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炮灰她敢与虎共眠(51)+番外
她把苞米当成记分员的脸,看那满脸不屑,“啪”一个苞米轻轻松松的下来了。
依着这个速度,宁夏在女知青里遥遥领先。再等任京宵过来的时候,她居然掰了两大筐苞米。
这可把她骄傲坏了,看向任京宵,一脸快来夸我!
“真厉害!”任京宵一眼看懂她的意思,真心实意的夸了起来。
语气太真诚,宁夏到不好意思了。
“虽然你很厉害,但我比较喜欢干活,不如就把这块地让给我吧!”
是谁说任京宵不会说话的?看看他这话说的,宁夏张了张嘴,反驳的话还没说出口,再等反应过来就已经和张怡宁一块蹲在了地头上。
张怡宁看了看她,又看了看任京宵,刚哭累了,收回的眼泪又控制不住的流了下来。
宁夏伴着她的哭声吃了一颗糖,还挺甜的。
上午下工,知青们没有一个回去的。不是不想回去休息,是这地里的活拦住了他们。
除了宁夏,虽然她也没干完,但下午有任京宵在,她不急。
回去趁其他人不在,做了葱油饼不说,还做了红烧排骨,炖了一只鸡。
秋收是熬人的,她虽然活没干多少,但营养却不能少。等任京宵来到后院的时候,没有看那丰盛的饭菜。
只看到那原本洁白纤细的手指都是一条条印子,那掌心更是被苞米磨的通红的。
他抓起宁夏的手轻轻的吹了吹,眼里的心疼就快溢出了眼眶,“怎么不上药?”
宁夏看着他。娇里娇气的说道:“我想等你来给我上呢!”
虽然宁夏没把这个小伤口当回事,但有人心疼她,她也不会大大咧咧的说,这点伤算什么?
撒娇女人最好命,任京宵按照宁夏说的,给她清洗干净,轻轻的抹了层药。也不让她动手,拿起饭菜就喂她。
宁夏不知道别人谈对象是怎么样,但这个男人真的是拿命在疼她。
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她最好的,不说发脾气了,她在他面前,大声说话都没有过。
吃完饭,任京宵让她回屋睡觉,但她是肯定睡不着的。跟着他又回到了地里,反正他拿她没办法。
最后只能千叮咛,万嘱咐不要乱跑,就在这坐着。他才回到她那块地里。
在一众女知青中,近一米九的任京宵就太显眼了。知青们中午没回去,随便垫了两口硬饼子,喝了点水,就闷头继续干活。
看宁夏坐在一旁,女知青们面上各种看不起,但心里是羡慕的。
也就不到两小时,她的那块地就被任京宵干完了,她想了想拉着任京宵到了蔡小雅的地里。
别人都在地里热火朝天的,他们就这么走了,大伙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不痛快。
“太早回去不好,随便找块地消磨下时间吧!”拉着任京宵一起慢悠悠的掰起了苞米。
蔡小雅是所有知青里,她最喜欢的一人,她善良大方。但她不敢和她走太近,她怕她也卷进别人的斗争中。
至于她,美貌是原罪,再扮猪吃老虎也没用!
第41章 分粮看戏
秋收有多累人?短短几天,大伙都瘦了一圈不说,整个人又黑又颓。
粮食吃起真香,但种起来真累。怪不得不管什么时候,人们都争着抢着进城了。
张怡宁最累,逼着干活也就算了,还吃不好。每天都得哭着回来。
宁夏哪怕每天都有任京宵帮忙,她也累,她是替任京宵累。
因为她,他每天要干两人的活,哪怕她变着花样的给他烧好吃的,他还是瘦了,整个人更凌厉了。
以前大伙还敢上来说两句话,现在任京宵看他们了一眼,都跟那惊了的兔子似的跑的飞快。
王文兵他们几个这两天除了干活,还要帮他宵哥盯着人,他们都快累劈叉了。
不过幸亏宵哥平时对他们往死里练,现在他们体力好了不少,这次秋收他们居然坚持了下来。
大队里收完苞米,然后是水稻,最后收大豆。
往年水稻要早苞米几天,今年苞米因为暴雨产量大降,根都烂了不少,长也长不了多大,避免损失,把苞米先收入了粮仓。
但水稻也就微微有点倒伏,还能撑两天。
等到了10月中旬,地里的活是干完了,又开始了剥苞米粒,干不完的农活等着大家。
但是对比之下,这活轻松了不少。大伙围在一起,唠唠嗑,时间也过得很快。
十月份的东北天气微凉,宁夏忙着织毛衣,做衣服。
实在是任京宵没有什么衣服穿,那袄薄薄的一层也不知道他冬天怎么过的。
每年这个时候多了不少拿针线缝缝补补的,宁夏织毛衣还行,做衣服比她干妈差远了。
勉勉强强做了一套厚的棉袄棉裤。针线歪歪扭扭不说,感觉裁剪也没裁好,一个肩膀高,一个肩膀低。
但任京宵不嫌弃,这是第一次有人给他做衣服,他爱不释手的摸来摸去。
宁夏自己不缺衣服,厚的薄的她都不缺。就紧赶慢赶的给任京宵做了两套厚袄子,还给他织了件毛衣。
等大队里通知分粮的时候,宁夏才收了手,不再嚯嚯其他布料。
太阳刚露头,大队的粮仓门口就站满了人。没让人喊,一个比一个积极,大伙要么背着筐,要么拿着麻袋。
大队长吆喝两声,让大伙排好队,一家一个人,叫到谁家谁上去领粮食。
大伙们一年里最开心的就是这天了,有粮食就有盼头。
宁夏什么都没带,她估计还完大队里的粮,也没剩多少了。
那些干满工分的壮劳力一年能分三四百斤粮食,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