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翊礼那么好看,也什么都纵着她,她很是有些舍不得,可这一刻,季瑾悠还是萌生了退意。
犹豫片刻,季瑾悠还是开了口:“阿礼哥哥,我们这离得也太远了,要不,还是算了吧?”
趁着现在大家感情不深,断了吧。
这句话一出口,她就忍不住鼻头发酸,眼眶瞬间红了。
薛翊礼将小姑娘的神情变化都看在眼里,知道她心中所想,看着小姑娘眼泪泪汪汪的模样,心中泛疼。
他伸手牵住她的手,将人从对面座椅拉到自己身边坐了,伸手圈住她的肩头将人抱在怀里,下巴抵在她头顶蹭了蹭,低声说:“对不住,让你难过了。不过你放心,我会想办法。”
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最后一次亲近,季瑾悠伸手抱住薛翊礼的腰,脸在他胸口蹭了蹭,声音闷闷的:“大耀都城和大盛京城那么远,能有什么办法。”
薛翊礼大手兜在她的后脑勺上,将人往怀里按了按,语气郑重:“等着我。”
季瑾悠没有说话,也没有点头,只静静窝在他怀里,默默伤感。
---
几人一路日夜兼程回到大盛皇宫,连衣服都来不及换,直接去见了文昭帝。
一进门,行礼过后,季瑾悠直接问:“父皇,皇祖母如何?”
看着风尘仆仆,满脸倦容的小姑娘,文昭帝心疼不已,立马赐座:“太医今早才去诊过脉,说是眼下无碍,只是你皇祖母如今已经认不得人了。”
季瑾悠吃惊:“认不得人?”
文昭帝叹气:“自打前阵子晕过一次,这阵子就一阵一阵地不认人,哎,稍后你去见了就知道了。”
文昭帝满面愁容,不过短短数月不见,憔悴了许多不说,鬓间竟多了几缕白发,季瑾悠看得心中难受,安慰道:“父皇,只要皇祖母无事便好,不认人就不认人吧,您不要太难过。”
十七皇子几人也都你一言我一语地宽慰。
孩子们懂事,文昭帝欣慰地笑笑,让几人回去沐浴休整过后再去探望太后。
几人出门,先去凤仪宫给皇后请了安,小世子留在了皇后处,十五皇子去了秋华宫见敦妃,季瑾悠和十七则一同回了妙云轩。
一进门,季瑾悠就扑进如妃怀里,抱着她好一顿撒娇。
如妃知道十七他们去接悠悠了,并不知道这么快就会回来,她心中高兴,拉着一双儿女好一番打量,见宝贝女儿为了赶路都瘦了,十七也灰头土脸的,心疼得赶紧让人准备吃食。
等两人简单洗漱一番,又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饭食就准备好了,兄妹二人吃过,便出门,路过秋华宫时,喊上十五皇子一起去见了太后。
太后的记忆已然混乱,只当自己还是个未出阁的小姑娘,不认得几个孙辈,只当他们是哪家的小公子小娘子来找她玩,拉着季瑾悠稀里糊涂说了一阵话,便又乏了,几人便告退出来。
仔细问过太后身边服侍的嬷嬷,嬷嬷所说和文昭帝的说辞一样,短时间内无大碍,只是得哄着来,几人暂且放下心来。
季瑾悠和十七几人告别,一个人回了妙云轩,等她沐浴出来,天色已彻底黑了下来,她便拉着如妃歪到榻上,母女二人头靠着头说着悄悄话。
如妃摸着女儿的小脸,轻声问起那些画像的事来。
季瑾悠心虚,支支吾吾半天,才说:“母妃,那些我都不喜欢。”
如妃轻轻叹了口气:“那都是你父皇和母后在适龄的小郎君中精挑细选过的,若是你都瞧不上,怕是至少要再等上个一年半载的,可你都十七了,这要一时半会儿再没合适的,你该如何是好?”
季瑾悠不敢直说自己和薛翊礼的事,只试探着问:“母妃,要是我嫁得很远,你会答应吗?”
如妃打量小姑娘的神色,见她眉宇间含羞带怯,还有一丝扭捏,如妃好奇问:“你有喜欢的人了,他不是京城人士?”
季瑾悠不想瞒着如妃,红着脸点了点头。
小姑娘挑挑拣拣,终于有了合心意的人,如妃替她高兴:“是谁,快与母妃说说,不管他在何处,回头让你父皇将他调入京城便是,这样你也可以时常进宫来陪陪母妃。”
看着如妃开心的笑容,季瑾悠在心底叹了口气,没敢说实话:“我还没想好呢,等我想好要不要他,再和母妃说。”
如妃心急,可小姑娘眼下不愿说,她便也不勉强。
接下来的日子,季瑾悠就一直住在宫里,每日都要去太后宫里探望一番,陪着太后东拉西扯聊聊天,其余时间挨个宫里晃悠。
陪完宫里的长辈,又跑去宫外,哥哥姐姐们的府中挨家做客。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间就回来半月了,这其间,她没有收到薛翊礼的任何消息,想起在大耀那段时日两人的相处,她心中有些怅然,又觉得好像是场梦般不真实。
他不知道他想不想她,反正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总是会想起他。
只是,不知道最后两个人会走到哪一步。
被亲情围绕着,她越发舍不得离开大盛,放弃这段感情的念头又冒了出来,毕竟现在两个人才刚刚起个苗头,若要放弃,似乎并没有那么痛苦?
就在季瑾悠犹豫再三,难以下定决心,到底要不要给薛翊礼写封信的时候,薛翊礼竟然带着使团来了大盛,此行目的,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