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妃重生:殿下,我有病(199)
“我谁都不要叫。若外头安静,我想出去。”
碧云轻轻吸一口冷气,崔侧妃这是在宫里软禁呢,她想去哪里?!
不敢太直接,碧云悄悄问道:“主子要出去散步么?”
海棠摇摇头:“不,我要去东宫。”
碧云更是惊得非同小可。
“主子,奴婢……没听错吧。”
“没听错,我要去东宫,我有事要见太子!”
海棠披衣起身,她要去提醒秦琰,也许在这件事上,永欢还有隐藏在心里的隐情。
这个隐情,只有崔海霖会知道。
第185章 月光下
入夜的皇宫,刚刚沉静,人们尚未进入梦乡,各个宫殿透出荧荧灯火。
这是个最繁华的地方。
这也是个最寂寞的地方。
海棠带着碧云,匆匆地往大正殿方向走去。
秦琰写了不少信给她,虽然她没有回过片言只语,但秦琰的生活起居,却在那些书信里可见一班。
海棠知道,这个时候,秦琰一定还在大正殿的书房。他几乎每日看折子都要到深夜,而且必定要去向正衡帝将一日的要事一一告知,才会告辞回到东宫。
沿着墙根悄无声地走着。虽有夜色的遮掩,海棠还是担心被人发现,尽量挑安静之处行走。
碧云跟在后头,见海棠左拐右拐地,毫不犹豫,不免奇怪:“主子,您是第一次出来,怎么对宫里这么熟悉。”
海棠心想,你倒也细心,这皇宫里的各色道路,我上辈子走了五年,闭着眼睛都能摸出来。可不能这么说啊,只好掩饰道:“我不是进宫见过德妃娘娘么,我最会认路的。”
碧云虽有些不信,却也说不出什么来,一路提心吊胆的,生怕撞见什么人,好不容易眼见着来到了大正殿外。
高高的台基在月光之下泛出汉白玉特有的光华,大正殿的守值在台基之上交接班,台基之下的海棠和碧云能听到上面的口令与脚步声。
片刻,听见有人出来。几个小太监提着灯笼,引着一个人走下台阶。
海棠大气不敢出,只盼着下来的是秦琰。她就好悄悄地跟上去,等到僻静处再说话。
可是,那个人提着袍子从台阶上走下,浑然不觉地走过海棠身边……
却是个僧人!
海棠一惊,这僧人的背影好生熟悉。想努力看清他的样子,可是在朦胧的夜色之下,一切都那么徒劳。
那僧人突然停下脚步,在袖子里掏什么东西。海棠想走近些,看看这僧人究竟是谁,才将头伸出去,那僧人突然转身,正正地,对上了海棠的眼睛。
若不是海棠赶紧捂住了自己的嘴,她一定已经惊叫出声。
是贞静法师!
那秀美的脸庞、飘逸似仙的身影,正是洛阳白马寺的贞静法师。
贞静也是惊讶不已,双手合什便要施礼。
海棠赶紧摆手,又作求饶状,请他装作没有望见自己。
前头的太监走了一段,却发现贞静法师没有跟上来,在前头好心地提醒:“大师……大师……怎么了?”说着,便转身走过来。
碧云已是差点急到晕过去,就差跪下来磕头。海棠拼拼摇头。
贞静领会,转身而去,截住前来的太监,语气极为平静淡然地道:“以为有物事落在殿下书房,却是贫僧搞错了。”
一边说,一边悄悄伸手指了指天空,又比划了一个“二”的手势,翩然而去。
大正殿外又恢复了平静。海棠知道守值的禁军就在自己头顶,半点也不敢放肆,守着台阶等了很久,都没有等到秦琰出来,不禁开始有些嘀咕。
这么守着是不是太笨了呢?
秦琰一定会回东宫吗?
刚刚贞静的手势又是什么意思?
第186章 双月池
天空。
入夜的天空是深蓝色的。很深很深的蓝,好像隐藏了很多秘密,深沉而又浪漫的秘密。
一轮月亮挂在天幕上,润如水,弯如勾,洒下片片清辉,照得大良朝安宁静谧。
月亮!
海棠突然想起了什么。
贞静那个手势,“二”,二岂不是双,这不是双月池,又是什么!
双月池离大正殿有些路程,是皇苑内寺旁的一处幽静之所,每每月色明朗,天空一轮明月,水中一轮明月,相映成辉,故名“双月池”。
这是贞静约自己双月池一见?
海棠心跳起来。贞静是从大正殿出来的,大正殿里,除了不能言语的正衡帝,只有日理万机的秦琰。
贞静知道自己与秦琰的关系,如此约见,定是另有玄机。
思定,朝碧云暗暗做了个手势,二人沿着台基的掩护,悄悄离开了大正殿。
月下,一池春水,静水深流。
贞静果然站在双月池畔,一身僧袍配上过分秀气的五官,在这样的月色下,竟然可以美成一幅画。
总算脱离了大正殿四处都是禁军侍卫的紧张氛围,碧云也被眼前这一幕给震动,又目睹了之前海棠与贞静的无声交流,猜到二人认识,轻声问道:“这位师傅是在等主子么?”
果然经歷了几次事件,碧云也由以前的耿直变得更会察言观色了。
“你去入口处守着,万一有动静,赶紧通知我,我与这位师傅有话要说。”
碧云乖乖地走开,将这一院落如画景致,留给了海棠与那位僧人。
贞静已等待许久,生怕海棠不能领会自己的暗示,心中忐忑不安。见海棠终于出现在双月池边,贞静长舒一口气,对海棠施了一礼。
海棠本想问他为何要约自己前来,可话一出口,却是问候,仿佛追问来意会亵渎了眼前这个纯净的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