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听着舅舅有些意气风发的感慨,“那就祝舅舅步步高升。”
李珰失笑:“不过是机缘,恰巧这位上司空了。”
赵幼澄知道他谦虚:“舅舅不必这样说,既然是高升,就该庆祝。不必担心我。”
李珰叹气:“京中气氛诡谲多变,你们两也要小心。”
他在吏部时间不久,但也因为宫中的事情,察觉到他们姐弟两的处境的微妙了。
“舅舅放心,我没事。”
李珰公务繁忙,匆匆的来,匆匆的去。
女官整理收礼的账册给她看,她看了眼宫中赐的礼是一柄玉如意,各种玉器首饰,布料,香料,药材……
她看着皇祖母的礼,一时间怔怔的。
晚间,她起身到书房中找画,冬青来报,裴大人来了。
她还好奇,裴岘怎么会有空。
安阳侯等人一直在北山,他则是驻守在城外。
等她回房间,裴岘坐在正堂,见她进来,问:“又病了?”
赵幼澄回头看了眼,见冬青没进来,才问:“你怎么来了?”
“路过这里,进来看看。”
听着他一本正经,却满嘴鬼话,赵幼澄也不恼,失笑问:“礼部那边的日子定了?”
“十一月十九,到时候你们都要去。”
陛下对太子的丧仪要求是按照帝王葬礼,但遭到了康亲王和廉亲王的劝谏,第一太子未成年,不同当年的文敬太子已经成年并有子嗣。
第二,年后宜采选,陛下尽早开枝散叶才是当下正事。
陛下应该少伤怀,养好身体。
总之,陛下最后没有再执着,而廉亲王将太子的丧仪控制在最快的时间内。
赵幼澄并不知道这些,只是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裴岘又说:“若是到时候还不能出门,也可不用去。”
赵幼澄;“我大约会去,到时候要照看安成。”
对安成,她也是真心疼爱。
裴岘手中握着一枚平安符,见她垂首,问:“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赵幼澄问:“陛下如何了?”
裴岘没想到她会问陛下,怔了片刻说:“陛下至今住在养性殿。”
那就是还不太好。也是,怎么可能这么快走出来。
“高大人呢?”
“没事了。”
赵幼澄也以为高关澄必死无疑,谁知道康亲王能救他一命。内阁如今又空出一个位置,但这个位置看起来是没人敢觊觎。
裴岘见她不问了,才起身说:“没什么事,那我就回去了。”
赵幼澄的情绪立刻上脸了,毕竟今日是我的生辰,原来你根本不知道啊。
裴岘见她呆滞,觉得好笑,就走近伸手将平安符套在她脖子上。
赵幼澄看着平安符惊愕,红布缝的三角旁边挂着一把小青玉锁,非常的小,只有她小拇指三分之一那么大。
她傻傻问:“这也是青玉的吗?”
“翡翠的。”
赵幼澄这才说:“我明明问过你,我的平安符丢了。你当时装作不知道。”
她这会儿知道,是他之前偷走了她的平安符,虽然她不知道他怎么偷走的。
裴岘:“又长了一岁。”
赵幼澄没听见,问:“你说什么?”
裴岘看了眼院子里的章嬷嬷,只说:“这是我小时候戴的玉,保你平安的。”
虽然他不信神佛,但明鹤的话,他还是记在心上了。
若是他能为她镇住神魂,能替她挡住灾祸,他愿意信一信鬼神。
赵幼澄才不知道他想什么,只是看着那把翡翠小锁实在喜欢,因为够小,她可以贴身戴着。
章嬷嬷端着茶进来,要给他斟茶,裴岘只说:“不必麻烦,我这就要走了。”
章嬷嬷就让冬青送人出去,裴岘沉默惯了,冬青却说:“大人请这边来。”
他随口说:”不用,这里灯亮着,看得见。
冬青却提着灯笼,边走边说:“大人慢走,因为殿下总做噩梦,章嬷嬷就让夜里的灯不灭,这会儿也看得还算清楚。”
裴岘听得一愣,没人和他说过赵幼澄总做噩梦。
等晚间回去后,他就去找明鹤,明鹤就住在他院子里。自从到了裴家明鹤也是个神人,裴家远没有太微宫瞩目,他每日出门,有时候去城外登山,有时候在城内的某一个不起眼的宅子里偷偷听曲,总之,他总能找到一些别人找不到的乐子。
裴岘寻他,此刻他正在画符。
对,就是画符,他当年在玄圆观中修道,自小悟性极高,自视甚高,天才总有些孤傲,但后来终给自己惹来祸端,玄圆观被毁,观中子弟流落他乡……
裴岘知道他去干嘛了,但从不过问,但看着他一个酒色之徒,在这里虔诚画符,还是觉得有些一言难尽。
明鹤头也不抬,问:“这是有什么难处了?”
裴岘问:“你们修道之人,是重在修,还是重在虔诚?”
明鹤洒脱一笑:“裴大人障目了,所谓修道,只在个人。论迹不论心,论心不论迹,都是空谈之言。”
他满口诡辩。裴岘也不深究。
站在一侧,看着他一笔化成,还是能从他的动作中看出来,他是有几分本事的。
他自己等不急,尤其熬不过裴岘的沉默,自顾自说:“裴老大人的身体就是这样,急也急不得,你若是信不过我,只管去太医署请太医来瞧瞧。我既然答应了人,就不会食言。”
裴岘很难想这样一个危险的人,随时会反水的人,在和他说自己讲信用。
“我想问问,关于赵幼澄的事。”
明鹤听得一笔错锋,在纸上划出长长一笔,他唉了声,叹气:“好好的,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