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聿昭成婚后,都察院那边一直告假,这些时日在忙碌联络在京的地方官员。因为叔祖父那里不好见外放的官员,大部分人都是他在招待。
今日也是要去见湖广的在京官员。
傅容见了周聿昭,既不热络也不冷淡,只是和气打招呼:“见过侯爷。”
傅嘉宜在后面的马车上听到后,猛的撩起帘子探头看去。只见周聿昭仿佛瘦了很多,面色看着有些严肃,并不像在延嘉殿时的闲情雅致。
一时间恨他活该,一时又心疼他。心里十分痛苦煎熬。
在她眼里,毕竟是那女子不要脸皮勾引他,而他错就错在经不住诱惑。
她认知里无外乎就是这样,男女之情,毕竟是精挑细选才能成,若是非常之人,只能用非常手段。
至于忠贞不渝,生死不弃那等传奇,只能在画本中才有。不过是糊弄小孩子的。
她以为自己早已经见识了权势,见识了万人之上的尊荣。早已经明白了这里面的道理。
周聿昭对傅容并不敢小觑,傅容读书刻苦,才情是出名的,为人谦逊,他为人低调。他和江南的才子声名远播不同,国子监对他赞誉很高。而他更是在其兼讲义。
“原来是表哥,大考结束表哥这是?”
傅容和周聿昭交情并不深,即便去年在宫中遇见,周聿昭态度颇为热络,但他始终都淡淡的。
两人不是一路人,傅容并不愿意和他有过多纠缠。
“今日得空,去看朋友。”
周聿昭看了眼后面的马车,一眼就看到了傅嘉宜。
他笑盈盈的望着马车,傅嘉宜一探头就和他撞的正着,她脸色一红,缩回来。
傅容脸色一暗,立刻说:“那就不打搅侯爷了。”
周聿昭坦坦荡荡:“改日再请表哥府上一聚。”
傅容笑笑并不当真。
傅嘉宜心中如小鹿乱撞,还没等她回神,马车就出发了。
她眼睁睁看着自己和周聿昭擦肩而过,脑子里想的不是避嫌,而是遗憾。
她给自己编织了一出属于自己的戏,她和周聿昭在这里遗憾而别,而所有阻止他们在一起的人,好似都是她的敌人。包括哥哥,
宋宝珍的才学很好,赵幼澄不用哄安成一样哄她,把她带到书房,她忙自己的,宋宝珍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就可以静静看很久。
章嬷嬷进来说:“表少爷和表小姐一起来了。”
赵幼澄一时间还没想到是谁。
接着就听到傅嘉宜说:“表姐平日里不喜欢热闹……”
宋宝珍惊讶看着她,大概是没想到傅嘉宜到京中后,还是如此性格。
听到傅容教训她:“嘉宜,你若是还是这样事事较真的性格,还是回姑苏的好。”
章嬷嬷也不好跟在他们跟前,远远将人迎进前厅,赵幼澄这才带着宋宝珍从游廊穿过来。
“五哥大考结束,正是春日好时光,应该约同窗们出城游玩几日,或者去参加诗会。”
傅容失笑:“我并不喜这些。前几日姑苏来的老仆带来一些吃食,我给你送来一些。”
傅嘉宜听的十分刺耳,不过是一点吃食,值得哥哥巴巴的来送东西,赵幼澄缺那点东西吗?不过是装模作样的样子罢了。
她心里笃定赵幼澄喜欢哥哥,这样费尽心思引哥哥上门,而自己的傻哥哥甘之如饴。
赵幼澄笑说:“巧了,宝珍也给我送了一些。宝珍北上京中没有相熟的伙伴,来这里和我作伴。”
傅嘉宜对宋宝珍不再像姑苏那时候那么亲密,变得淡淡的,说:“我一直在宫中,没能等到你。这几日我住在家中。你只管来找我。”
宋宝珍觉得她和姑苏的时候不太一样了。
殿下还是那样,但傅嘉宜犹如镀了层富贵的行头,整个人有些配不上这身行头,显得有些拿腔拿调。
傅嘉宜起先有些冷淡,但一盏茶后却开始对宋宝珍格外热情,一会儿说起在姑苏的时候的趣事,又说起其他小娘子,赵幼澄都觉得她失心疯了。
傅嘉宜心里保不齐怎么恨她,毕竟周聿昭那样的郎君,她错过了。
傅容只以为她听进去了道理,看了眼妹妹,脸色有些欣慰。上京快一年了,妹妹的性情丝毫没有收敛,母亲总说她已经懂事了。可见母亲还是太纵容她。
他心里失望,但依旧每每遇见好声好气教导她。
他和赵幼澄说:“宋师兄学问也好,昨日遇见好像是在整理书册,最晚明日就会来看你。”
这次几个人赶考用的东西一应俱全,都是赵幼澄给准备好送去的。
赵幼澄也不在意这些,只说:“只要能高中就好。师兄们刻苦,虽然先生并不严苛,但还是希望他们能高中。”
“听说你大师伯也回京了?”
“是。”
傅嘉宜听着他们聊天,又心里气闷,赵幼澄自小拜在明松先生门下,师门中她最小,全都是长辈。
她在京中又是长公主,走到哪里都是最瞩目的,都有人关心着,惦记着。
可见老天并不公平,便宜都让她占尽了。
她扭头就说:“哥哥,明日我和宝珍去城外,你陪我们去吧。”
傅容深深看她一眼:“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母亲不在身边,你该沉下心思来。不要整日只知道玩乐。”
傅嘉宜被哥哥当着好友的面数落,有些下不来台。
“哥哥总是这样,仿佛我不是你亲妹妹。”
傅容上次和赵幼澄的两位师兄来的时候,见赵幼澄编撰的东西,他原本以为是寻常游记,等细细看过后就知道这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