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去燕城正西方四百公里以外的一个山寨参加婚礼。
她前两个月缝制的那套大红旗袍,就是送给新娘的礼物。
新娘名字叫许桂,大家都叫她桂花。
许桂以前也是公司的一名手工老师,明月刚实习那会儿,就被安排在许桂手底做事。
她给了明月很多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明月很感激对方的提携。
后来明月转正没多久后,许桂就辞职开了一间工作室,做自己的小众服装品牌。
虽然不再是同事,但明月和她志趣相投,再加上两人气场相合,反而发展成了好朋友。
好朋友的婚礼,一定要亲自到场送上祝福才行。
这次是明月主动邀请何耀,问他愿不愿意和她一起去参加婚礼。
何耀当然愿意。
今年从一月一日开始放元旦节。
一月一日,中午在新娘许桂家办正酒,为了能准时赶上,所以才有了这出早起开车上路的情景。
六点出发,两个小时后出了高速收费站,然后顺着导航提示开上了一条弯弯曲曲的柏油公路。
这时天刚亮,还有两个小时车程。
明月打开保温杯喝了口热茶:“剩下的路我来开吧。”
“不用。”何耀拒绝了,他说,“你可以欣赏一下外面的风景。”
这边的确十分美丽,生态环境很好,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所见之处皆是莽莽苍苍的山峰,连成一条此起彼伏的线,山巅云海缭绕,蔚为壮观。
明月和何耀正好是和接亲队伍一起到达新娘家的。
他们这个村寨规定新郎不能接亲,于是委托了七-八个青壮年前来,挑着一担担猪肉、花糍粑、喜糖、酒等物品,浩浩荡荡,有说有笑十分喜庆。
许桂和他先生都是少数民族水族人,这是他们当地独特的婚礼习俗。
明月带着何耀去见许桂,送上礼物和红包后,没说两句话,他们就被叫去吃饭。
水族婚酒的正席,男女不能同桌。
明月与何耀分开,由于他们这是一个好酒的民族,席间,明月和何耀都喝了不少。
午饭后,明月被许桂带到了闺房。
明月将和送亲队伍一起去新郎家,姑娘们都会梳妆打扮一番,许桂特意为她准备一套水族的服饰。
明月第一次这样盛装打扮,盘起了水族传统头发,水绿色的绣花服让她有了当地姑娘的婉转风情,阿哥们个个见了都眼前一亮。
何耀更是夸张,他呆呆的望着她:“你这样好美!”
明月在他火热的目光红了脸。
他补充:“以后我结婚的时候也要穿汉服,你凤冠霞帔一定比现在美百倍千倍。”
何耀的意思是,她会是他的新娘。
他把动人的情话说的这么直白,明月听得又是羞又是笑:“你结婚关我什么事?”
何耀一脸认真的表情:“当然关你的事,因为除了你,我不会和别人结婚。”
她心里喜悦,唇角勾起:“话别说太早。”
他笑了起来:“反正我知道会有那一天的。”
因为两家住的很近,就在同一个村寨,只有十分钟路程。所以当日晚上,是新郎家的正酒。
请人挑了吉时,快到傍晚的时候,送亲大队和迎亲大队一起出发。
路上,新娘子头上的银饰叮叮当当飘荡在山间。
一到新郎家,迎接许桂的就是欢快的芦笙和载歌载舞的男女老少。
明月这才见到了新郎本人。
和许桂分享到朋友圈的结婚照片中的年轻男人没什么区别,身材高大,五官周正,给人一种干净舒服的感觉。
说起来,许桂和她先生也是姐弟恋,她比他大七岁,两人能喜结良缘,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来自家庭的重重阻挠,不过他们一直都特坚定的相爱,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
这个成功的例子,也给了明月极大的鼓励。
没有西方的宣誓仪式,也不需拜堂闹洞房,水族的婚礼本身就充满仪式感。
丰盛酒宴从天黑吃到天亮,席间男女对唱山歌助兴祝福,要多喜庆有多喜庆。
由于明月和何耀属于许桂这边的送亲人员,送亲人员不能休息,因此没有给他们安排住宿,两人与大家一起坐在客屋酒席旁。
锅底下的炭炉整夜不断,倒也不觉得冷。
这会儿男女可以同桌了,何耀找了过来,挨着明月坐下。
刚开始他们还能和大家一起聊天,到了后半夜,凌晨四点钟的时候,明月和何耀渐渐都熬不住了,不自觉的靠在了一起,迷迷糊糊中闭上眼睛。
没过多久天就亮了,有人来收拾餐桌,明月被惊动,睁开眼睛。
她一醒,何耀也跟着醒来。
两人视线碰撞,空气仿佛燃烧起来,听见淳朴的水族女人告诉他们很快就可以吃晨饭,才各自撇开。
在逼仄的空间里坐着眯了会儿,两人都有些腰酸背痛脖子疼,决定到外面的院子里舒展舒展筋骨。
一出去,明月忍不住“哇”了出声。
何耀则吹了声响亮的口哨。
暴雪趁着黑夜偷渡人间,短短一个晚上,整座山寨被一片纯白色覆盖,山峰上的所有绿艺都被严严实实的藏起来了。
雪花纷纷扬扬,大有愈下愈猛的趋势。
都说南方少有大雪,可这阵仗,不比他们北方的雪小。而且当地人一点都不惊奇,看来这不是今年的第一场。
这一日继续在新郎家吃酒。
人们热情依旧,欢歌载舞,极尽喜悦。
吃过晌午饭,已经是下午四点,准备回程了,明月向许桂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