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宠妃重生:殿下,我有病(152)

作者: 艾秋 阅读记录

裘夫人似乎是要替耿夫人解围,问海棠:“听侧妃这么说,你也不是在京城长大的?”

“我是跟着父亲在江南长大的,去年春天全家才迁到京城。”

一听江南,众姑娘又叽叽喳喳羡慕了一阵。耿素娥始终只是听着,并不开半点儿口,海棠又暗中望了她几眼,却是暗暗有些心惊。

这耿素娥沉静的样子,颇有些似曾相识。

心中一动,指着耿素娥手腕上的绞纹玉镯道:“咦,耿小姐这玉镯,是不是姑苏的工?”

耿素娥一呆,下意识地低头望自己的玉镯。可怜她瘦得那个样子,玉镯挂在她细骨伶仃的腕上,甚是叫人不忍心。

耿夫人道:“侧妃真是好眼力,这镯子还是以前在京城的时候置的,江南工匠出手,丫头喜欢,就一直戴着。”

海棠双眼发亮,欢喜道:“耿小姐,能让我仔细看看么?”

耿素娥不明就里,走上前来,半蹲着伸出玉臂。

“呀,就是这纹饰,就是这手工……”

耿素娥不由奇怪,终于开口问道:“侧妃见过?”

“何止见过,这是我心心念念的物事啊……”海棠一边说着,一边去抚摸那镯子,不小心碰到了耿素娥的手腕,她轻轻一缩,只觉得触手冰凉。

耿夫人倒也识趣:“不值钱的东西,难得侧妃喜欢,该当送于侧妃当见面礼才是,只是这礼未免太薄,侧妃莫嫌弃。”

说着,便示意耿素娥摘下。

海棠赶紧按住,笑道:“使不得。不瞒夫人说,我有个哥哥,也在这河南当差。那会儿他拿了头一个月的俸禄,就给我买了个一模一样的镯子。可惜,被我不小心摔碎了,再要找一样的,这样式却不常见,更别说还要是姑苏工匠所制。所以方才骤见,一时有些失礼了。”

耿素娥一听,心中不免翻滚,低声道:“您哥哥……待您真好。”

“我爹娘就生了两个孩子,我与哥哥从小感情深厚,他不在身边的时候,见着镯子就像见着人一样。”

耿素娥更加感伤,不由落了泪道:“既是如此,这镯子更应该给侧妃。戴我手上,不过是个饰物,戴您手上,便是一份念想。”

说罢,不由分说就褪了镯子下来。

她实在太瘦,竟连皂水都不用涂,轻轻巧巧地就褪下,也是叫人心疼。

海棠越加确定,这姑娘性子良善,就是性格太闷太敏感了些。便接了镯子,道:“竟在这三圣禅寺里又遇见了这样的锣子,岂不要感谢菩萨?走,陪我一同去给菩萨上炷香。”

耿素娥错愕间,已被穆王侧妃拉着手往外走。

只听穆王侧妃回头对同样错愕的众人道:“我们去去就来,你们先吃着点心啊。”

海棠哪里真要耿素娥的东西,装模作样地给菩萨上了香,谢谢菩萨让她失而复得。又从脖颈上摘下一串项链,是东海明珠,颗颗浑圆,买十个玉镯子也是绰绰有余了。

“不能白拿你东西。收了你的礼,我还得还礼。你长这么好看,正配这串明珠。”

耿素娥吓了一跳:“使不得,侧妃!”

第140章 求签

海棠笑道:“这有啥使不得。物事值多少钱,得看人心。在我心里,这镯子值十串明珠,你还亏了呢。”

耿素娥声音怯怯的:“我怎么会亏,这明珠是侧妃的心意,也是无比珍贵的。”

海棠眼珠儿转转,眼睛又是极亮极亮的,道:“这明珠,也是有故事的。当年我戴着它,有个路过的老僧,说这珠子命带桃花,要保佑我嫁个好人家。后来随我爹到了京城,果然就去了王府。不敢说嫁得多好,可至少,殿下待我却是极好的。”

耿素娥羡慕道:“这些日子,姐妹们常常说起穆王殿下与侧妃,无不是羡慕不已,殿下对侧妃的宠爱,大伙儿都瞧在眼里,私下说起,也都说日后只求能有夫君如此对待,此生足矣。”

“我已得了好姻缘,所以,这明珠就送给你,希望你也能有个好姻缘。”

耿素娥双目一黯:“只怕要辜负侧妃美意……”

海棠假装不知:“咦,这话何来?我瞧耿小姐人品出众,嫁得如意夫君也只是早晚的事。”

耿素娥到底是忍住了,没有在侧妃面前掉泪,大约是她也觉得自己的遭遇有些难以启齿,不想再提,只勉强笑道:“希望如侧妃所言。”

“会的,若嫁不到好人家,你将我这珠子直接摔了,摔个粉碎,好好教训教训它。”

耿素娥有些想笑,又不敢笑出来,毕竟刚刚心情还很郁闷。

只觉得这个京城来的侧妃,年龄与自己相仿,心地却比自己要纯真得多。她不知是海棠天性乐观纯净,还以为她锦衣玉食皆是天定。

二人回厢房去,却打从观音殿前经过。

不知哪家小姐跪在殿内摇签,不多时,“叭”一声轻响,一枝竹签落地,小姐怀着忐忑的心捡起竹签……

只可惜,二人望不见她的表情。

海棠轻声问道:“你方才求的什么签?”

耿素娥摇头:“我没求签。”

“咦,人人来此都会求签,你为何却独出心裁?”

耿素娥虽有些为难,可面对穆王侧妃这般可亲,又是个活泼的性子,倒也将她感染了些,叹道:“哪里是独出心裁,实在是不敢奢望。与其求一个下签给自个儿再添堵,还不如不求,图个心安。”

海棠笑道:“莫怪我多嘴。虽不知你心里到底有什么事,却看得出来你并不心安。”

耿素娥脸先是白了,渐渐又转红,低声道:“侧妃好犀利,我们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