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穿成残疾大佬的炮灰前妻(42)+番外
这样做出来的味道还不错,挺好吃的,顾长林吃了两碗,顾长月小朋友也吃了满满一碗。
吃完说,“嫂子,好好吃。”
徐清梨轻轻捏了一下她小鼻子,“好吃,那嫂子以后还给你做。”
“好。”
小姑娘头发梳了三个包包,头顶一个,左右两边各一个,很像花园宝宝里的玛卡巴卡。
怎么说无论人类还是动物,小时候最可爱了。
徐清梨想起来,自己在省城百货大楼好像给顾长月小朋友买了两个红色的头花来着。
给顾长林也买了一套秋衣秋裤和袜子,她给忘了。
徐清梨回到屋里,昨天太忙,她就把需要的东西拿出来,其余的一并放到柜子里了,今早也没想起来。
她拿着包裹去了西屋,“昨天太忙我都忘了买的东西。”
顾长林推着轮椅过来,“你都买了什么?”
顾长月小朋友也蹲在炕上,想看看她嫂子都买了什么东西。
“买了好多东西。”
“给你买了一套秋衣秋裤,还有袜子。”说着把衣服拿出来放到顾长林身上,让他看。
“还有我们月月的头花。”
这会儿头花跟八十年代的差不多,不同的是八十年代的头花有松紧绳,而且是做好的。
这会儿就是一条红色里面闪线的丝带?尼龙?
徐清梨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材质。
“好看,嫂嫂。”顾长月小朋友说。
徐清梨,“我们留着过年带好不好?”
“好。”
“真乖。”
“长月喜欢吃糖葫芦吗?嫂子下午给你做。”徐清梨拿出买的五斤山楂。
顾长月疑惑,“嫂嫂,糖葫芦好吃吗?我没吃过。”
顾长林听了摸摸妹妹的头发,“好吃的,酸酸甜甜。”
顾长月,“那我喜欢吃。”
于是徐清梨整理完东西,毛衣也不织了,熬糖做糖葫芦。
不过做糖葫芦不用大锅,用小铁锅就行,就架在泥炉上。
先把山楂一个个擦干净,然后去籽。
五斤山楂都做糖葫芦,她擦山楂,顾长林去籽,俩人干活,很快就弄完了。
接着用竹签穿起来,熬糖,挂糖,晾凉,完事。
“尝尝。”
徐清梨给了顾长林一串,顾长月小朋友已经拿起一个吃起来了。
“好吃嫂嫂。”
小孩子都很喜欢吃甜食,顾长月吃的笑眯了眼。
“好吃。”顾长林也道。
糖葫芦徐清梨吃了两个就放下了,因为还有很多糖葫芦没挂糖呢!
晾好的糖葫芦用牛皮纸包起来,放到外头存着,徐清梨告诉顾长月小朋友,糖葫芦不能多吃,一天只能吃一个。
小姑娘答应了,说绝不多吃,就吃一个。
徐清梨收拾完锅具,跟顾长林道,“我去一趟大伯家,给他们也尝尝。”
顾长林点点头。
徐清梨拿了十五串糖葫芦,顾大伯家十五个人,每个人一根。
一根上是十个糖葫芦。
“你们自己吃呢吧,还给我们送来。”顾大伯娘说她。
徐清梨,“给你们也尝尝。”
等徐清梨走后,顾三嫂就说,“四弟妹这真会吃啊!变着法的给长月长森做好吃的。”
做糖葫芦,至少要用一斤糖吧!可真舍得。
不过想起来,徐清梨有两千五百块钱,就什么也不说了。
顾大伯娘扫了几个儿媳妇一眼,道“清梨长林这两个孩子,有什么好吃好喝的,都想着大家给咱们送来,上午送来的布,就够我们十五口人一人做一件衣裳了。”
“长林现在受伤了,走不了路,这时候咱们做哥哥嫂子的要多帮衬帮衬弟弟弟妹。”
听完顾大哥顾大嫂就道,“娘,这我们都知道,不用您说。”
其他两家也是如此。
“行了,这糖葫芦一人一个。”顾大伯娘分给大家。
顾大伯顾大伯娘虽然快六十岁了,但是牙口很好,一颗没掉,这会儿吃着糖葫芦也不费劲。
糖葫芦酸酸甜甜,还没有籽。
“清梨这也不嫌麻烦,籽都去了。”顾大伯娘叨叨。
顾大伯,“那孩子细心。”
顾大伯娘,“你说来年清梨是不是要下地干活了?”
“哎呀不对,老大跟我说的她要考县里医院当医生来着。”
“也不知道能不能考得上。”
明年的事情顾大伯娘现在已经开始操心了。
清梨那孩子是优秀的,别说村里媳妇中,就那群知青也不如她。
希望能考得上吧!
在医院上班总比在地里刨土的好,要是下地的话那白白的脸颊不用几天就晒黑了。
顾大伯娘这么想着。
顾大伯抬眼,“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皇帝不急太监急,说的就是你。”
顾大伯娘瞪他,“少拿你那半吊子水平来说我。”
顾大伯娘就来气,顾大伯他们家祖上,听说太爷还是太太爷,好像是秀才还是什么来着,反正就是个读书人。
所以家里有几本祖宗留下来的书,恰好顾大伯读上了几年学,识点字,他看了那几本书,学了几句成语,就有事没事会来一句。
顾大伯不说话了,专心吃糖葫芦了,他觉得他说的没错啊!人家本人不担心,她倒是担心的不行。
关键这是明年的事。
徐清梨回了家里,又织了会儿毛衣,就打算做晚饭了,冬天天黑早,她还是天黑之前把饭做出来。
不然天黑了看也看不清楚,黑灯瞎火的 !
徐清梨去外头缸里,把之前冻得羊肉拿进来,跟顾长林道,“这羊肉专门给你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