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三婚辣媳妇(16)

韩积:“你跟踪我,你完了,这个星期的零食没有了。”

韩心欣笑着讨饶,“是妈不放心,叫我跟来的,她怕你被那乡下女人缠住嘛。”

“什么乡下女人,爸以前不是乡下的?”韩积说:“你吃的蛋糕就是她做的,她养四个儿子、一个儿媳妇,不容易的,自强自立,有什么可说的。”

“知道了。”韩心欣翻到了果酱的蛋糕,又好看又香,“出新款了呀,给我尝一块呗,回去我帮你跟妈解释。”

韩积给她一块果酱的,说:“成本就要七毛五一斤了,你想当饭吃,得拿钱来买。”

果酱蛋糕比上回的还好吃,切的薄,一块不够吃,韩心欣拿出一块钱,韩积掂量也知道大差不差的重量,给她装了一斤。

“哥,不该一斤半吗?”

“想什么呢,果酱的要卖一块二,已经给你算便宜了。”

“我可是你亲妹妹。”

“嗯,你买蛋糕的零花钱,好像还是我给的。”

韩心欣呵呵笑,赶紧跑了,家里正好吃早饭,她跟爸妈说:“我看了,姜美心一点没有纠缠我哥,交了蛋糕话都没有多说一句就走了,妈,我哥是个重情义的人,你可别瞎猜忌,来吃块蛋糕,果酱的,可好吃了。”

送了两趟蛋糕,面粉和白糖用得差不多了,姜美心又买了二十斤低筋面粉和白糖,秦墨生寄回家的那些票,也用光了。

下次再想买,就得找韩积买不要票的高价面粉和糖。

过了早饭点,国营饭店没什么人,姜美心点了碗素面,服务员照旧眼睛看天,杜全海亲自端着面条出来,上面扣了一大勺雪菜肉丝。

“姜大姐,又进城买粮食了?”

姜美心点点头,拿出留出来的两块果酱蛋糕,说:“昨天的布太感谢了,我自己琢磨的吃食,给你的谢礼。”

杜全海掰了半块尝了,夸赞,“姜大姐,你这手艺不来我们国营饭店上班可惜了。”

农转非在大集体几乎不可能,城里人还等着分配工作呢,姜没心想都不想。

她心里又在琢磨别的吃食。

“我家里孩子多,想买点猪头、猪脚回去给他们解解馋,你看能从肉联厂那边弄到一点吗?”

这些猪肉的下脚料多得是,杜全海在心里心疼起来,一个女人带四个孩子,确实太不容易了。

他和肉联厂刘厂长关系好着呢,说:“猪头猪脚收拾起来太麻烦,你确定要吗?”

“要的。”姜美心连忙说道。

杜全海叫了个小徒弟,让小徒弟带着姜美心去肉联厂,买了一个猪头,十个猪脚,姜美心特意和销售部的多聊了几句,混个脸熟。

猪脚一毛钱一个,便宜的不像话,不过卤熟卖的也便宜。猪头肉三毛钱一斤,一个猪头五块多,再买了些香料、酱油,今天卖蛋糕赚的,和那点私房钱花的只剩下几毛钱。

姜美心想了一下,如果卤味卖不掉就家里吃好了。

回到家,姜招娣又吓了一跳,“姑,你买这么多猪头猪脚,吃不掉的呀。”

姜美心烧了热水开始处理猪头猪脚,说道:“我想卤出来,送去给你舅舅,看能不能卖得掉。”

姑为了这个家,想着法挣钱,姜招娣也不怕猪头了,一起收拾起来。

姜美心以前钻研美食的手感都回来了,猪蹄和猪头肉用各种香料、调料,卤的麻辣咸香,没到中午就卤好了,色泽油亮,看着就诱人,吃起来更是解馋,猪头肉肥而不腻,越吃越香,猪蹄筋道,外弹里嫩。

姜招娣觉得现在好幸福,每一口姑都让她品尝。

吃到第二块她就不肯再吃了,“姑,这些还要留着卖钱呢。”

“也是,那就不给老屋那边送了,中午切一盘猪头肉,两个猪脚,再炒个青菜够了。”

从地里回来的邻居们,路过姜美心家门口,闻着香味儿走不动路。

“美心,你家又做什么好吃的呢?”

“猪头肉,便宜,买回来给孩子们解解馋。”

那也太香了,猪头肉怎么能烧的比猪肉还香呢?

她家儿子多,邻居们谁也不好意思去她家厨房蹭吃蹭喝,说几句就走了。

老大老二下地回来,老三老四摘了红果也回来了,红果的篮子上盖了野菜掩盖,给姜美心表功,眼睛却不由自主看向饭桌。

“娘,你看红果我们摘好了,中午做的什么这么香呢?”

“猪头肉。”

“能好吃吗?”

“你尝尝看呀。”

老大老二下地体力活,爱吃猪头肉,老三老四爱啃猪蹄子。

老三啃的满嘴都是油,“娘,你怎么什么都会做?”

“跟书上学的。”

“这么多猪头肉,不送一点给爷奶吗?”老四问道。

“今天不送了,剩下的拿去城里给你们舅舅。”

姜美心切了一斤猪头肉、一个猪耳朵,两个猪蹄,留着一会带去娘家。

她叫秦向东下午别下地了,“我去给你舅舅打电话,你和招娣进城去四板桥,把猪头肉、猪蹄给你舅舅,让他先卖,卖不掉就当请他吃了。”

秦向东怪为难的,那明明是娘上一任丈夫,现在成了舅舅,算下来比他大不了几岁,见面还怪不好意思的。

姜美心把装好的竹篮子给他,“路上要是碰到人,你就说带招娣去县医院复查,别愣着了,早去早回。”

秦向东只好提着十几斤重的篮子去村口等班车。

姜美心把给娘家留的肉装好,又量了七尺棉布,带上老三、老四,“走,我们去外婆家走亲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