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宠妾灭妻?重生嫁奸臣夺你狗命!(285)

作者: 兔丸子 阅读记录

伤口处被缝合过,锦儿从未见过这种疗法,第一次见时还觉得有点吓人,现在已经看习惯了,换起药来得心应手,换完之后,她说道:“小姐,纪神医可真有法子,居然能想到用针线来缝合伤口,这缝合之后的伤口果然恢复得极快。”

她几乎不怀疑,再过去一个月,小姐的伤口就能彻底愈合了。

苏幼月刚要点头,也夸两句纪神医妙手回春,忽然却又想起了什么:“锦儿,你再将当初我母亲留下的医书拿来,让我看看。”

锦儿愣了一下,见小姐着急,于是赶紧找了来,看着苏幼月神色紧张,一页一页仔仔细细地翻着,不由小声问道:“小姐,怎么了?”

翻了好几页,苏幼月都没找到自己想要的,也没工夫回答锦儿,她的手翻个不停,眼睛也看个不停。

终于,在书中间位置的一页上,她忽然看到了一副小小的图画。

那图画,正是一幅针线缝合后的图样。

苏幼月的动作也停了下来,直直盯着那个图,像是灵魂出窍了一半。

这幅图,从前她看见的时候,压根就没看明白这到底是在干什么。

好好的医术,怎么会出现针线。

可如今,她突然就明白了。

细看那针线打结的方式……

居然和她伤口处的一模一样!

苏幼月的心猛然捶了一下胸腔。

纪神医,难道真的是自己母亲么?

一时间,她心乱如麻。

从前觉得不太可能的时候,她心情还没有如何,这会儿相符合的情况越来越多,她反而慌了。

难道重活这一世,轨迹变换,老天爷还能如此垂怜她,让她见过从未见过的母亲?

可若是如此,纪神医自小在东荣国长大的经历又该如何解释?

事情再一次陷入了死角,苏幼月想不明白,她更无法去问纪神医,毕竟明知对方极为排斥这些。

“锦儿,宋妈妈她们还没发现什么么?”

锦儿看到自家小姐情绪不佳,小心摇了摇头:“小姐还怀疑纪神医就是夫人?”

苏幼月迟疑了下,才点头:“你说,我当初就忘记过很多事,会不会……”

她处理起事情,向来游刃有余,可在这件事上也是彻底慌了神,都问起锦儿的想法来了。

锦儿点点头:“小姐说的也有可能,若是如此,咱们就得想办法唤醒夫人的记忆!”

苏幼月顺着锦儿的思路想下去,便觉得难。

自己当初忘记的事不多,却也是费了这么大一番工夫才回想起来,看纪神医那个样子,若是忘了,那就只能是全忘了。

“小姐先别急,让锦儿想想办法。”锦儿摸了摸自己的发髻,细细的眉头蹙着,似乎思考得很是用力,“要不然,咱们给纪神医来一棍子,刺激一下她的头……”

“……”

苏幼月就知道,不该期待锦儿想的办法。

她刚想说还是等春芽回来再说吧,外面就传来一道愤怒的声音:“谁想给老娘来一棍子!”

锦儿吓得一个激灵,下意识想躲到帷帐后面去,可纪神医已经冲了进来。

“锦儿,就是你想给我来一棍子?”

被吓得呆住的锦儿使劲摇头,哪敢承认啊。

纪清言气呼呼的,自己好心给这苏大小姐医治,结果她们居然想给自己来一棍子,还想刺激自己,自己有什么可刺激的。

万一把她打傻了,她找谁哭去。

“咳…”苏幼月轻咳一声,缓解了一下尴尬,“纪神医,您误会了,其实是我先前忘记过一些记忆,锦儿想说我来着,结果提起纪神医的名字提多了,嘴皮子打滑了。”

“当真?”纪清言狐疑地看向这对主仆俩。

锦儿像一只被暴风雨摧残了的小鸡仔似的,瑟缩着点点头。

纪清言这才作罢,只不过又上下打量了一番苏幼月:“没看出来,你脑子居然还有问题。”

“……”下意识想反驳的苏幼月发现,自己居然无从反驳。

若不是脑子出了问题,又怎么会忘记从前的记忆。

纪清言大发慈悲道:“算了算了,谁让我貌美心善呢,让我来给你再看看,你脑子还有没有问题。”

说罢,她就不由分说地坐到了床边,拿起了苏幼月的手腕就把脉。

“脑子有问题…也能把出来么?”苏幼月正想着纪神医是否失过忆的问题,下意识问了出来。

纪清言没多想,直接回道:“别人恐怕不行,但谁让我是这方面的专家呢,我说真的,你真应该感谢……”

她话还没说完,就听苏幼月问:‘那纪神医有没有给自己把过脉?”

纪清言:“?”

不是,这小丫头片子是怀疑她纪清言脑子有问题?

第259章 想跟纪神医学医

看着纪神医无语的表情,苏幼月知道,这个话题一时半刻恐怕是聊不下去了。

然而她却没注意到,纪清言眼底一闪而过的流光。

身为大夫,又怎么可能少得了给自己把脉。

她知道她这副身体有问题。

但。

一个人之所以是自己,正是因为有长大以来独一无二的记忆。

若是回头她脑海里多了这副身体原来主人的记忆,那她还是她么?

纪清言给苏幼月把脉后,很快丢开了她的手腕:“没什么问题,你要是真还有什么想不起来的,定然是脑子不太好使。”

苏幼月对她这个性子不由无奈,不过却生不出什么厌恶,反倒喜欢她这样直来直去的人。

想到纪神医如今的身份存疑,苏幼月不由想和对方多接触一些,片刻之后,她忽然想到了一个借口:“对了纪神医,你医术如此精绝,不知可有收徒的打算?这些年其实我一直十分敬佩学医之人,也时常看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