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歌(229)+番外

可越是这样,他越不想放他回去。

“是朕疏忽了,裴卿身体是这些年累坏了。”

裴荀眼睛发红:“陛下不可这样说,不能为陛下分忧,是臣之过。”

他瘦骨嶙峋,赵晖实在不忍心。

最后说:“不用请辞,户部主事,由你挂职,剩下的人选,你写个折子推举,让朕考虑考虑。”

裴荀:“臣遵旨。”

赵晖见他这把年纪,心里戚戚然,让杨寿山赐了座。难得关心问:“裴卿儿女都快成家了。裴蕴玉的亲事,可有想法吗?”

裴荀听得心里咯噔一下。

“幼弟自幼由夫人养大,但性情不乖顺。倒是提过几次,都没有成。”

赵晖笑起来:“朕这里倒是有一桩亲事。”

裴荀有些惶恐,但也不敢不应:“谢陛下隆恩。”

“你先别急着谢朕,听朕说完。皇兄英年早去,膝下一子一女,朕这个侄女,原本想多留她几年。可朕膝下的公主都定了亲,也不能独留着她。朕一直没寻到合适的儿郎,也生怕委屈了她。裴卿以为呢?”

裴荀整个人都惊呆住了。

赵晖见他这个样子,大笑:“裴卿若是愿意和朕结这门亲,回去后就只管教训裴蕴玉一番。那日他就跪在这里,向朕请旨,妄言要娶朕的公主。这等狂妄小子,裴卿一定要好好收拾一顿!要不然,朕可不要这个侄女婿。”

裴荀垂首,又跪下恭敬谢恩。

赵晖叹笑:“按理说,阿鲤青春年岁,他配不上的。可阿鲤乖巧,性格也偏弱。还望裴卿好好教导裴蕴玉。让他务必要爱护朕的阿鲤。”

赵晖将赵幼澄说的如珠如宝,让裴荀十分汗颜。

等从宫中回去,裴荀就进了书房,起笔开始写奏折,将户部的差事交代的清清楚楚。

他甚至想,如果自己今天没有辞官,陛下会不会和他松口蕴玉的婚事。

而后又觉得有些好笑了。

连徐氏都看出来他高兴了。

“这是怎么了?”

他难得在家自己煮茶。

裴荀:“蕴玉的亲事定了。”

徐氏听得大喜,一下子站起身说:“真的?那我要去和母亲说一声。”

裴荀摇头和她招招手:“先不要声张,陛下今日才和我透口风,过几日等旨意到了再说吧。”

徐氏惊讶:“陛下下的旨意?这真是……”

裴荀没好气说:“他自己去和陛下求娶婉淳公主。”

徐氏又坐下,然后又笑起来:“他也知道轻重缓急,殿下那样的人品样貌,错过了就再没有了。难得见他这样贪念姻缘,这么说来,蕴玉成亲的日子不远了。到时候早些生子,也还好。”

裴荀听着妻子高兴的碎碎念,又说:“我今日向陛下辞了官职,往后就闲赋在家了。”

徐氏话说到一半,听着他的话,慢慢就红了眼。

裴荀连忙安慰她:“我身体不好,阿泰还没有成亲,几个孩子还小,不稳当,我看着一些。这些年你一个人在家,也辛苦。”

徐氏哭着说:“也好,你身体不好,早该养养了。”

徐氏说到一半,站起身说:“我去准备准备,晚间一起在母亲那边用晚膳。”

裴荀前脚走,康亲王后脚被召进宫,赵晖确实不准备让他南下了。

见了他开门见山说:“裴荀向朕辞了户部的差事。”

康亲王听了这个消息,有些突然,皱眉:“陛下的意思?”

赵晖摆摆手:“皇叔误会我了,听说裴府一直在寻找大夫,裴卿的身体确实不大好了。”

康亲王也知道,这次回京见裴荀瘦骨嶙峋的,连他都吓了一跳,看着确实不大康健。

“陛下的意思是,户部换人吗?”

赵晖摇头:“不,朕不打算换人,就让裴卿领着职吧,户部朕换其他人去管。”

康亲王也知道意思了,一个不需要年纪很大,只需锐意进取的年轻人,就可以掌管户部,对陛下来说,更有利。

裴荀是个聪明人。

赵晖却话头一转,说:“阿鲤年岁不小了,朕想给她择驸马,皇叔可有人选吗?”

康亲王没想到他能把话题转到这里来,问:“陛下有合适的人选了吗?”

赵晖:“倒是有一个。”

“裴卿有个幼弟。”

康亲王想起母亲的嘱咐,心里有些意外,没想到陛下也会选裴蕴玉。

是不是裴荀不辞官,陛下不会松口。但这也只是他私底下想想。

“臣离京有些年了,对京中这些年轻小子们不甚了解。既然陛下觉得人不错,那定然是不错的。”

赵晖也不在意康亲王的滑头。听着他的恭维,也满面笑意。

“朕担心母后那里不满意。”

康亲王摇头:“陛下不必担忧,太后娘娘为婉淳也是一心操劳,必不忍婉淳误了婚事。”

必要的时候,他会去说项。

还有廉亲王,可都要看着文敬太子的两个孩子顺利成家,这是先帝的嘱托。

赵晖得了康亲王的承诺,笑起来。

晚间回去后,康亲王就和老王妃说了这事。

“陛下今日叫我进宫,为了婉淳的婚事。”

老王妃惊讶:“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就给她定亲了?是有人求娶吗?”

康亲王见母亲着急了,笑着说:“我不大清楚,只是知道母亲倒是挑了个合适的人。陛下也是中意裴蕴玉的。问我的意见,可见婉淳的婚事差不多成了。”

老王妃乍惊乍喜后,才叹了声:“没人管的孩子,我要是不上心,她在婚事上受了欺负,也没个人管。先帝不就是怕这样嘛,才给你父亲一再嘱咐。当年文敬太子……”

上一篇: 三少爷养歪记实 下一篇: 亡国后又成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