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长宁的旅途(68)+番外

作者: 山间风声 阅读记录

如今可好,家已经分了,七郎也被伤了心,再不顾惜那边,她们有银子有能力,还过不好日子了?

至于说阿煜的婚事,其实王雅慧早就有了目标。

就是周婉。

在王雅慧看来,周婉长相好,干活也麻利,住的也近,就算成亲之后要帮三娘看顾周康,那也是一等一的好亲事。

三娘能干着呢!

只不过因为三娘夫君去了,周婉作为妹妹得守孝一年,有点不好提这个事儿,但可以话里话外的跟三娘先透个信啊。

冯十八跟冯七郎他们兄弟两个每日里也是早出晚归的,也不一定是出去打猎,在城里寻找一些零工也能赚几文钱。

叶长宁也同样是早出晚归,基本没跟他们照过面,自然也就没注意到冯十八这个年岁、长相都还不错的男孩——就算见了,叶长宁也不会想到,这个同样是初中生年纪的男孩子已经到了结婚年龄了呀。

连续好几个世界都在现代,叶长宁一时半会儿的是学不会用古人思维考虑事情的。

所以,她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自己教育周康。那只会让周康和整个时代格格不入。

心里记挂着周婉的嫁妆,叶长宁就想着,把手里那几颗珍珠先卖掉。

她在空间里换了一身男子的服饰,又给自己化了一个显黑、显糙的妆容,这才带着珍珠来到崖州城颇有名的首饰铺子。

粉珍珠自然是不会出售的,她要留作收藏,剩下的珍珠中,她拿了三个不规则的和两颗圆润的出来,一共换回了十三两银子。

虽然感觉这个钱不多,但想想自家院子租赁一个月才只要三百文,若是户籍齐全,真买下来可能也就花费二十余两,就又觉得珍珠挺值钱的。

把一两银子换成铜钱,留给周婉当做日常花费,叶长宁开始考虑,要怎么置办一些产业。

打猎也好,采珠也好,对她而言都不过是小事,可周婉和周康该如何谋生?

周康还好,将来送他读书识字,便是不能科举,做个账房先生也是门生计,可周婉呢?

同为女子,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叶长宁是愿意帮助她的。

自己拿不准主意,没关系,可以问问王雅慧。

巧了,王雅慧最近也在考虑这些事情。

她手里是还有些钱,可这些钱花出去就没有了,她儿女长大了怎么办?尤其是她的乖女儿,那么可爱,要是没有足够的嫁妆傍身可怎么办?

于是,一拍即合,王雅慧和叶长宁开始考虑,她们手里的这些钱,到底能做些什么。

首先,买地。

田产永远是第一选项,尤其是对古代人来讲。

周冯两家身份特殊,如今虽然在知府的关照下也能自由行动,但明面上还是要注意一些的。

买田地,那就不能离小岭村太远。

而且,开辟荒田也不错,起码少交好几年的赋税。

叶长宁想了想,她以前看过的小说里好像又提到过,在南方可以种植甘蔗,熬制红糖——那可比粮食值钱得多。

要说提取白糖,她可能还得摸索试验一番,可熬制红糖就没什么技术含量了。

得在小岭村里开几亩甘蔗田。

确立目标之后,叶长宁又开始在小岭村和崖州城之间奔波,基本上每隔三两天回来一趟。

至于周婉的婚事,在王雅慧委婉暗示之后,叶长宁恍然大悟:她怎么就灯下黑了呢?

冯家不是最好的人选么?

原本都是官宦世家,有共同语言;又是一同流放过来的,谁也别嫌弃谁;冯家儿郎们普遍勇武有力,也能养家护家……

关键是,还离得这么近!

听王雅慧的意思,也不反对周婉婚后继续照顾周康。

妥了!

接下来就只等周婉出了孝就订婚了。

不过,说起守孝……嗯,她是不是也得给原主夫君守孝?

守多长时间?

守孝期间似乎还不能吃肉?

嗯……

还是算了,反正她又不是原主。

叶长宁可不打算为了这些古代习俗委屈自己。

至于别人的闲言碎语,说去呗,反正她自己又听不见,无所谓。

第61章 流放路上(完)

春去秋来,又是一年冬。

周康已经能够跑得很稳当,这会儿看到叶长宁拎着两条大鱼走进来,他飞快的倒腾着两条小腿迎了上去:“娘,吃鱼鱼,康儿吃鱼鱼!”

“好,让你姑姑给你煮鱼吃。”叶长宁笑道,把手里的鱼递给迎过来的周婉,然后抱起周康往高处举了举,“康儿乖不乖?”

“康儿可乖可乖了!康儿还有想娘!”康儿被举高高了也不怕,反而笑的特别开心。

“娘给康儿带了礼物,看喜不喜欢?”叶长宁取出一个特别漂亮的海螺壳递给周康。

“喜欢!”小孩子本身就喜欢五彩斑斓的东西,更别提这么漂亮的海螺壳了,周康拿着海螺壳爱不释手,到吃饭的时候都舍不得放下。

饭后,叶长宁取出一个袋子来递给周婉,这是她用土法熬制的红糖,今年边开荒边种田,只种了三亩的甘蔗。

地是刚开荒的,甘蔗也是大乌找到的野生甘蔗移植过来的,每亩也就收获了将近两千斤的甘蔗,大概能熬一百来斤的红糖。

三亩地,收获红糖二百七十多斤。

把其中二百斤卖了,换回来八两银子——这个价格,是真的贵呀!以后再多开几亩甘蔗地,留给周康的家业就有了。

如今已经开出来的这三亩甘蔗地,就给周婉做嫁妆。

这事儿叶长宁已经早就告诉了她,地契都给了,周婉又感动的哭了一场,然后家里所有的活计再不让叶长宁沾手,她全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