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乐园(22)

作者: 今宵别梦寒 阅读记录

坐在街边的台阶上,孟惟就着保温杯里的水吃面包,

这算是一顿午饭,中午太忙了,没有来得及吃东西。

英国人不太注重午饭,在外面经常能够看到,一到中午,上班族跟学生,

就在室外找一块草坪,长椅,任何能坐下的地方,

吃超市买的三明治,或者从家带的食物。

基本都是冷的,午餐够填饱肚子就好,人们准备晚餐会用心一点。

所以孟惟也不觉得自己坐在小巷子的台阶上吃面包有什么不对。

她常在在剧院附近的一家便利店,买一种小圆面包,

要自己从货架竹篮里夹出来,放进油纸袋子里带走。

芯子是软的,外皮有点硬,表面裹了一层碎坚果,

吃起来没有任何味道,不甜也不咸。

确实有点干巴,所以要配水吃,她习惯每天早上灌一保温杯热水出门。

这样白天出来,渴的话就不用买矿泉水了,

绝对不可能买咖啡,一杯咖啡的价格抵得上一顿午餐。

小圆面包就很便宜,只要七十便士,吃下去还很填肚子,

饱腹感特别强,一个就够她吃了。

如果在超市买现成的三明治,

最便宜的鸡蛋苜蓿美乃滋口味,要两镑五十便士。

好吃一点的三层烟熏牛肉三明治,要三镑五十便士。

遇到临期食物的话,会便宜很多,

但是都不如小圆面包便宜,只要七十便士,总是如此,从不涨价。

市中心的奢侈品店跟大商场很多,常有年轻的亚洲男女来购物,

孟惟坐在台阶上吃面包,街边躺着不少流浪人,她不害怕,也不挪位置。

时不时有路过的年轻中国情侣盯着她看,大概有点惊奇。

她垂着眼皮,撕下一片面包,自己吃一点,分给路边的胖鸽子一点,

英国到处都是这种爱走路的鸽子,很少见它们起飞,永远气定神闲,

胖得像小狗,走路要小心不要误踩它们。

这时,一个流浪/女人跳了起来,对着路过的情侣唱起“我的爱是一朵红红的玫瑰”,

向他们讨两个便士。

她是这条街上的流浪人之一,外号“唱歌的康妮”,

这举动吓得盯着孟惟看的情侣快步走开。

康妮对孟惟眨眨眼,淘气地笑了一下。

孟惟有时候买到临期三明治,会分给康妮一半。

她俩在路边一起吃,算是老熟人了。

眼前的光线忽然被盖了一半,有个人停在那里,也不走,

孟惟从下往上看,扬起脑袋。

“妹妹,你怎么就吃这个呀,还坐在地上?”淑珍阿婆很不赞同地摇头,“地上凉,面包没有营养。”

“我……”孟惟咽下微弱的解释,听话地把面包放进袋子,打算带回家吃,站起来拍拍裤子上的灰。

见孟惟不战就投降,阿婆没有鸣金收兵的意思,“你回家吃什么啊?”

吃面条拌罐头沙丁鱼,一开始觉得味美又便宜,连着吃了十几顿,有点受不了了。

这肯定也不能讲,孟惟轻声说:“做饭吃。”

“做什么菜?”

“做蔬菜沙拉,配肉酱通心粉。”听上去有荤有素,颇有营养。

阿婆摇头:“外国菜,都是冷的,不好吃。”

真是一个挑剔的老太太,孟惟挠头,想说通心粉是热的。

“上我家去,我给你做吃的。”淑珍阿婆理所当然地要孟惟跟她走。

孟惟连连摇头:“不必麻烦啦,真的不必。”

“不麻烦!我是开茶餐厅的,开在中国城,吃的有的是,你跟我走。”

见孟惟还是退让,阿婆眼睛一转,一手扶着头:“哎哟,我觉得有点头晕呐,上了那么久的课,好累哦,我一个人走不了那么远啊。”话一说,孟惟就不退了。

阿婆见缝插针拉住她的胳膊,要孟惟把自己送回家。

中国城距离市中心不远,几步路就到了。

一路上阿婆都在打听,孟惟平时吃什么,会做什么菜,

她谨慎地说可乐鸡翅,番茄炒蛋,蛋炒饭,下面条,通心粉,都是一些容易上手的菜。

阿婆追问:“就这些?”

孟惟眼神游移了一下,又补充:“还会红烧肉,红酒炖牛肉,炖羊排,狮子头。”

她当然不会做。

不知怎么,阿婆突然考起孟惟的厨艺了:“那你说,红烧肉第一步是什么?”

“嗯……放入佐料,肉,加水,开始烧。”

阿婆哑然失笑,笑着摇头:“妹妹,你根本不会做,对不对?”

后来孟惟才知道,红烧肉第一步,要先把血水烧出来。

阿婆带着孟惟,走到一间粤菜大酒楼兼赌场前,停下脚步:“喏,到啦,以后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肚子饿了,就到我的店里来。阿婆给你做饭吃。”

牌匾上,“泰丰行”三个大字,威风凛凛。

第11章 小虎

泰丰行,经常有路过的外国人一见之下,即为之心倾,

立刻喜滋滋地跟这座酒楼合影一张,发上社交网络,

证明自己亲眼见到了传统的中华遗迹。

雕梁画栋,琼楼玉宇,牌匾是红色的,木质建筑点缀绿漆,好生气派。

实际上,从第一批中国人漂洋过海,来海外谋生,这段历史最多也就两百年,真正建立起商业聚集区的历史,大约只有一百年,

所以这栋看起来颇似古代建筑的酒楼,大抵出自华人老板传统的中式审美,

孟惟做好了心理准备,进门后会瞧见危险的华人赌场,

兴许还有满胳膊青龙白虎纹身的帮派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