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京往事(162)+番外

道路两旁的苍翠松树守护着斑驳的古老墙垣,神道边的石像静默而沧桑。朝代更迭,天下几番易主,时间的浪潮淘洗过去,似乎也留下一些不朽。

他们拾阶而上,参观神道望柱,穿过棂星门,依次进入碑殿、享殿,最后来到方城明楼。

紫金山其实不高,也不算陡峭,江柔和李明恺身体素质都好过常人,走上来也不见疲惫。

登上最高地,江柔和李明恺一起远眺南京城。

“那里是玄武湖。”李明恺指给她看,“冬天如果下了雪,从这里看过去,像洒满了糖霜的甜甜圈。”

江柔说:“这个比喻让人蛮有食欲。几点了李明恺,我饿了。”

她最近特别容易饿,食量也比以前大很多。

“休息一会。”

李明恺带着江柔去附近找了一块空地,从双肩包里面拿出野餐布铺在地上,还有水和面包、火腿。

两人盘腿坐下,李明恺说:“下回咱们晚上再过来一趟,山里面有很多萤火虫。”

“真的?!”江柔欣喜道,“好啊,下次傍晚再来!”

李明恺和江柔在下午一点到达山脚,在市区转了一圈后,李明恺开车带江柔去新街口吃晚餐。

2008年的新街口商圈,是规模超过上海徐家汇和北京王府井的“中华第一商圈”。即便是工作日,傍晚的新街口广场也人来人往。

霓虹灯璀璨耀眼,大小店铺星罗棋布。

“8月底,水游城开业以后,人|流量还会大大增加。”李明恺说,“等你今年放寒假回来过年,我带你去那里看焰火。”

李明恺朝上一指,江柔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那是一座商厦的顶楼。

“就那个天台。视野绝佳,能看见整座城市各个角落大大小小的烟花。”

江柔说:“能上的去吗?”

“别人不能,咱们能。”

“……”江柔迟疑道,“是托了关系?”

“不。”李明恺笑得狡黠,“咱们身手好,能翻得过去。”

……

江柔成功被李明恺撩拨起来,跃跃欲试:“好!”

一整天下来,李明恺已经给江柔安排了很多以后。

他希望她满怀憧憬,而不是得过且过。

他希望她相信,他们不只有现在,还有很长、很长的以后。

可他没有想到,江柔昨晚的话一语成谶。

那些他们心心念念期盼的以后,最后都变成了回忆里的刺,在年月的流逝中越嵌越深。

******

六月中旬,江柔接到了秦芩的电话。

距离她离开已经一月有余,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多,不是一通电话就能够讲得清楚的。

江柔得知,秦芩和陈风南这一路并不顺利,甚至刚到陕南,两人的行李就都被人偷了。

其中艰难秦芩三言两语带过了,江柔只知道,有陈风南一路保驾护航,他们最终得以平安到达。

村子震后几乎不复存在,两人几番打听才知道村长家和小墨早在几年前就搬出了小村去了邻镇。

抱着一丝希望,秦芩和陈风南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临镇。

镇上危房本来就多,一场地震之后,倾毁大半。加之地理位置又偏,救援队陆陆续续才赶来,两人在镇上一边帮着救人,一边寻找那孩子。

一直到六月初,两人阴错阳差,在帮忙转移死难者尸体的时候,在镇卫生所里发现了伤重不治、奄奄一息的大林。

几番盘问之下,秦芩他们这才顺藤摸瓜,找到了暂时被安置在当地志愿支援小组搭建的帐篷中的孩子。

“孩子没有受什么伤,是大林救了他。”秦芩在电话那头低声说,“等我们把手续办好以后,应该就能带他回去了。”

江柔问秦芩:“只看到大林吗,其他人呢?”

“村里其它人都没有消息。大林说他爸半年前就得病瘫在床上了,大林妈照顾他爸,地震的时候两个人都没能跑脱。”秦芩轻声道,“那个时候大林刚好把孩子送去幼儿园……碎石块掉下来的时候,是大林挡住的。”

江柔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秦芩的语气似有哽咽,喃喃道:“我本来是恨透了他们的,回去之前,我就在想,村长一家就算死在地震中也是他们罪有应得。可是江柔,现在我心里太乱了。”

江柔问:“你跟陈风南怎么样了?”

秦芩说:“自从找到孩子以后,他成天守着孩子,我们几乎没有说过话。我也不知道今后要怎么面对他。”

江柔叹了口气,还想说李墨的事,可话到了嘴边又被自己吞了回去。

现在秦芩的烦心事已经够多的了,就不要再给她徒增烦恼了吧。

最后江柔也只能安慰秦芩,让她放宽心,把孩子平安接回来最重要,有什么问题也等回来了以后再慢慢解决。

秦芩在电话那边欲言又止,最后只应了江柔的安慰,就挂断了电话。

她也有事情没有告诉江柔。

昨晚她无意中听见陈风南给李明恺打电话了,言语间好像在说拐卖案的事,她隐约听见什么路多少多少号之类的字眼,似乎是地址。

但她没有听明白,陈风南也是刻意避开自己打的电话,秦芩没有多余的心思去追问,也就没有在江柔跟前多这一句嘴。

******

6月25日,江柔高考成绩出来的那天,李明恺学校正值期末考试。

李明恺要提前一天回学校,江柔答应他等他考完试第一时间告诉他自己的成绩。

24号临走前,李明恺叮嘱她,让她不要自己单独去学校,有什么事先找陈探。又觉得不放心,于是提前给陈探打了个电话,让他第二天早上来接江柔。

上一篇: 门当户对 下一篇: 陆先生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