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歌(144)+番外

所以庆王也知道他不关心这件事,主要和赵善易发牢骚。

“内阁几位老臣,日渐权柄在握,陛下如今说什么都要听从他们意见了。”

赵善易提醒他:“殿下慎言。”

赵善易向来不沾这些是非,他和裴岘相交这么多年,裴岘从不利用他,更不会摆这种鸿门宴。裴岘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牵扯他,若有事只会直接问,直接说。

他对裴岘也是。

可惜庆王夫妇这桌酒菜了,辱没了他和裴岘。

年少的情谊啊,庆王怎么能用施恩这一套。

他这人虽然滑不溜手,但是念旧情的。

裴岘见他面色不对,便和庆王说:“殿下是听说了什么?”

庆王自然不好说,内阁驳了他出任扬州巡抚的提议。裴岘不曾听说,但赵善易耳聪目明,今早的事情他是知道的。

而且他的七窍玲珑心,更清楚,陛下是拿庆王做挡箭牌,陛下根本就没有提他的意思。

可偏偏今早的事情,隐隐绰绰就传到了庆王这里,他当真了。

庆王摇头:“不过是有感而发,去年在河南的时候,就曾屡屡上书,总遭内阁驳回。地方之言,甚至不能到达圣上的桌案,所言之事,尽在内阁手中。拨的黄河水利的修缮款项,层层递减……”

裴岘并不言语,只是静静听着,庆王所说之事,真假掺半,内阁固权是真,但剩下的有多少私心,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裴岘不用猜,就知道陛下用他虚晃一枪。陛下用借力打力的手段向来使用的纯熟。

赵善易听着又是这些党争之事,他身份敏感,也最不爱和人说起这些。

要不然也不能得了个赵狐狸的名声。

庆王说了很多,零零碎碎都是些闲聊之词,但这两人却有些警惕,只是附和,并不多言。

他们不答腔,庆王的谈性也就淡了,最后三人说起陈年旧事这才开始喝酒了,一顿饭从中午喝到临近晚上才散。

赵善易脸色通红,一看就喝多了,庆王也满面红光,裴岘的脸色雪白,他这人向来喝酒不上头,越喝脸越白,话也越少。

赵善易就总说和他拼酒心里没底。

等散场后,裴岘和赵善易相偕出门,等出了门,赵善易迷离的眼神立刻清正了。

和裴岘对视一眼,彼此心里了然。

两人又去了裴岘的别院,续了一场酒。

进了别院赵善易像没骨头似的躺在榻上,懒洋洋说:“真不能喝了,庆王今日像下血本,喝点茶吧。”

裴慎便出去泡茶了,赵善易见裴岘不说话,问:“你倒是说句话。”

裴岘只好说:“巡边的差事也不会落到他头上。”

赵善易嘿嘿的笑:“这是自然,我多半是猜到了。咱们这位陛下可是有些手段,用一个庆王扛住了内阁几人。”

裴慎泡了茶进来,赵善易意兴阑珊:“他若是直接问我,我也不会藏着掖着,我会一五一十和他说清楚。偏偏他带着庆王妃一同给你我设宴,这是赏赐吗?我们自幼一起长大,何曾对他存过二心,他何必这样辱人?”

他今晚不痛快,就是因为这个。

裴岘倒是看得开,淡淡说:“他向来就是这个性格,遇事不坚定。加上庆王妃最擅长蛊惑人心。”

裴岘猜测,今日这一出戏,有一半原因在庆王妃身上。

“庆王性格不坚,多半是听了耳边风,才出此下策。”

这个理由赵善易也能接受,总比自小长大的伙伴侮辱要心里痛快。

“也是,阿茹总说不喜庆王妃,我还以为是她性格鲁莽。”

他说到一半儿忽然想起来,看着坐在一边有些清冷的好友,劝说:“你的亲事该准备了,若是被有心人盯上,忠义候的圈套难保不会用在你身上。”

他想起周聿昭的亲事,又开怀笑说:“我说了你不肯信,周聿昭的亲事,绝对有太微宫那位的手笔。”

裴岘抬眼看他一眼,并不理睬他的话。

赵善易以为他不相信,立刻说:“你别不相信,那位可不是看起来柔柔弱弱的样子,也不是心慈手软的人物。她和太后娘娘闹的这么僵,太后在寿宴上就将她身边适婚的小子们都指婚了。将来她要成婚,必定要外嫁出京……”

裴岘听着赵善易滔滔不绝,面色毫无波澜,仿佛不感兴趣一样。

第66章 托师叔照看你

◎那我要看看他怎么照看我◎

裴岘心里想的却是, 那日送去的药,也不知道用没用。她身上的伤口好没好。

又或者受了寒。

若是自己出京巡边,她那么能惹乱子, 要是闹出点什么事, 怎么办?

至于其他的打算,最迟也要等他巡边回来才能再和她细讲。

她年纪小,性格却固执, 想起她那么会气人,又有些无可奈何。

赵善易见他默不作声, 叹气:“怎么说,她是你的小辈, 倒是我比你上心。”

裴岘看他一眼, 没说话, 赵善易一个大男人, 背后说人确实不好,就不再说了。

又说:“你师兄这次南下, 江都怕是有些波折。谁也没想到陛下反其道而行,先拿江南开刀。”

裴岘想起兄长,淡淡说:“粮价居高不下, 再不遏制, 肯定是要出乱子的。”

赵善易喝了口茶,居然是陈皮红茶,砸砸嘴:“这茶和婉淳煮的比起来还是差些意思。”

裴岘不理会他,只是问:“京畿将领,陛下有安排吗?”

“安阳侯那个老小子跳得厉害, 听说他在挑女婿, 估计是难。”

裴岘也知道陛下眼皮子底下, 谁也不敢太放肆。

上一篇: 三少爷养歪记实 下一篇: 亡国后又成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