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玉怀姝(191)
幸好, 她出府前因为忘记换宫装,磨蹭了好一会儿, 如今刚坐下,首领太监便扯着尖细的嗓子开了口:“陛下近日得一福寿仙丹,进丹后不宜饮酒,不宜情致起伏过强,诸位贵人可自行饮乐。”
崇德帝随即沉声道:“众卿不必拘束。”
含凉殿的高台挂着轻薄的暗金纱帐,在微风的吹拂下掀起一角,又极快的匍匐回地上。
撄宁算隔着近的,却也只能隐约看清崇德帝的身影,一袭赭黄龙袍,人靠坐在金椅上,瞧上去有气无力的。
不会是吃丹药吃出毛病了吧?
撄宁暗暗腹诽,没注意到身边人都站了起来,多亏明笙拉了她一把,她忙不迭的跟着众人一道起身。
“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万岁。”
可惜话没跟上,撄宁只能干巴巴的张了张嘴,然后尴尬的坐回原位。
她现在最后悔的,就是没听宋谏之的话。
能在府中躺着躲懒,为什么要给自己找罪受呀!
撄宁心中叫苦不迭,不过这份尴尬只维持了半炷香,等第一道开胃的蜜笋花儿呈到面前,真正动起筷子,她的心思便自然而然的转移到了吃上。
宫中御厨做菜还是不错的。
不论是真是假,至少打眼瞧上去,宴会上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好一副融洽和谐的场面。
撄宁预想中的刁难并未来临,太子的心思并未放在她身上,反而不知在想什么,就连敬酒时神色都有些严肃。撄宁余光瞥见,他的手指反复摩挲着手中的酒杯。
坐在他身旁的太子妃,定力更差,脸上挂着明晃晃的假笑,只差把“我有心事”几个大字写到脸上了。
无人刁难自己,本该松一口气的,可撄宁心中却愈发不安。
她偏头看了眼席末的臣子,其中未见姜家人的身影,想也知道,太傅府大约也收到了宋谏之的口信。
皇帝身亏体虚,不是长寿之相,最难啃的骨头现在狱中,若她是太子,也会在今日动手,时不待人,没有比现在更好的逼宫起事的机会了。
撄宁心中刚闪过这个念头,就听到了身后传来的脚步声。
她第一反应是抬头看向对面,就见一队御林军打扮的人,现身在宫殿的长柱后。众人初时沉溺在推杯换盏的客套词里,待反应过来,御林军已逼到了面前,
席上人皆面色大变,宫妃尚未寻思明白为何御林军能带刀上殿,席末的臣子便拔腿往外跑了。
毕竟身处朝堂,知晓朝中的暗流涌动,一见这场面,便知是要逼宫了。
虽然他们动作够快,但殿外也围着密密麻麻的御林军,将意图逃窜的几人逼回殿中,长枪寒光凛然,抵在人颈上,一时间惊慌求饶声四起。
撄宁火速拽了把明笙的袖子,示意她莫慌张乱动,然后只身闪到大殿中央,不等御林军上前阻拦,便蹭蹭蹭的跑到高台上。
行云流水的迥异反应,看得邹莹傻了眼。
她有些焦急地攥住贤王的手,却见贤王摇头轻声道:“放心,她没有出含凉殿,还在太子掌控内,太子暂时不会动她性命。”
邹莹闻言,这才松了口气。
贤王顺势捏住了她的手,眉心微拧,面色警惕的看向太子。
另一厢,太监们吓得两股战战委顿在地,眼见撄宁愣头愣脑的跑到了纱帐后也无人阻拦。
她没有抬头看,而是反身面朝大殿,从袖中抽出一柄短刃,声音发颤但强装镇定:“父皇放心,我护着你。”
心乱了,称呼也变得乱七八糟。
话音刚落,撄宁就在心中‘呸’了自己一口,说得好像她有什么本事似的。
但无论如何,在这个关头,皇帝不能出事儿。
他前脚驾崩,太子后脚就得登基,宋谏之呢?运气好点被流放,运气差恐怕就得身首异处了。
撄宁虽然认定宋谏之有后手,但真面临这千钧一发的场面,也不由得心中发慌。
今日特意赶来赴宴,也是猜到了太子会在今日动手,她不来反而惹人疑心。至于自己的安危……她父亲毕竟是姜太傅,文官之首,太子轻易不会对她下手。
撄宁紧张的握紧了手中的短刃,在心中默默扎起了宋谏之的小人儿。
还不来,非要等到架到脖子上吗?
她心中念头千回百转,甚至想到了宋谏之是不是故意晚出现,好等崇德帝出事,再将太子党一举拿下,一箭双雕。
殿中呼叫‘陛下’的动静彼起彼伏,直直灌进撄宁耳朵中,令她一时没注意到身后传来的旈冠玉珠碰撞之声。
一条有力的臂膀忽然横过她腰间,骤然发力,将她拖到了金椅上。
撄宁越紧张,套的壳子便越冷,越瞧不出什么。
只见她一屁股坐到了皇帝的腿上,掌中的匕首握得死紧,镇定的回过头,镇定的看清身后人的脸,然后镇定的……险些原地蹦起来。
身后人刻意压低了声音,贴在她耳边道:“嘘,好好看戏。”
第106章 一百零六
细细算起来, 俩人有七八日未见了。
撄宁这下真的傻眼了,顾不得台下此起彼伏直呼“陛下”的求助声,她先是扫两眼宋谏之身上的赭黄龙袍, 再定睛看向他的脸。
反应过来后, 撄宁鼓圆了眼睛, 伸手在他胸口狠狠推了一把:“你…你脑子坏掉啦?这可是, 这可是……”
她顺手扯过龙袍一角, 递到宋谏之眼皮子底下, 短短两句话说的结结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