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妃重生:殿下,我有病(144)
正衡帝也有些不满:“就是,弄个年轻轻的崔海霖回来述职,也是不像话。”
德妃最惊恐。尹皇后帮着秦琰说话,她不敢插嘴表示赞同;林贵妃踩着秦琰说话,她也不敢顶嘴表示反对。
压根儿,德妃就是个没存在感的人。
这些话传到太后耳朵里,太后十分不满意。找了个机会冲到大正宫里,将正衡帝好好训了一顿。
“办事儿的儿子不心疼,就心疼在你跟前说好话的。皇帝当了这么多年,这毛病还是改不了!”
“嗯嗯嗯。”正衡帝只有点头的份,“儿子一定改。”
“一个区区的巡抚,竟胆大包天地敢谋害皇子,若说背后没人撑腰,谁信?皇帝这事儿查清楚了吗?”
“嗯嗯嗯,的确胆大包天。正在查,这不正在查么。”正衡帝这回没有点头,提了点小小的异议,“不过母后,这巡抚也不小了,不算‘区区’。”
“你也知道快过年了。你两个儿媳妇都大着肚子呢。皇帝,这是打算就让她们这样过年?”
“嗯嗯嗯,儿子立刻安排内务府,务必厚待穆王府,所有年节赏赐,都给双倍。”正衡帝心想,这下总该满意了吧。
“崔海霖……就是崔国桢的儿子,崔海棠的兄长?虽然年轻,听说很有想法。皇帝听过他的述职没有?”
“嗯嗯嗯,是他儿子。”正衡帝辩解道,“他回京也才数日,儿子忙于朝政,还没来得及见他。”
太后简直要气死。
她还不了解自己的儿子么?正衡帝越是身子不好,越是喜欢跟女人厮混。林贵妃依然是最宠爱的不说,又添了一个娇娇媚媚的范嫔,年轻、妩媚,活脱脱二十年前的林贵妃。
更让人侧目的是,三人竟可同居大正宫,而且还安然无恙。
这几日正衡帝哪里是忙于朝政,是被两个美人缠得脱身不得。当然,他也完全不想脱身。
钦天监的丹药,吃得更多了。
太后铁青着脸:“明日皇帝上完朝,应该不忙吧。你见崔海霖的时候,哀家也来,哀家倒迫不及待想听他述职。”
不用问,林贵妃的那些话,自然是尹皇后吹风吹到太后耳朵里去的。
如今只有太后还能挟得住正衡帝,不然的话,林贵妃的妖风早就将正衡帝摞倒,庆王取代太子,也未不可能之事。
太后将正衡帝训斥一通,正衡帝虽一一应允,心里却老大不乐意。
尹皇后很高兴。
虽然治河的事儿,太子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但是庆王也没占到啊。非但没占地,还弄了几个人手倒下,损失比太子这边大。
对于双方来说。能让对方受伤,就是我方的胜利。
所以,秦琰被她潜意识地划成了“我方”之人。回到凤仪宫,她不免就对永柔多唠叨了几句。
因为永柔在河南立了大功,在众位公主中一下子就变得闪闪发光的,连一向偏爱永奕的正衡帝都重重地赏了她,而太后更是乖囡长、乖囡短地表扬,让尹皇后对这个曾经让自己很头疼的女儿刮目相看,有事儿也更愿意跟她商量了。
“永柔你是熟悉崔海霖的,明日他要进宫向你父皇述职,皇祖母也要旁听。”
永柔一听,就紧张起来:“啊,皇祖母也要听?”
“是啊,这崔海霖……人品如何?性格如何?能干不能干?”
永柔头疼,母后你这是想干嘛,要赐婚?
大事不好,要赐婚?!
永柔紧张起来:“母后这是要给崔大人赐婚么?”
“咦,永柔你倒提醒了我。这崔海霖还未成家?”
“呃……”永柔真是恨自己多嘴,没事提什么赐婚!
“虽说尚未成亲,不过……不过崔大人有意中人啦,母后您别瞎忙了。”
被逼急了的永柔,永远如此睿智。
尹皇后还真信了,点头道:“原来是这样。不过,母后问他人品,倒不是为赐婚,是不想他给别人比下去。”
永柔有些不解:“述职,不是崔大人述职么?还会有谁与他相比?”
尹皇后恨道:“林家弄了个子侄去工部。你父皇总夸他,不给你父皇瞧瞧别人的才智,还以为天下只有林家子侄才叫年轻俊彦。”
原来是这样。
永柔这倒是有信心。跟母后说,崔海霖大人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为人又是正直勇敢,于治河上有独到见解,就是……
尹皇后有些着急:“就是什么?”
“就是紧张了,说话会结巴。”永柔皱眉。
“啊,那可不成。一结巴,好好的述职会给搞砸的。”尹皇后忧心忡忡起来。
永柔也替崔海霖担心起来:“要不,我们把崔大人叫进宫来先教导一番?”
尹皇后苦笑:“别的好训,这结巴可怎么训,天生的啊!”
永柔愁啊,一直愁了一个多时辰,突然从双眼一亮:“母后,您去工部借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沙盘。黄河整个流域的沙盘。”
永柔得意啊,崔海霖的毛病,只有一种时候,绝不会发作,就是他面对黄河的时候。
第133章 讲河
崔海霖在黄河边也只是个小官儿,进京以后见到乌泱泱等着述职的官儿们,还个个都比他官大,崔海霖也是急,因为黄河水患更急——这要等到猴年马月去?!
真是盼的时候不来,快灰心的时候,进宫的口谕就突然传到面前。一想到自己紧张就结巴的特点,哦,不,缺点,崔海霖的双腿就有点颤儿……
就这么颤啊颤啊的,崔海霖进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