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歌(256)+番外

真真是开了眼了。

她这会儿不但不生气,反而有些幸灾乐祸,周聿昭头上戴绿帽子是他自找的,和她可没关系。

朱氏见她一言不发,没意思摆摆手:“行了,今日就到这里吧,玉娘留下,过几日随我去宫中看看娘娘,听说娘娘病了。”

刘玉娘有时候觉得人生真是不公平。

朱氏这等不讲理的人,一辈子尊荣,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可随后又想,这世上哪有公平。

太微宫中规矩没那么严格,冬青现在成熟了很多,领着一帮女婢们,不知是谁说起这回事。听说有人上门认亲去了。

赵幼澄听着心里好笑,赵善易的损招,真是一出接着一出。安阳侯夫人压着人验孕,确定方静云当真怀孕了。

她冷冷看着安阳侯,但最后什么都没说,领着几个儿子径自走了。

安阳侯气的老脸通红,将那外室吓的魂不附体,抱着小儿子哀哭,真真是梨花带雨。

男人嘛,就喜欢这样的。

方静云也只管哭,不论谁问起她都一概不知道。她自己知道现在不能说,尤其是还没有和周聿昭通气,要是她闹开了,就不能进忠义候府了,她早就知道那刘氏万事不管,像个摆设。

只要她进了忠义候府,那她和当家夫人也没什么区别……

那兵痞常年混迹在市井中,安阳侯原本想悄悄将人处理了。奈何连着几日硬是没能找到人。

但关于方静云的谣言越来越离谱。

从最初的无媒媾.合,到最后成了,方静云浪荡不羁,勾引了兵痞,结果安阳侯看不上市井出身的兵痞。那方静云就另外勾搭了世家子弟,所以至于这怀的是谁的孩子,这会儿也不好说了。

总之,市井中的流言,越传越离谱。

安阳侯快气死了,不光他气死,连世家子弟们原本还想着凑这个香艳的趣,结果被传成了这样,哪里还肯。

听说醇亲王府的老王妃揪着赵延之,问,这件事到底是不是你做的。

赵延之嗤之以鼻:“我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因为醇亲王府的玩笑话闹出来,家家户户都开始问起这件事。

让方静云再无嫁给其他人的可能了。

她也知道,自己一心嫁给周聿昭,至于那些谣言,也到不了她耳朵里,都是些市井之言。

倒是把安阳侯夫人气得半死,实在觉得丢人现眼,就领着孩子们回娘家避暑去了。

传到如今,成了安阳侯府,也就只有门口那两个狮子是干净的……

安阳侯短短十几天就熬的眼睛赤红,方静云哭了睡,睡了哭。那妾也楚楚可怜的哭,哭的他头都要大了。

当年娘两确实过了一阵苦日子,安阳侯自觉对不起她,骂也骂了,最后还是一头栽进温柔乡里颠鸾倒凤去了。

方静云的姨娘也不是善人,她一口咬定,方静云是被人哄骗,她小小一个娘子在府中不受人待见,更不敢和府中人接触,这样单纯的孩子最是容易受骗。

方静云早早就和姨娘说了,她的孩子是忠义候的。

这会儿也听着姨娘的话,一句都不肯多说,全凭姨娘给她做主。

母女两一合计,此事还是要安阳侯去处理,所以母女两弱风拂柳一般,哭得楚楚动人,将事情娓娓道来……

安阳侯怒骂:“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方静云又嘤嘤的哭,“从来没有别人,只有一个人。是我糊涂让父亲丢了脸,父亲不要管我,只管把我送出城让我去尼姑庵里自生自灭吧!父亲不要怪他,当初我们还不曾回府中,姨娘带着我和弟弟过活,受人欺负也不敢说。多是他帮我们的。”

瞧这事闹的。

安阳侯一听忠义候周聿昭,简直眦眉瞪眼,拔高声音问:“难不成老子要感激他吗?”

方静云又怯怯得不敢说了。

安阳侯这会儿真动了杀心。

妈的,这鳖犊子!

他一想起这半个月来,受的屈辱。他到底比两个女人想的多,好死不死怎么会有人上门来求亲?

他认定是那王八犊子不想认账了,才让其他人来侮辱他安阳侯府。

岂有此理!黄口小儿,安敢辱我!

所以安阳侯直接将此事,告到了陛下面前。虽然这桩官司不光彩,但是他也是为了前尘,让陛下以为他有什么可想的。

顺便也是表忠心,他还指望着升上一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可以等一等。

周聿昭因为何静生传回来的信,被绊住了手脚。江南的生意很多,他还要理清楚这些,等将来江南安定了,他也要回去一趟。

他知道方静云的事情,但也不会说什么,他这次打算等风头过去了,再把人接进来就是了。

哪知道他还没忙完,就被安阳侯告到了陛下那里。

这确实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了。

赵善易这个耳报神,打听这些消息最是灵通,听着安阳侯告到了陛下面前,乐的要命。

这门亲事已经完成了八成,他喝着酒,叹气:“还是心软,见不得有情人分离啊。”

方氏见他古古怪怪,故意问:“什么有情人?难不成安阳侯府那个千金,你也掺合一脚了?”

赵善易立刻反驳:“瞧你说的什么话?爷对你还不够上心吗?晚上让你见识见识爷的厉害。”

方氏啐他一口,不理会他了。

赵善易乐哉乐哉的就将这事办了。

褚英等好戏看得差不多了,这才和赵善易商量:“怎么样,这门亲可够排场了吧?这会儿陛下都知道了。”

赵善易笑着说:“褚大人是贴心人。忠义候想必会感谢你的。”

上一篇: 三少爷养歪记实 下一篇: 亡国后又成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