要坚持着走、不给娘亲添麻烦,她还是病倒了。
刚开始她还没给冯夫人说,想着自己咬牙撑着,可冯夫人能看不出来女儿的不对劲儿?
脸都烧的通红了,还强自支撑着走,看着这样的女儿,冯夫人心生绝望——她和贞儿,真的能够走到茂州吗?
连绵不断的山,永远也走不完的路,遇到的人除了流民还是流民,偶尔有些拖家带口的团队,也都警惕着任何接近他们的外人;
剩下的干粮勉强还能坚持三天,水却是马上就要没有了;贞儿病的很重,可周围没有人烟,找不到大夫,也没有药……
冯夫人跌坐在地上,抱着已经高烧昏迷过去的女儿,心生绝望:她们还能活得下去吗?
扶摇道长带着春妮从山林中走出来的时候,便看到冯夫人抱着冯婉贞,嘶声痛哭。
春妮虽然才五岁,却比一般的孩子懂事多了,她看着冯夫人和冯婉贞,眼中流露出几分同情之色,却没有开口说要救人。
春妮一直都晓得,自己家里很困难,娘亲带着她自己生活就很累了,没有余力去帮人;师父是很厉害,可刚相处没多久,她不知道救人会不会给师父带来麻烦。
所以,尽管很同情眼前的人,小姑娘依然安静沉默着。
扶摇道长就是来救人的,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她拉着春妮走过去:“我的徒弟还少一个玩伴,你愿意让你女儿来吗?”
人都要病死了,好不容易看到一丝希望,怎么可能不同意?
冯夫人抱着冯婉贞,跌跌撞撞的跟着扶摇道长走回了山里。
第314章 天下之争(14)
“峥姑娘,你去哪儿?跟我回去!”冯婉贞在山间飞奔,紧追着前方一身红衣的姑娘。
可惜,哪怕她已经尽量加快了速度,可还是被那个红衣姑娘给落下的越来越远。
眼看着红色的身影在山间一闪,转过山崖就不见了。
冯婉贞叹了口气,停下脚步——今天又没追上峥姑娘。
这位一身红衣、身手矫健的峥姑娘,自然就是当年的小春妮。
在小春妮年满七岁的那年,扶摇道长给她起了一个正式的名字。
“春妮”这个名字,本就是因为她出生在春天而被随口取的,如今收了她当徒弟,自然要正正经经给她取个名字。
扶摇道长选了一个“峥”字,希望小春妮将来能人如其名,做一个不畏艰辛、勇于挑战的非常之人。
至于姓什么,扶摇道长是无所谓的,但小春妮自己选择了“李”这个姓氏。
她不喜欢姓张。
父亲张大河在她还不记事的时候就没了,张家的爷爷奶奶说是自家亲人,可却一心想着霸占她们的房子,春妮不想姓张,她想和娘亲一样,姓李。
于是,七岁的小春妮有了自己正式的名字,李峥。
从落户虎头山起,一转眼已经过去五年了。
当年只有李家几口人的山里,如今已经是一个千余人的大寨子了。
作为李家寨子当之无愧的寨主,李峥姑娘,虽然只有十岁,可她已经接手了寨子里的所有事务,并且管理的井井有条。
作为李峥当年的玩伴,如今的副手,冯婉贞也同样每天都有好多事情要做。
其中,冯婉贞认为最重要、但至今为止从来都没有成功过的一项就是:把再次逃跑的寨主给抓回来继续处理事务!而不是任由她把大部分日常事务往自己这里一丢,就径直跑去练武!
但由于冯婉贞和李峥之间的武力差距较大,至今她还没成功过。
这次就更惨了,追出来还不到二里路,她就连李峥的影子都看不到了。
无奈之下,冯婉贞只能回去继续做那些无聊的日常工作。
好在李峥也不是彻底的甩手不干,重要的事情她都处理的妥妥帖帖,被她丢下不想干的,都是一些比较琐碎但无关痛痒的日常小事,可偏偏在寨子里,这种日常小事才是最多的啊!
身为寨主,她为什么要去处理妯娌之间的争吵?就为了你今天多吃了一个鸡蛋而我没有?!
就算是师父说了,要把寨子里所有的事务都交给她,锻炼她的能力,可也不至于把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给报上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