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婢女藏起孕肚后,清冷世子千里追妻(87)+番外

作者: 白苏苏 阅读记录

他的热气喷薄在她的后颈上,呼吸也渐渐浑浊沉重。

她能听到他喉头滚动的声音,感觉到他身下那物什蠢蠢欲动,快要隆起成一个小山包形状,内心怦怦直跳,面若晚霞,颤着唇道:“奴家……奴家这就吃。”

为了让她吃上一口饭,还真不容易。

只不过面前的菜有几道过于油腻,谢如晦看着皱着眉道:“那道红烧猪蹄子就不要吃了,吃别的看看。”

主子发话,她哪敢不从。

只不过她又想起两人这副模样,脑子里忽而联想到话本儿描绘的旖旎画面。

一个清隽贵公子,一个小小少年……

多少有点断背之感。

她一边吃一边想,不由得“扑哧”一声笑。

谢如晦不由侧目,只见她忍着笑意,继续吃碗里的菜,似笑非笑道:“定是又在想些让人羞赧的事儿。”

云喜听了这话吓一跳,这个恶霸一样的男人,怎么一眼便能瞧出她在想什么?!

怪可怕的勒!

“十七爷,吃你的饭吧!都这个时候了,难道你想做见不得人的勾当!”

谢如晦冷下脸,带着怒色,在她腰上狠狠捏了一下痒痒肉,“食不言,寝不语。”

好在此刻的云喜看不清他那张乌云密布的脸,若不然连碗中的饭菜都吃不下了。

这会子,香醉阁的中庭开始热闹了起来。

云喜吃的不多,吃到半饱便从谢如晦的怀中起来,走到栏杆前,倚栏凭看。

谢如晦只觉怀里一空,冷冷的,就着拿起她的碗筷,夹了几块肉和着米饭扒拉了几口,又用给自己倒了茶水,漱口除味,恨不得马上又一亲芳泽。

他起身走到云喜身后,云喜一早就听到后头的动静,她望着外面,目光忽然有些落寞,“十七爷,你房里没有姬妾奴家是信的,可外头就没一个看对眼的相好?”

他不但长得丰神俊朗,军功显赫,前途无量,还英名远播,t多少权贵、勋爵、簪缨世家都想破法子往他房里送人。就算不说上九流的人了,外面的勾栏乐坊哪个清倌儿不是姿色艳丽,又懂琴棋书画,还有一把好嗓子,唱那靡靡之音,能迷倒一大片人,他就没有一个看上的?

她就不信他的鬼话,不好女色!

谢如晦微微震惊,上前扶着她的肩膀,将她拧过来对着自己,“我方才说的肺腑之言,你还是听不懂吗?”

他心底琢磨着,是不是要说得更加直白一些,可他怕吓到云喜。

云喜看见这个场面,只是随口问问,没想到他反应这么大。

她的眼神左躲右闪,用手掩着唇,打了个小小的哈欠,“奴家听懂了……”

谢如晦坐在她的旁边,特意凑近一点,哑声在她耳边道:“……我可以再直白一些,你莫要再问这些让人生气的话,我没有去过青楼,跟你还是第一次。”

什么第一次?!

云喜不禁脸一红,拿眼睇他,“什么……什么呀,什么第一次,你在说什么……况且,咱们进来是有要紧的事要做,若奴家今早没说那番话,你还是要进来不是,可别拿奴家当挡箭牌。”

谢如晦容色淡然,低着头,嘴唇含笑道:“云儿,就算我进来了我也不看她们一眼,那些勾栏做派的风尘女子,我不喜欢。”

云喜倒也不像生气的模样,只不过她不信只会用下半身思考的男人会抵挡住美色。

除非他眼瞎。

两人对话间,中庭那地儿开始载歌载舞,歌舞升平。

一个身着湘妃色衣衫,蒙着面纱的女子坐在最中间,手上拿着琵琶,开始说唱起一段评弹来,这板腔体的说书,吸引了云喜注目,唱的是《白蛇传》中的最后一段词,说那恩爱的夫妻二人,就算遭遇迫害,宁愿一死也不愿生离。天公怜悯,江海翻滚,冲破风浪,倒塔搭救白娘子……

人一唱完,风姿卓越的鸨母上了台来,开始今晚的挂牌叫价。

云喜方才还沉浸在那段唱词中,只见台下那蒙着轻薄面纱的小娘子与多年前记忆中的林霜记忆重叠时,她心里一窒,双手抓着栏杆,凝神屏气。

林霜未摘下面纱,站起身时,能看清她那身段如杨柳纤细、长着一双汪汪的杏子眼、弯弯如月牙的黛眉;当她把面纱摘下来时,一副容貌艳丽,面若白玉的脸孔映入眼前,心头瞬间激起千层波澜。

谢如晦见她这般反应,嗅出一点点秘密,一派认真地道:“确实是个可人儿,色色具备,评唱出挑,不比乐坊的差。”

云喜轻哼一声,说话时听不出喜怒,“十七爷喜欢吗?若是喜欢,便摘她头牌,抬她为姨娘,也算是救了那女子一把。英雄救美,何不美哉?”

男人仿佛一眼看穿她的小九九,语气浸满了冰霜,“你怎知她是不乐意的?”

云喜不免心虚地看他一眼,飞快地转移视线,眼梢竟有一丝丝微红,“十七爷不救,那便让奴家来救,这么娇美的女子,断不能落入那些色中饿鬼的手中,被他们辣手摧花!”

谢如晦语气微冷,道:“你有没有想过,她在这里长大,离开这里要靠什么过活,你要救她,怎么救,如何救,学着他们那群人价高者得?”

云喜杏眼微动,朝他笑了笑,唇角的两侧显出谢如晦所爱的小梨涡。

她歪了歪头,嫣红丰润的嘴唇动了动,“不是还有十七爷你吗,你会在金钱上帮助奴家的不是吗?”

“更何况,我们救下了她,她一时感动,我们问什么她答什么,说不定有更大的发现!那妇人不也在谈话中,提到了香醉阁……十七爷,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的大恩大德,那小女子只会没齿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