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穿成残疾大佬的炮灰前妻(219)+番外
衣服,孩子们给买了。
吃食,孩子们给买了。
出去吃饭孩子们掏钱,他们老两口压根没有花钱的地方。
这天晚上顾大伯就跟顾大伯娘感慨,顾大伯道,“老婆子,咱孩子们真是没白养。”
下午包子铺老三一个人能忙得过来,他就跟老婆子去附近溜达溜达,认识了挺多老头老太。
聊着聊着说起孩子们的事,那可有的说了。
“大孙女是大学生,学医的,在那医科大读大二呢,大孙子也是大学生,在北航读大二,造飞机的......”
“是我们家这晚辈都是大学生,读书读的特别好,当年高考文理科省前三,都是我们家的,省领导都过来采访了。”
把那些小老头小老太说的一愣一愣的。
顾大伯面上真是太有光了,虽说儿子们不是很拿的出手,但是孙子辈侄子侄儿媳太拿的出手了。
一个顶好几个。
“孩子们都很孝顺。”顾大伯娘就道。
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孩子们都很孝顺。
顾大伯后知后觉道,“老婆子你有没有觉得,咱们这身体比前几年好点了?”
“前几年下地干活呢,这几年都不下地了。”
顾大伯娘说。
其实她是觉得,这几年不下地干活了,加上吃的好,睡得好,还有几个孩子都考了大学,这样的大喜事,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由内而外的开心,身体自然就跟着好起来了。
清梨之前跟他们说过,人要活的高兴开朗乐观点,这样才能活的好,活的长久,健康,要是每天有烦心事,每天拉个脸不高兴,久而久之身体也会出毛病。
她觉得很对。
村里有个跟她一般年纪的老太,年轻时跟婆婆吵,老了跟儿媳吵,下地跟同队的人吵,路过的狗都要被她骂两句。
一辈子就没消停过,天天不高兴,天天生气。
她这一辈子除了小感冒,去年骨折,就没有其他毛病。
而那老太大病小病不断,年年都要吃药,说就是做月子落下的毛病,月子里婆婆磋磨她,因此落下了毛病,顾大伯娘没有婆婆,所以没有经历被婆婆磋磨的痛苦。
不过有一点她不明白,既然自己被婆婆磋磨,知道这痛苦,那干嘛还要磋磨自己儿媳呢!
她说自己月子里过得不好,她儿媳也是啊!被她磋磨的,只是那儿媳也不是吃素的。
带着娘家人过来大吵了一架......
这晚顾大伯顾大娘聊了很多以前的事情,从结婚生娃....到现在。
过了年顾大伯就七十岁了,顾大伯娘也六十八了。
岁数都大了。
顾大伯娘十八岁时嫁给他的,算算都过了多少年了,在一起过了五十多年了。
顾大伯,“再活十年,我就知足了。”
顾大伯娘笑道,“怎么,你要在你八十岁大寿那年走啊?”
“说什么呢,那再活几年。”
“你还搁着算上了,顺其自然吧!”
顾家现在上学的上学,开店的开店,都忙各自的。
十二月份的时候,徐清梨毕业了,进了协和医院工作。
徐医生的职业生涯又开始了。
她过了年就是二十六岁。
算五十岁退休,还有24年。
不过当钱财足够的情况下,她还是很热爱自己的工作的。
毕竟每月工资都能剩下来,而不是月光族。
虽然她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如顾长林服装店一天挣得钱多。
但对比做生意,大家还是比较喜欢这种正式的工作。
进医院当医生多好啊!
第185章 在京市过年
今年过年,徐清梨顾长林俩人是不打算回去了,就留在京市本地过年,到时候舅舅也会过来跟他们一起过。
顾三哥顾三嫂想法也是一样,不回老家过年了也在京市过,顾大伯顾大娘俩人有点想回去,但又怕路上折腾,毕竟年后他们还要过来。
而且路费也不便宜。
就想了想拉倒了,也留在京市过年吧。
这爷奶几个叔婶都留在京市过年,顾盼儿顾青山,林川林海,田蜜田甜,六个年轻人也不打算回去了,也留在京市。
只不过这么多人,平时四个住校,这会儿学校放假也不能住校,住的问题得解决一下。
最后大家商量了一下,林川带着他弟林海,住男装铺二楼,顾青山住顾三哥包子铺二楼。
田蜜跟她妹妹田甜睡一个房间,住在徐清梨这边。
徐清梨家五个房间,他们一家四口就占了三个,舅舅来了得睡一个房间,田甜田蜜姐妹俩一个房间,满了!
盼儿就跟堂妹顾婷婷睡一个房间。
出租屋那边三个房间,顾大伯顾大娘一个房间,顾盼儿顾婷婷一个房间,顾三哥顾三嫂就带小儿子顾云舟住一间,也都满了。
如果老家那边再来个亲戚,只能住女装铺二楼了。
今年过年大家都不回去,于是各家孩子给各自的家长写了信,像林川顾盼儿田蜜田甜这样赚钱的娃,就给家里寄钱和东西。
田蜜田甜俩姐妹各自给家里寄了一百块钱,还有一些布,衣服啥的。
林川也给家里寄了一百块钱,还有一些奶粉奶糖,衣服只给小侄女买了一件,其余人没买,他钱也不是很多。
盼儿也是,给爸妈寄了一百块钱,还有给爸妈每人买了一件衣服,两个弟弟就算了,都那么大了。
在首都的这几人是不回去过年,但是顾青云,顾二哥家的初一,十五过年得回去啊!
不过回来了一听,叔婶哥哥姐姐们今年不回来了,留在首都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