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师,宋校长的女儿,她凑的民乐团。”
“那就难怪了,不过宋校长也挺奇怪的,他一个交响乐指挥家,让女儿去学民乐了?”
“戏班子上音乐厅真的行吗,编制上人那么少,声音很小的,演什么啊,《春节序曲》吗?”
“哈哈春晚必备,乡土气息十足。”
宋曦冉推开门出去,洗手,擦手,然后在镜子里和几个目瞪口呆的女学生对上视线,她笑了笑:“好好准备。”
转身出了洗手间。
回到排练厅,主任瞥了瞥她,“小宋,今天有约会啊,加班不高兴啦?”
宋曦冉目光阴沉:“主任。”
“????”
“壮志未酬,谈何儿女情长!”
“.......小宋啊,终身问题还是要抓紧解决的。”
宋曦冉:“我们再来一遍,一个一个抓。”
她给凤白发微信,让她宣布演唱会的事。大小歌会办过多次了,其余的完全不担心。
九点,对面西乐的散了,民乐这边还在专心地一对一纠正,竟没有一个人提出要放。
“小宋啊,当初怎么学古筝,按刘教授的水平,你学小提琴的话,考个国外的音乐学院不成问题啊。”
宋曦冉在娘胎里就受帕格尼尼,维瓦尔弟的洗礼,三岁就接触小提琴,谈不上爱不爱,学就学了,没太多感受。
一天在琴房,看到漂亮阿姨弹古筝,姿态优美,她不自觉蹙足听了几曲,弹罢阿姨问宋曦冉什么感受,她没多想:“你们的音乐怎么听起来都差不多?”
那阿姨笑了笑说:“你们的?这才是我们的音乐啊。”
“我们”这个词给幼小的心灵带来了认同感,她开始接触古筝,琵琶,古琴,洋琴。它们没有西乐恢弘,发出的声音轻易就会被小提琴、钢琴盖掉,但总于细微之处勾人心魄,《广陵散》之一颤,天地为之震动。
最重要的——
宋曦冉转过头,对主任说:“这才是我们的音乐啊。”
晚上十点半排练结束,几个学生拉着她一起去涮火锅。她没长他们几岁,能聊到一块去,只要不在学校,都直呼她大名。
等上菜时宋曦冉开YY进入盛世之音频道,歌会正在进行时,她没开声音,看公屏和场控情况。离天正在唱歌,听众破万,公屏翻页很快,期待演唱会的弹幕是最多的。
有学生凑过来,“冉姐,你也喜欢盛世之音!”
宋曦冉:“你也喜欢?”
“我们都喜欢啊,你知道他们掌柜西沉吗?一个不作曲不作词不唱歌的女生居然可以招揽这么多人才在麾下诶,羡慕她。”
“等忙完汇演我准备去盛世之音参加考核!”
“如果盛世之音组民乐团,肯定很多人想去。”
宋曦冉眼前一亮:“真的?”
“当然啊,我还挺关注古风圈的,现在圈里半吊子太多了,乌七八糟的,要是可以有更多民乐人参与进去会更好吧?”
宋曦冉:“你觉得盛世之音可以主导这件事?”
“至少他们做的歌,都不错。”
宋曦冉:“那就做!”
“......冉姐,你说做就做啊?”
宋曦冉:“不行?”
“行行行,你请客,什么都行嘻嘻嘻。”
回到家又是将近午夜,街区还热闹,连小区门口都摆着圣诞树。
她手里提着几盒学生送的苹果,到楼层时看了看对门,应该睡了吧?算了,有大把人排着队给他送平安果。
回到家她进频道等零点新歌,凤白见她来了,私她询问上麦,她表示当一回听众。
新歌由参加演唱会的18位歌手合唱,麦序一列排开,蔚为壮观,过年般的阵容,公屏直呼过瘾!
一曲结束,麦上只剩浮屠客,然后主持人上麦。
主持人:“在盛世做主持三年了,我头一次见这样的阵容,这都是咱们五周年演唱会的歌手噢,小可爱们会不会去现场支持呢?”
公屏上刷着支持各家本命,眼花缭乱。
此时直播间人数突破四万。
主持人:“人好多,不想结束了让我再蹭蹭热度,哈哈开玩笑,那我们今晚呢.......诶,浮屠还没下,是有话要说吗?”
浮屠客:“你先说完吧。”
主持人:“你让我很紧张啊。”
浮屠客:“很抱歉,这是我在盛世的最后一场歌会,个人原因退社,与社团无关。最后,身做浮屠客,幸为盛世人,谢谢大家,江湖再会。”
...........
浮屠客在麦序上消失,频道陷入死寂,就连一直刷得模糊的公屏都稀疏下来,大多数人似乎都还在震惊之中,不知所措。
包括宋曦冉。
退社?
公屏短暂的沉寂之后,重新活络起来,刷得密密麻麻:不可置信的,哭泣的,求解的,挽留的.........
这时微信弹出消息。
张葭葭:“我和浮屠分手了。”
...........
宋曦冉脑袋一片空白,她啃了一口苹果,在打电话和发微信之间犹豫,最后选择后者。
宋曦冉:“还好么?”
张葭葭:“我静静,没事。”
张葭葭:“冉冉,对不起,演唱会的紧要关头,浮屠的退出也许会让事情变得复杂,真的对不起。”
宋曦冉:“不多说,我说没关系,就确实没关系,你需要多久?”
张葭葭:“明天联系。”
宋曦冉:“好好的。”
张葭葭:“嗯。”
浮屠客是元老歌手之一,当初张葭葭在全民歌手上发现他,每首歌都给他狂刷礼物表白,他都不为所动,直到有一次他发了一首合唱,张葭葭在众多合唱中拔得头筹,赢得他一句评论: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