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反派对她俯首称臣(477)
伙房这种地方,实在不是他该来的地方。
“这地方我少来了?”盛允策手背在身后,似是不经意问了一句,“她最近很忙?”
这话问的只能这么直白了。
影三答的也直白,“盛公子是想问主子为何还没有送信来?”
“没有。”
“哦。”影三一斧头下去,柴劈成两半。
盛允策又捡了一块,放在木桩上摆好。
影三语气平静说道:“我和盛公子知道的一样多,主子忙不忙属下也不清楚,若是公子想主子了,可以修书一封,属下差人传信回去。”
谁想她了!
他只是想着她这么久没有来信,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盛允策嘀咕了一句他就是随口问问,没别的意思,见影三确实不知情,索性背着手离开。
四十二天。
四十九天。
五十一天……
已经整整五十一天没有回信了,盛允策想了想还是在领军陈将军那里试探着问了一句,京城有没有来信。
陈将军以为他是关心请封一事,拍了拍他的肩膀,叹声道:“陛下那边只是一时半会儿顾不上封赏一事,放心吧,等到将那些蛮夷之人彻底赶出我燕朔境内,陛下定然是为你加官进爵。”
盛允策不关心加官进爵一事,追问他陛下顾不上封赏一事是为什么?
到底是年轻人。
只想着功名。
陈将军又安抚了他几句才道:“南方洪水泛滥,官员未曾及时上报,导致灾情严重,庄田尽毁,不少百姓流离失所,这件事刚解决又闹了瘟疫,陛下哪能再顾得上这种封赏之事,已经有人见势不对,未将折子呈上去。”
盛允策到了晚上还是写了封书信,将影三让人将书信快马加鞭送了回去。
他是一点忙也帮不上,希望他们打了胜仗一事,能让她稍微宽心一些。
信刚让影三送走没几日,京城的信就来了。
看到上面依旧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他却不知道怎么的,脑海中就冒出来她满嘴骂骂咧咧,却又一脸疲倦的模样。
朝堂之上还有那些让她头疼的权臣。
都这种时候,怎么还有心思想他。
——你离开的第三百天,想你。
算下来,他已经离开京城第三百二十一天了。
这封书信用了二十天才送到他手中,定然是她写了以后忙忘了,估计是手边的事情忙完了,才让人送来。
当然,盛允策绝对想不到,他手中的这封书信是暗卫手中的最后一封。
陛下一直没有再提要写信一事,再加上陛下从民间带回一位宠妃,几乎是夜夜留宿宠妃寝宫,暗卫也不敢问陛下还要不要给盛允策写信了。
许是陛下尝过了男欢女爱的滋味,就再也看不上如石头一样的盛公子。
拖来拖去,还是将最后一封书信送到了出去。
盛允策不知道这一切,心底被担忧所占满。
他第一次并没有将信团成一团,而是郑重叠放整齐放在心口的位置。
他所想的事,自己给她回信了,两人自此就该是经常有书信交流,可他的信送出去了两个月,再也未收到什么来信。
盛家人谨慎,与他通信本来就不多,信中提起的向来只是一些家常,别说是关于陛下的事,就是哪位大臣都不敢在信中提起只言片语。
他只能从郡守和陈将军那边了解到关于京城的一些事,但都是一些片面的。
两人彻底反了过来。
之前都是姜茶茶给他写信,如今都是他写。
也不好说其他的,就将在边关的一些趣事写给她看,常常一些就是洋洋洒洒一大篇,可以说她一年来的书信加在一起都没有他这一封书信字多。
盛允策倒不觉得有什么。
上一封书信送出了一个月不见回信。
盛允策不禁反思,是不是自己写的太无趣了,边关这些杀敌的事,确实也没什么好说的。
他一封书信写了撕,撕了有写,耗费了一炷香的时间终于写出了一封还算比较满意的。
信交给影三,让影三去送。
回到自己营帐,盛允策看到一小兵背对着他,正在给他收拾营帐。
小兵平时也都是这个时间点过来,他也没放在心上。
要走近桌案的时候,一股若有似无的什么异味扑鼻,盛允策眉头不由得皱了皱,收拾着床榻的小兵抱着他的换洗衣物,低着头往他这边来,他敏锐察觉到脚步声不对。
盛允策眸色顿时一变,就要走过去拿起兰锜上放着的佩剑,似是察觉到他的动作,那人将手上的衣物丢到一旁,下面藏着的赫然是一把锋利无比的长剑。
来人足尖一点,身子如离弦的箭一样朝他袭去,盛允策拿剑挡下他的一击,刚喊出有刺客,刺客又一剑朝他刺过去。
刀光剑影间,盛允策愈发吃力。
握着剑的手都在发颤,他这时才意识到刚刚的那一缕异味有问题。
这个时间点虽然说正是用饭的时候,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离开营帐,传出这么大的动静都没有人过来,看来这位已经解决了一些守卫。
盛允策逐渐落了下乘,当陈将军掀帘进入营帐时,正看到刺客的长剑没入盛允策的心口。
盛允策则是一手握着刺进心口的长剑,手中的长剑同样是穿透刺客的胸膛……
血一滴一滴顺着刀剑滴在地上。
陈将军反应过来后,一刀砍下刺客的手腕,将刺客劈晕,扶着盛允策的身子,冲外大喊着找大夫。
他看着心口都被鲜血浸湿的盛允策,脸上写写满了惶恐不安,这可是盛将军家的独子,是陛下让影卫护着的人,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还立下战功,他可绝对不能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