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做妾(246)+番外
众人话题一路跑偏,扯过了米价,又说考成法,说过了考成法,又扯到邸报。
那山西士子感叹道:“那邸报上刊登的薯种,我家倒也种了,果真亩产能有四石,倒真是天大的好事。”
“四石?”宝蓝士子惊诧之下,连声追问,“果真有那么多?”周围数人也争相看来。
山西士子点头:“北方这些年遭了战乱,土地又贫瘠了些,朝廷遣了农官和山西清吏司的人一同搞了什么试验田,果真种出了四斗,就在大同府外,人人都能去看。只可惜,那薯种说是会退化,得年年育种。”
众人哪里还在乎他的后半句,连连追问细节,惹得那山西士子不耐烦道:“那邸报上不都登了吗?”
宝蓝士子即刻一拍大腿:“我等还以为朝廷胡说八道呢!”
山西士子一时愕然。奈何身侧众人已经纷纷追问起了自家家乡能不能种这个、良种要去哪里弄之类的话题,还有的几个兴奋至极,连连口称“这是善政!善政!”
沈澜与裴慎对视一眼,两人轻笑一声,心中到底松快。
眼看着大家都在兴头上,谈论了好一会儿,话题又扯开来。
“说来也是,如今万象更新,又哪里只是农事呢?”细衣葛布的士子笑道,“考成法加上高薪以荡清吏治,推广良种以惠及百姓,还有重视邸报,一日一印,五文一份,倒叫识得几个字的百姓都能买得起。”
见友人感叹,旁边自也有志同道合之辈抚掌大笑:“实乃仁政也。”
众人齐齐笑起来,又有人附和:“王兄还漏说了一样,邸报上刊登了好一阵的摊丁入亩,一体纳粮。从今往后,投献之风终于要被狠狠刹住了。”
于是大家又不免议论起来,宝蓝士子反驳道:“这法子待读书人苛了些。古往今来,考中了举人,自是可以免徭役课税的,如今倒好,都要纳粮,这是逼得读书人离心呐!”
南方正在大肆清查田亩,若再加上摊丁入亩、一体纳粮政策,当真是撅了富商巨贾、地主士绅的根子。
南方籍的几个士子即刻赞同起来,这个说陛下当年也是个读书人,莫不是被奸人蒙蔽了?那个说这般下去,恐怕天下读书人都要离心离德。
到头来,倒有几个邻桌的福建士子嘲笑道:“诸位果真如同邸报上说的那般,屁股决定脑袋。想来都是大户人家出身,方才这般不满国朝新政。”
眼见得众人对他怒目而视,那福建士子不慌不忙,站起来笑道:“我就问诸位一句,若真觉得这新政对我等士人不好,为何要还要来考科举?”
这话刺得众人一通无言。
那福建士子倒不曾志得意满,只是朗声道:“我辈读书人,成日里读者圣人之言,唯愿做个好官、清官,如今正是天朗气清的好时候,为何不趁此机会一展胸中抱负!造他个朗朗乾坤!百年之后青史留名,也好过在此为那帮子贪官污吏、奸商劣绅说话。”
此话一出,众人竟被压得气势全无。
沈澜即刻举杯相敬,笑道:“兄台好志气!”
那福建士子转身回来,一见沈澜便红了脸。只讷讷地端起茶盏饮了一口,惹来裴慎不快地看他一眼,复又伸手,轻轻搭在沈澜小臂上。
那福建士子会意,失魂落魄地转过身去,倒惹得其余几个士子争相望来,有几个年轻的,红着脸,分明已经转过身去,又时不时偷觑她两眼。还有几个顿时就高谈阔论起来,生怕沈澜注意不到他们。
裴慎不快至极,干脆起身,带着沈澜出了客店。只是走到一半,裴慎到底忍不住酸道:“我不高兴,你倒是挺快活的。”
沈澜笑得眉眼弯弯,仰头望了望碧蓝苍穹,又看了看四周喧哗热闹的人潮。
“簪花簪花!一朵梅花赛神仙,两朵梅花压牡丹……”
“吹糖哩——葱糖乌糖芝麻糖,上好的玫瑰灌香糖!”
“看一看,惠州的画眉石,广东蛤粉,端州玉华花粉,都有都有。”
在喧哗的人声里,沈澜握着裴慎的手,笑道:“我不过是觉得自己做了些有意义的事,所以才高兴罢了。”
裴慎望着她清丽的眉眼,自己也忍不住笑起来。只管牵着她的手,慢悠悠踱进了人潮里。
第118章
待裴慎和沈澜到了兴隆寺已是半下午,却见庙宇四周堪称人流如织,盈门塞路。
着襕衫的士子们相携谈笑,意气风发。锦衣华服的权贵高门或坐着高头大马,或乘着青金雕花大轿。又有罗裙飘飘的妇人娘子,簪花施粉,含笑而来。间杂着小摊小贩,四处叫卖“棋炒棋炒”、“甜滋滋羊桃蜜煎”、“邹纱云吞来一碗”……
还有鸣金敲鼓,打着青黄兆盖的游神队伍,集合了数百人,绵长蜿蜒,望不到尽头。
街面上游人如织,摩肩接踵,时不时夹杂着热闹的欢笑声。
“跳的好!当赏!爷赏你——”铜钱泼落如雨。
“那个背上插刀枪的,哭得不真,不如旁边那个罪囚!”
“哎呀,揭龙旗喽——”
来来往往的人流穿梭而过。独独沈澜,静静地立在人潮里。
“想什么呢?”裴慎握着她的手,笑问道。
沈澜恍惚片刻,依稀间竟想起了当年裴慎带自己去的金龙四大王庙会,也是这般热闹。吞刀吐火,台阁唱戏,跳百索、踢铅毽……
沈澜前三年艰难求生,此后六年又多在拼命奋斗,今时今日,终于尘埃落定。
她不必忧心如何生存下去,不必时刻忧虑被人发现秘密怎么办,她有了可以说话的人,也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