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莲花重生,和病弱小公爷杀疯了(252)+番外

作者:一醉琉月 阅读记录

敌人倒下后,沈政一就看到沈菀站在辰兵的后面,保持着拉弓的姿势。

刚才那一箭是沈菀射出去的。

“我公爹承诺你的事,我们帮他完成,但她想找死,没人拦得住。”沈菀把话说的很明白。

镇国公答应他的条件,他们做到了,但京妙仪要找死,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人已送回,话已传达,沈菀转身便去寻找镇国公的身影。

她想过了,若谢家军需留下一个领袖人,那她身边谢家妇,也可以留下来。

她的婆母还在家里等着公爹,公爹不能死在这里,这是她欠谢家的债,她不该心安理得的接受镇国公的安排。

“镇国公呢。”沈菀拉着一名谢家军问道。

士兵看到沈菀时,眼眸微微一亮,道:“少夫人,国公爷在城下指挥士兵挡住大门。”

城楼下,辰兵推着撞门柱,齐心协力地撞击襄城城门。

“一,二……”

“一,二……”

沈菀走下城楼,便见城门后面,无数肉身抵挡城门,辰兵的撞门柱每撞一下,他们面前的大门便剧烈的颤震几下,看似铜墙铁壁一样的城门,很快就会被攻破。

镇国公站在最前面,双手用力推门,后面的人便推着他的身躯。

留在城门的都是民兵,和镇国公一起抵死挡住最后一道防线。

沈菀迈开脚步,朝镇国公方向走去,背后却传来马蹄地声音。

她回头看了看。

一群骑着铁蹄骏马的士兵,从夜色下浓郁的雾障走出来。

他们个个戴着黑色的铁制头面罩,身上穿着沉重的铠甲,看不清他们的五官面孔,却能够让人感受到来自于这群士兵的威慑力。

这时,一面旗帜缓缓升起,带领那群士兵的首将,高举起红色的旗帜,疾驰前行。

沈菀认得那面旗帜,那是……江家军。

她大声喊:“江临!”

“砰!”

城门被撞开。

沈菀后面有无数辰兵涌进城内,前面则有无数江家军迎风而上,两方士兵都喊:“杀!”

第238章 王令

江临骑着高大的黑色战马,手执江家军旗帜,带领千军万马,从沈菀身旁飞速奔过,大喊道:“杀!”

“杀!”两方军队,展开激烈地厮杀与呐喊。

襄城上,倒下的战鼓被人重新扶起。

沈政一艰难地从地上站起身,拿起鼓棒,重新敲响了战鼓。

“咚!”一下。

“咚,咚……”两下,三下。

紧接着,越来越紧密地鼓声,有力又响亮地传递到锦州百姓耳中,振奋现场的士兵,鼓舞人心。

江家军的到来,无疑给锦州无数百姓带来了生机。

这时,有人在城楼上尖叫了一声:“啊……”

“救我,救我,我不想死。”

沈菀仰头望向襄城,是京妙仪被辰兵推出城楼,眼下正有几名辰兵围着她,拿起手中的剑刺向京妙仪。

“咚……”鼓声突然停了。

沈菀拉开弓箭,往城楼射去。

想杀京妙仪的三名辰兵,被沈菀从城楼射下,其中一名辰兵坠楼的时候,砸在京妙仪的身上。

京妙仪也跟着坠楼,双手在半空中胡乱的挥舞,企图抓住可救命的东西,可她什么也抓不住,只能无助地大叫:“夫君、霄儿,菀菀……”

沈菀双眉一蹙,看到谢玉瑾带着她的马朝她奔来。

她吹了一声口哨,谢玉瑾旁边的白马如风一般奔向她。

眼看白马将近,沈菀立刻对它比了几个手势,随后迅速蹲下身子,白马也默契的从沈菀头上飞跃而过。

“砰。”京妙仪跌在白马背上。

白马救下了京妙仪,顺便一脚踢飞了旁边的辰兵,调头跑回莲花台。

沈政一低头看城楼下,见京妙仪平安无事,重新敲响战鼓,鼓声比刚才还响亮,余音未消鼓声又起,声声不绝,声声震耳。

与此同时,谢玉瑾也把沈菀带上马背,二人共骑一匹马,冲出城门。

沈菀射杀了首将刘莽。

谢玉瑾拉扯缰绳,调转马身,跑到刘莽尸身前,扯住刘莽的头发。

沈菀收弓拔剑,斩下刘莽的头颅,二人配合的很好。

接着,沈菀拎着刘莽的头颅,大喊:“刘莽已被我军斩杀,放下武器投降。”

江临回头看向沈菀的方向,用手中的旗,从沈菀手里挑起了刘莽的头。

刘莽的头颅高高挂在旗帜顶端,鲜血染在本就红色的旗帜上。

清晨第一道阳光照射在那面染过鲜血的旗帜,狂风带着旗帆猎猎作响,迎风飞扬。

江临高举旗帜,道:“放下武器,饶你们不死,投降!”

“投降!”

“投降!”

“投降!”

江家军跟着江临地号令,对辰兵们异口同声呐喊。

辰兵们看到刘莽已死,群龙无首,纷纷扔下武器,举起双手投降。

死守城门的谢家军看到这一幕,筋疲力尽地倒在地上。

沈政一趴在城墙上,亲眼看着沈菀射杀刘莽,斩下刘莽的脑袋,他内心十分欣慰。

这可是他培养出来的女儿。

战争停了,城内士兵跟着军医去抢救伤员。

而谢玉瑾带着沈菀走向江临。

“江临。”沈菀唤道。

江临回头看她,取下头上的防护罩,露出清俊的面孔,笑了笑:“好久不见。”

“你来得真及时。”沈菀在探话。

江临索性告诉他:“我不是奉太子之命来锦州的援军,我是奉一个自称是王的人,手持他的王令,带着八万江家军,越过四州两县赶到锦州,朝廷的兵马还在泉县观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