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穿成残疾大佬的炮灰前妻(213)+番外

作者: 下五洋捉鳖 阅读记录

二女儿学习不行,除了长相也没什么可出挑的,也不知道未来会遇到什么样的对象。

挣了钱就自己攒着,他们不要,就当做是嫁妆。

当然大女儿寄回来的钱他们也没花,都给攒着呢,他们是庄稼人没什么大本事。

不像清梨舅舅那样能给买房子,铺子,事业上他们也帮不了忙。

所以只能给多攒点钱。

顾大姐这边也是给了林川一百块钱,说的话也跟顾二姐差不多,都是去了你四舅那里要多干活,勤快点。

于是林川林海,田甜三人拿了行李就来他们姥姥姥爷家了,在这住一晚明天跟大家一起走。

第181章 回头率高

隔天顾青山,林川林海,田甜,四个孩子就踏上去首都的火车了。

火车,顾青山林海,俩人都坐过好几趟了,没什么新鲜的,林川也做过两回,倒是田甜,属于大姑娘头一次出门,新鲜的很,左看右看的。

一行四人,顾青山林海俩人,那明显的知识分子,即使在乡下待了两个月,那身上的气质依然跟周围人不一样。

倒是林川田甜俩人,像是那种后世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眼里透出来的眼神,带着一股天真清澈..

村里人,还不知道顾三哥也留在首都不回来了,顾大哥顾二哥下地干活的时候还问呢,俩人就如实说了。

顾大伯顾大伯娘那边也有人问,俩人就道,“也挣不了啥钱,估计就挣个本钱。”

他们儿子跟他们说了,卖包子一个月能挣二百块钱,给他们老两口每个月生活费二十块钱。

虽然很想跟大家炫耀,但是想想算了。

万一有人跟他们借钱呢,借他们不想借,不借又不行,都是一个村的。

其他老头老太就道,“哎呀,你这孙子儿子侄子都去首都了,过不了多久是不是也要接你们去首都享福啊?”

这个问题,顾大伯顾大娘还真想过,不是去享福,而是想着孩子们接他们过去住几天看看首都。

长期居住他们没想过。

老三自己都租房住呢,长林那边虽然有房子,但生意都没稳定下来。

他们过去不是添乱吗?

“是有那个意思,不过我跟他们说了,等生意稳定下来再说吧,自个儿都租房住呢!”顾大伯娘回了那老太。

不是她瞎说,她侄儿媳清梨今年夏天走的时候就是那么说的,说等生意啥的稳定下来,就来接他们俩老去首都生活。

老三也在信中说过,说等买了房子,接他们过去。

大家聊了一会儿也就散了,他们实在是听的酸。

这俩老头老太,一会儿说大孙女,一会儿说孙子,一会儿说侄子,侄儿媳,外孙外孙女,那亲戚都说了个遍,随后直接说起侄儿媳的舅舅了。

给他们看那带来的衣服。

这老头老太,命咋这么好,孙子辈个个都有出息,都是大学生,搞得他们都觉得大学那么好考,可是自家孙子孙女考了才发现,大学是真不好考。

看来老顾家人是真会读书,遗传啊!

现在大家都有点相信顾大伯说的祖上出过秀才还是童生了。

顾二哥家双胞胎儿子虽然上的专校不是本科,但也算上大学了,顾二哥顾二嫂挺高兴的。

初一十五上的学校,在津城,离首都不远,兄弟俩学的都是计算机专业。

就说双胞胎,连选专业也要选一样。

顾大哥家老三顾青云上的也是专科,不过他的学校很近,在沈城,报的医药专业。

顾大哥顾大嫂觉得你姐你四婶都学医了你学点别的也行,但是顾青云这小子执意要报这个专业。

人家自个儿愿意,大家也不好说,就随他了。

只能说是以后生病啥的不怕了,家里好几个医生。

顾大伯顾大娘是觉得孩子们学什么专业都好,去上大学就行。

国家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而他们这一代人,经历了国家改朝换代,残酷的战争,大饥荒,能活到他们这个岁数也挺好的了。

一路走来不容易啊!

回想起来都心惊肉跳!

在火车上过了一晚上,顾青山几人也到首都了。

下了火车,按照给的地址四人就找过来了。

一路林川田甜俩人眼睛都看不过来了,首都啊!

祖国的首都!

他们来祖国的首都了!

怎么能不激动!

徐清梨顾长林俩人不知道他们何时过来,顾长林去忙店里的事了,徐清梨就待在家里看书。

见四人过来,还吓了一跳。

“你们过来了?吃了没?”徐清梨急忙招呼。

顾青山,“四婶我们下了火车就过来了,还没吃呢!”

“那走走,去吃饭。”

“长森长月,去吃饭去。”

一行人就出来下馆子了。

别说环境真能影响人,不说顾长森,就顾长月变化大了不少,头发梳的整整齐齐扎了两个麻花辫,穿着连衣裙,脚上踩着是一双小白鞋。

好漂亮的一个小姑娘。

要不是他们知道长月两个月前还在乡下待着,都以为她就是生长在城里的姑娘呢。

真看不出来,以前都晒得黑了,现在那小脸白白净净的。

自从知道要去首都开始,田甜就注意着不让自己晒黑,可还是少不了晒黑。

田甜是个心直口快的,她问徐清梨,

“舅妈,我在首都待几个月也能变白吗?”

徐清梨看了一下田甜,笑道,“你这也不黑啊,挺白净的。”

田甜真不黑啊!

挺白净的一个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