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长宁的旅途(47)+番外
得,这孩子算是成她的责任了。
吸收了这股力量,叶长宁就明白了,这是原主最精纯的灵魂本源,如今送给她,作为抚养儿子长大的报答。
虽然只是一时心软,但报酬都已经收了,叶长宁也就只能尽力把孩子抚养成人了。
好在原主的要求并不高,她只想让儿子健健康康的长大成婚生子,至于什么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经历了这一遭抄家之后,原主是不再想了。
既然接了人家的酬劳,那任务就得好好完成。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把孩子给救下来。
别忘了,这孩子跟原主一样,已经高烧很久了。
取出之前世界储存的退烧药,悄悄喂到孩子嘴里,叶长宁又把小塔悄悄召唤出来,分出一丝力气,贴着孩子布下了一层薄薄的护罩,把雨水和冷意都隔离在外。
当然,她自己就不用了。
孩子服用了药物,很快就昏昏沉沉的睡过去了。
叶长宁抱着孩子,跟着队伍,踉踉跄跄的往前走,同时,不停的把蕴含了大量能量的葵花籽塞进嘴里,尽全力修炼。
在这流放的路上,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长宁不仅要保护自己,还要带着一个三个多月的孩子,当然是要尽快的强大起来才好。
又在雨地里踉踉跄跄的走了大半个小时,前面的人忽然停下了。
原来路边出现了一个破旧的驿站,领路的衙役们已经进去避雨了。
这个驿站里面的客房并不是很多,但院子后面搭了很长一溜棚子,应该是留给过路人安置车马用的,如今就成了这些流放人员的避雨之处。
叶长宁快步走进去,找了个靠里且避风的地方,先坐下来。
她刚坐稳,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也踉踉跄跄的走过来,紧挨着她坐下。
这个女孩是原主夫君同母所出的妹妹周婉,今年刚满15岁,本来已经定下了亲事,但阖家流放的命令一出,不用想也知道,婚事绝对是告吹了。
小姑娘在府里也是父不疼母不爱的,唯一的亲哥哥也去世了,小姑娘茫然无措,只能下意识的跟着自己的嫂子。
叶长宁能怎么样?
撒手不管肯定是不行的,小姑娘在府里向来安静温柔,对原主也是恭敬亲近。
叶长宁本来就觉得一个人带着孩子多少有点不方便,这小姑娘要是能帮忙看孩子,再多管一个人也没什么区别。
等流放的人都挨挨挤挤的在棚子里坐下之后,一个衙役带着一口袋黑面饼子过来了。
这些黑面饼子是杂粮混着麸皮做的,特别干,特别硬,唯一的好处就是保存的时间长。
流放路上,这些犯人们每天的饭食就是一个黑面饼子、两碗不知道加了什么野菜的菜汤。
平常养尊处优的官员们何曾吃过这样的东西?一个个怨声四起,哀声哉道。
可没办法,只有这个。
吃不下怎么办?
饿着。
当然,如果兜里有足够的银子,也可以去贿赂衙役,这样就能得到一定优待,路过小镇的时候也可以进去买些吃食。
很可惜,原主没有银子。
原主的娘家虽然是皇商,在她出嫁时也送来了大笔的嫁妆,但那些嫁妆是用来攀附侯府的,在侯府被下狱之后,其他的女眷还有娘家人探访,但原主家里的人是一个都没来。
流放之前,其他女眷的家人们或多或少都送来了银两和吃食,有些比较爱护女儿的,还专门派了家里下人赶着车,一路跟随。
原主娘家那边,只是派了一个嬷嬷送来了一张断亲书。
钱?
那是一文也没有。
第42章 流放路上(2)
原主本来就知道自己娘家人是什么德行,也从来没指望过他们。
只是没有想到,自己夫君连一天都没撑过,就直接死掉了。
而原主本人,素来娇生惯养,从来没有受过这般苦,一病不起,临死之际,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儿子。
强烈的执念不散,这才有了叶长宁耳边的泣语。
如今已经在流放路上走了好几天,饿极了的人们什么都吃,从前根本看不到眼里的黑面饼子,如今也是饱腹的美味。
叶长宁把孩子放到小姑娘的怀里,自己快步冲上去,抢回来三个饼子,把其中一个塞给小姑娘:“快吃!”
如今也不是计较难吃的时候,叶长宁接回孩子抱着,开始狼吞虎咽,眨眼间,两个饼子下肚。
小姑娘愕然的瞪大眼睛,看着恍似变了一个人的嫂子:嫂子平素里端庄温柔,什么时候这么豪放不羁了呢?
“快吃,当心一会儿有人来抢!”叶长宁就当没看到小姑娘那震撼的目光,只是把孩子抱在怀里,然后催促她。
大概是想起了饿肚子的滋味,小姑娘也顾不得吃惊了,低头专心的开始吃饼。
从小就受着名门闺秀的教育,周婉就算是饿得狠了,吃起东西来也显得不是那么狼狈,还带着几分秀气。
等人们把饼子吃的差不多了,才有一个衙役满脸不耐烦的拎着一个木桶走过来。
木桶里装着今天晚上的汤,大概没人有耐心给犯人们熬汤,直接就是一桶冷水里头混着几片不知名野菜的叶子。
叶长宁眼尖的看到,那漂浮在水面上的菜叶子居然还带着土,这是连洗都没洗直接扔水里了吧?
不干净的水可不能随便喝。
干硬的饼子吃起来很噎人,人们都上去要汤喝,叶长宁没有动。
她很庆幸,穿越前刚预支工资换来一个泉眼。
每天十升干净的水,仅仅饮用的话,已经足够两三个人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