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做妾(12)+番外
刘妈妈气道:“好好好,你要看便看!只有一条,若这东西没事,你以后都不许上我的床榻!”
刘葛已然扯出了包袱,打开一看,那账本果真还在。他正要翻开来,刘妈妈便在一旁讽刺道:“你看便是了!好好看仔细看!看到日落西山都行!”
刘葛见账本好好的,自己方才还怀疑刘妈妈,心中原就有几分愧意,此刻又听刘妈妈这么说,照旧打开了第一页看了几眼,见没什么差错这才扔下账本赔笑道:“不看了不看了,来看我的娇娇儿。”
刘妈妈心下一松。又冷哼一声,伸出莲足想踹他一脚却偏偏止住,再含羞带怯睄一眼,刘葛一时间便心猿意马起来。
俩人扔下账本调笑了一阵,便将床榻复位,又唤来瘦马挑拣。
“奇了,上一年我分明见着个清丽脱俗的姑娘,去哪儿了?”
刘妈妈摇着团扇的手一顿,娇笑道:“你可莫提她,那丫头是个蠢笨的,原还有张脸,只前些日子脸上竟起了疹子,再三告诫她不许挠,还是挠花了脸,治也治不好,都留疤了,气的我提脚卖去了楼子里。”
刘老爷扼腕不已:“好端端的脸,怎么就毁了呢!”由得你有万般才情,对一个瘦马而言,毁了脸便是毁了一切。
刘葛惋惜过后,再没了打听的兴趣,只挑中了琼华,付了足足一千两银票,一顶小轿带走了她。
刘妈妈松了口气,又要迎接下午约好的几个老爷。待把手里的几件货卖了,拿上银钱便即刻离开扬州。
作者有话说:
像是暂不增发盐引,增设避潮墩这些盐政改革措施,出自于以下资料。
《铮铮铁骨,忧民为民——御史王诤巡盐河东考》《明代的巡盐御史制度》
第6章
沈澜醒来,已是日上三竿。
想来是这半年来日日提心吊胆,如今骤然松懈下来,便是饿着肚子也酣眠一场。
至少裴慎不至于把她送去给人当妾室,也不会因为卖不到一个好价钱就只能将她卖去妓馆接客,为了自己的官声更不至于虐待她。
细细算来,这几日竟是她一年来精神上最为舒缓的时候。
沈澜悲哀的叹了口气,复又打起精神来,想出门寻些吃食。
她醒的太晚,丫鬟婆子们早已吃过早饭,便只能在坠儿的带路下到了小厨房,请厨娘做了碗清汤面。
那厨娘摆弄着几十颗黄梅,正以杵去核,沈澜好奇道:“赵娘子这是在做甚?”
“制梅酱。这天热死个人,且给大人呈一碗梅汤消夏。”说着,赵娘子又将四两甘草炙成末,一斤研好后的姜片扔进钵中。
接着,便半侧着身子,挡住了沈澜的视线,又往钵里扔了几粒剖开的青梅子并些许紫苏干、白豆仁……
沈澜见状,了然一笑。盐漕察院富庶,连厨娘都是扬州名厨。这样的人家多有自己的秘方,敝帚自珍也是常态。
沈澜无意窥伺他人秘方,便转过身专心吃面。待她吃完面,见赵娘子还在搅匀那些料,便问道:“赵娘子,若是不用这么多料,只是几颗黄梅青梅,制出来的梅酱味道如何?”
赵娘子知道她是大人身侧伺候的丫鬟,便好声好气道:“寻常百姓家里夏日也煮梅汤,不过是将蒸好去核的乌梅、黄梅捣烂,煮成汤罢了。味道虽没有我制的好,却也过得去。”
沈澜若有所思的点头:“这样的梅汤作价几何?”
“姑娘说笑了,街里街坊的,家里有株青梅树,若有人去讨要几个梅子,谁还收钱不成?真要去买,青梅太酸也要不了几个钱。便是用青梅腌渍成的乌梅,或是四五月的黄梅,也不过多费些柴火罢了。”
沈澜点头称是,又问道:“这夏季消暑,除了酸梅汤,还有绿豆汤罢,这绿豆可便宜?”
“绿豆不过四文一斤,一斤绿豆十斤水,够你喝到肚皮滚滚圆。”
语毕,赵娘子好奇:“姑娘问这些做甚?”
“不过是随口一问罢了。”沈澜只是笑,又换了个话题:“我初来乍到,不谙院中事物,敢问赵娘子,这院子里可有大人带来的家生子?”
赵娘子正碾弄着钵中诸料,手中不停,口中只答复道:“院中唯我一个厨娘,并三个粗使婆子,还有坠儿与墨砚两个七八岁的小童罢了,俱是扬州本地人。”
沈澜便点点头,又道了谢,自己洗净碗筷,出门去寻坠儿,探听将她掳来的那侍卫去向。
那侍卫既是裴慎亲信,想来多半是其府中人。便不是,也对裴慎了解甚深。
坠儿年纪小,常做跑腿的活,被沈澜塞了两个铜板,便喜上眉梢:“我方才见那林秉忠出了内院门口,只是不知道何时回来。姐姐若要寻他,不如去门口等一等。”
沈澜便在一处月亮门前截住了他。
这林秉忠掳了她来,害她为奴为婢伺候人,沈澜心里厌烦他,可这会儿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能挤出个笑来:“不知林大哥可有空?我有几件事想问问。”
林秉忠想了想,大人只叫他盯着几个案犯,暂时没别的吩咐,便说道:“敢问姑娘所问何事?”
沈澜:“据我所知,卖身契一式三份,买方、卖方各一份,担保人即官府一份。我若持有刘妈妈手中的卖身契,能否前往官府销去奴籍?”
林秉忠颇为惊讶,蹙眉:“爷不是让你安心住下来吗?”
沈澜反问:“安心为奴为婢吗?”
林秉忠一愣,劝道:“姑娘,爷是国公府世子,做丫鬟穿金戴银不算委屈了你。况且外头的世道对女子太过艰难。你若无人庇佑,生得又好,帮闲无赖白日便敢来敲你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