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歌(190)+番外

可见这位公主是爱惜旧物的人,而且观院子里的布景,十分古朴大气。

不愧是明松先生的学生。

等进了院子,东房的书房窗开着,裴荀一眼看到墙上的画,赵幼澄在书房挂的都是自己的画,有些是花了心思才完成的,有的则是涂鸦之作。

裴荀看着墙上的松雪图,想起弟弟书房里挂的那副,心里微微叹息,那是他去江南带回来的画,回来后就挂在书房了。

赵幼澄进了书房见他站在墙上看着画,她也不出声。

裴荀回头却行礼:“长公主殿下。”

赵幼澄哪里肯受他的礼,“裴大人客气。”

“冬青,煮茶吧。”

裴荀见书房里有些杂乱,可见她平日里都呆在书房里。

赵幼澄客气:“裴大人坐。”

裴荀问:“听蕴玉说,殿下正在编撰关于各地的地方志?”

赵幼澄失笑,裴岘不可能说的。

她也不瞒着,起身将桌上整理好的递给他。

裴荀看着宽大篇幅的纸张,翻开看了眼,再没抬起头。

冬青的茶煮好了,裴荀依旧在看。

赵幼澄示意冬青把茶添上。也不出声打搅。裴荀掌管户部,太清楚钱粮的重要性了。

裴荀看了大约半个时辰,才抬头。心中已经有了计较。怪不得陛下不准人提起这位的婚事,她正在做的工作不能被打断。

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她自己都不一定知道。

“殿下大才。”

赵幼澄:“裴大人谬赞,我曾在江南给师叔敬过茶。师叔的兄长,也该是我的长辈。”

听得裴荀心梗,心中暗骂裴岘。让他一张老脸简直无法开口。

赵幼澄才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知道他身体不好。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裴荀叹气:“我一直不知道,蕴玉南下去拜访两位师兄,会有这么一段渊源。”

赵幼澄一时间没听明白,不知道他指什么。

可裴荀也只是说了这么一句,就不再说了。

不知道是有些灰心,还是因为赵幼澄说的师叔。

赵幼澄等不及了,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问:“裴大人,可是知道自己身体抱恙?”

裴荀看她一眼,丝毫没有被她的话影响,只是笑说:“上了年纪的人,哪里会没有点小毛病。不碍事。”

赵幼澄收起笑意,认真看着他说:“裴大人的身体,不是小毛病。您该知道,要爱惜自己,您若是有什么差池,我师叔,会很麻烦。”

她口口声声叫师叔,却满心都是维护。

裴荀问:“所以,蕴玉做下这等悖逆之事,我愧对先帝,愧对文敬太子……”

赵幼澄面无表情:“裴大人多虑了。发乎情,止于礼。何错之有?”

裴荀:“诱骗年幼的师侄,何来的情礼?”

赵幼澄不在意说:“我与师叔真心相交,若是他们不容我,我不会怎么样,师叔也不会怎么样。我们照样好好的。我不会让他背上这等骂名。所谓悖逆不过是文臣攻陷别人的借口罢了。裴大人只管放心,若有人因为此事攀扯师叔,我自会向陛下禀明。”

裴荀听得很为弟弟高兴。

“蕴玉上月写信,让我去托廉亲王为他保媒,请宗亲中的康亲王府的老王妃做主……”

赵幼澄没想到裴岘真的不怕背骂名。原来裴大人早就知道了。

“我劝裴大人三思,眼下绝不可以。”

裴荀心里叹息,她太聪明了。根本不像是十几岁的女娘子。

“殿下的意思我明白了。”

赵幼澄:“可我的意思,裴大人还没明白。你若是有什么事,师叔一个人独木难支。所以裴大人还请务必保重身体。”

裴荀听得笑起来,心中十分开阔。

他尝了口茶,叹息:“好些年没有喝到这茶了。”

赵幼澄也说:“我父王独爱母妃制的这茶。陈年口味了。”

第80章 各位公主指婚

◎太子病了◎

裴荀自从收到裴岘的信, 倒也不至于有多惊讶,但他嘴上肯定是不可能承认同意,他不能允许有人拿这些攻击蕴玉, 包括今日来太微宫, 也是想见见这位公主,毕竟他不了解这位。

可赵幼澄的态度,让他很惊讶。

赵幼澄见他不说话, 建议说:“裴大人若是觉得京中人多嘴杂不方便。天下医术高超者,也不全在太医署。”

裴荀尝了口茶, 心里叹气,并没有接话。

赵幼澄回头就说:“算是我为师叔操心吧。”

她说完也不等裴荀拒绝, 就说:“人我会打发到府上, 到时候让裴慎带回去。裴大人还请保重, 户部艰难, 非老臣不能稳。若江南一派执掌户部,粮价再无降下来的可能了。裴大人请务必保重。”

裴荀深深看她一眼, 最后妥协,不是因为她和蕴玉的事情,是她能担忧粮价, 忧心百姓。

“谢殿下。”

赵幼澄问:“大人觉得此书, 可有价值?”

裴岘:“才学出众,诗名扬天下,编撰成书,固然价值连城。但殿下的才学不在此列,一样可以流芳百世。”

赵幼澄失笑:“大人不必如此赞我, 我不图这些虚名。倘若国力富强, 我和阿弟就是这大周的富贵子弟, 游山玩水多自在。可大周没钱了,边关不稳,内库没钱,我就做不成富贵子弟了。”

裴荀终于知道她哪里怪异了,她虽然生的像当年的太子妃,但言谈举止很像文敬太子。

“殿下有些危言耸听。”

赵幼澄笑笑,也不执着。她亲眼看着大周覆灭,死在城破的那天,怎么会不知道。

上一篇: 三少爷养歪记实 下一篇: 亡国后又成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