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歌(264)+番外

“云檀,我到底做了什么?老天要这么待我?”

苏云檀嗓子发干,说不出话来。

她的儿子死了。她要去怪谁?她能去怪谁?

帝后二人谈话后,陛下一直都静悄悄的,仿佛在左书房中昏倒,也没什么大不了。

陛下仿佛很平静的接受了自己生病这件事,没有起任何波澜。没有给众人任何机会对这件事大肆议论

康亲王自从知道赵晖昏厥后,就知道,事情瞒不住了,陛下若是有心瞒着,他也只当作不知道,可现在瞒不住了。

他就不能当做不知道,况且他现在领着兵部的差事,辽东用兵,必须要重兵。

康亲王和吕大人等人到西苑探病时,赵晖已经整理好了情绪。

和皇后倾诉一场后,赵晖的情绪已经平静了。他的面色一眼就看得出来病容。大约是不怎么见阳光,脸上瘦的厉害,有些泛黄,但又突兀的白。

康亲王看的刺眼,还是觉得伤心,有些难过劝说:”陛下要保重身体。”

赵晖靠坐在东厢房的罗汉榻上,淡淡说:“皇叔放心。朕的身体自己知道。众卿说说辽东的兵事吧。”

他说完看了眼在场的人,问:“马大人呢?”

张玉赶紧答:“马大人身体抱恙,已经告假多日了。”

言下之意,陛下应该知道的。

赵晖却说:“马大人上了年岁,杨寿山你替朕去看看。就说朕惦记着他。”

杨寿山应了声,就出去了。

留下的人都有种毛骨悚然之感。

张玉吓得再一句话都不敢说了。

当晚,马廷庸带着奏折就到了西苑,和陛下商议江南夏粮入库的事宜。

众人听后谁也不敢多嘴。

周聿昭听着马廷庸被陛下提出来为冯志案善后。马廷庸而今是去了牙的虎,他有一家老小要保,陛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赵幼澄看了眼冬凌的消息,问:“冯直走到哪里了?”

“他去了两广绕行,大约到湖广一带了。”

赵幼澄:“催催他,让他尽快北上。”

前些日宝珍生了儿子,但是她一个未婚的公主不方便去,让人去送了礼。

听说傅嘉宜被囚禁在院子里,闭门不出。

朝中风声紧张,谁也不敢说什么。

赵幼澄问章嬷嬷:“若是我的婚事不顺利……”

“呸呸,殿下说的这叫什么话?哪有这样咒自己的?”

章嬷嬷为她做了所有准备,就等着她大婚了。

可赵幼澄总觉得,事情不会这么顺利。

她看着地图上的位置,辽东建奴攻下沈州,在向西推进,就能到关口。前世丁远山战死在这里,直到最后关口都不曾开过。

她还在考虑这些,想着应该有谁去支援辽东。

没想到周聿昭会来拜访她。

赵幼澄对周聿昭的到来很意外。

周聿昭来,是为了赵诚的事。

赵幼澄穿着常服,见周聿昭从游廊那头过来,她瞥了眼,这位后宅新添了夫人,也不见喜气。

前世他带着方静云,意气风发到她的公主府耀武扬威。

想起来就觉得好笑。

周聿昭进来,见她低头握着笔在写东西,那举止神态让他着迷。

“见过殿下。”

赵幼澄连头都不抬,只是问:“不知忠义候寻我何事?”

“不知殿下可知道,陛下病了?”

“哦?”,她问了声,放下笔看着他。

“殿下会太平王殿下,眼下还是住在宫中为好。”

“这是为何?”

周聿昭见她始终不肯多想一想,仿佛像是不谙世事的女娘子。

“殿下心性至诚,但是眼下局势由不得殿下不多想。朝中已经有大人们开始劝陛下立嗣,殿下该知道,文敬太子一脉承嗣,理所当然……”

“你说什么?”

赵幼澄没想到会这么突然。

裴岘有好些天都没有回来,她也不知道,陛下昏厥在左书房,臣工们都知道陛下身体已经日薄西山。

周聿昭见她惊愕,以为她吓着了,安慰说:“殿下放心,太平王殿下如今在宫中很安全,娘娘会护着殿下。宗亲们没有理由挡着小殿下承嗣,这样一来……”

赵幼澄:“你别说了,我知道了。”

她冷着脸,站起身说:“忠义侯请回吧,让我想想。”

周聿昭还有很多话,但是见她有些惊慌,也知道她一个深闺中的女娘子胆子小。

便起身说:“殿下放心,我等定然保太平王殿下安危。”

赵幼澄又一声不吭,直到看着他走了,她看着冬青将人送出去又进来了,她才平静。

“我要去一趟康亲王府。”

她匆匆出门,康亲王府的人也不拦着她,她见了老王妃就问:“老祖宗,我只求一个句实话,我阿弟承嗣的话,做不做准?”

老王妃静静看着她,问:“阿鲤觉得呢?”

赵幼澄平静说:“先帝遗命,赐阿弟太平王,就是希望他一辈子自由自在。为何先帝的遗命不作数了?”

老王妃没想到她是因为这个。

十分严厉说:“你若是为这事,我可回答不了你。朝中的事情,轮不到我说话。”

赵幼澄知道,她这么说,就是赞成阿弟承嗣的。

最后她失魂落魄的回家了。

心里又安慰自己,这一世不一样的,康亲王安在,裴岘也在,高关澄死了,周宪实缩着脖子当乌龟。他没有权倾朝野,也没有养起来野心,皇祖母也没有那么得力的助手。

一切都不一样。

她一边安慰自己,一边想自己要抓紧时间进宫去。

上一篇: 三少爷养歪记实 下一篇: 亡国后又成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