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死了后,骆意给它立了个坟茔,拒绝了骆乔说再给他抓头。
“现在也没人能近我的身。”骆意说。
骆乔就看他,意思是“刚刚那个怎么说”。
“我知道,我还知道是苍梧王派来的,特意留着的。”骆意说:“不过被姐姐打出来也行,苍梧王短时间内不敢再伸手了。”
骆乔轻嗤一声:“与南康王倒是亲兄弟。”
骆意微讶:“南康王往姐姐身边安插人?”这么想不开的?
“是你姐夫身边。”骆乔说。
骆意表示:那是更想不开了。
骆乔说:“人被我关起来了,将来时机合适,送南康王一份大礼。”
骆意道:“既然是亲兄弟,那苍梧王也不能落下。”
朝中诸人说起皇子王爷,从来不会带上东海王,东海王早就因为自己的愚蠢把自己弄出局了。
对于不太聪明的闻旭来说,安安稳稳在封邑里过一辈子,或许是最好的结果。
他的王府里也不养门客幕僚这些,有问题了,不懂了,闻旭就去找自家王妃问。
“我家王妃这么聪明,天文地理,大象蚂蚁,无所不知,我费那钱养门客作甚。”闻旭谄媚地说:“王妃,你看,父皇让二哥领了丹阳令,对咱们家没什么影响吧?”
“也不能说完全没影响。”东海王妃说:“如果南康王是下一任皇帝,他的态度多少会对咱们家有影响。不过,南康王继位比苍梧王要好,我听说你小时候没少欺负苍梧王,他要是个记仇的,咱们俩就完了。”
“那咱们完了,他就是个记仇的。”闻旭垮了个脸。
在妻子无奈的眼神中又补了一句:“我小时候还经常骂二哥瘸子,二哥要是记仇的话,我们也不好过。”
东海王妃:“……”那你可真能耐。
嫁了这么个人她能怎么办,只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好在闻旭是个敬重她会听她话的,王府里也不像别的仕宦之家姬妾成群,就他们夫妻俩并一双儿女,府里干干净净,日子简简单单。
“那咱们就只能祈祷,南康王和苍梧王都不能继位。”
闻旭一脸惊喜:“那不就只有我了。”
东海王妃就静静的看着闻旭,把他一点一点看蔫。
“好吧,我异想天开。”闻旭垂头丧气,脑子里闪过一道念头,就更异想天开地说:“那我们就祈祷三哥的儿子继位,三哥的儿子我可没得罪。。”
东海王妃心说:你拖了人家父亲去挡刀,也算是人家的杀父仇人,还不算没得罪?
她沉吟半晌:“也不是不可能。”
闻旭:?!!
我乱说的!
第295章
广信城离建康很远, 南康王领丹阳令的邸报送到闻敬手里时,闻震都已经在回建康的半路上了。
幕僚以为苍梧王看到这份邸报会大发雷霆,然而并没有。
闻敬甚至极度冷静, 用平淡的语气说:“咱们那位皇帝实在是没有儿子可用了, 只剩一个瘸子。”
幕僚们不敢出声,怕一个说不好被王爷迁怒。
闻敬看着幕僚们一个个跟鹌鹑似的缩着, 轻笑了一下:“别紧张, 待时机成熟, 咱们给皇帝送一份大礼。”
幕僚们偷偷交换眼神,不知道王爷口中的“大礼”究竟是什么。
闻敬用人从不倚重某一个人,他将一件事拆成几个部分, 每个人负责自己手里的那摊子事, 整合起来能达到什么目的只有闻敬一人知道。
他手底下的幕僚们分成几个阵营,互相监视、制衡。
闻敬, 他不信任任何人,包括他的属官、幕僚, 乃至妻妾和姻亲。
他极善制衡之术,很懂得如何挑起别人的争斗之心,也很懂得适时给争赢的人以奖赏。
就是如此, 他才能在五年时间里将百姓官话雅言都说不好的广州整顿得如臂指使。
“矩州有消息过来没有?”闻敬把邸报随手扔在一旁, 问起其他事来。
一名幕僚忙答:“矩州军攻打江阳郡失败了, 两万多将士阵亡。”
“废物。”闻敬淡淡道:“早就跟周祈说过,她手底下那些将军连本兵法都读得磕磕巴巴,不堪大用。她倒是念旧情。”
幕僚小心翼翼地说:“江阳郡一战, 女皇手下的三名将军阵亡了, 其中还有全为全将军。”
“全为都阵亡了?!”这倒叫闻敬意外,“那周祈手里可用之人就没几个了。”
一位幕僚说:“王爷, 咱们何不趁此机会收了女皇的地盘和军队。”
闻敬摇摇头:“不着急。”
他动手,是趁人之危,若周祈求援,那便叫顺理成章。
周祈据矩州,北边是益州,东边是早被大宋收复的黔中,东南是大宋的广州。
不知周祈有没有发现,她这些年与闻敬联手对齐国宁州鲸吞蚕食,从西平郡到兴古郡再到梁水郡都被闻敬所占,将她包围了起来。
周祈早就发现了,她不是傻子,舆图还是看得懂的。
“是我小瞧闻敬了。”周祈苦道:“被宋国皇帝厌恶到恨不得没有这个儿子,他都能活下来,从重重深宫里杀出一条血路,岂是善茬。”
周祈一开始找闻敬合作,是两个在建康无依无靠的人抱团取暖,后面回到矩州,她就不应该再与他有过多牵扯才是,包括骆乔。
他们都是宋国的,而她是齐国的。
分属不同国家就注定他们是敌人,合作也该只是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