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歌(45)+番外

赵幼澄温柔地笑说:“明日正逢空悟大师讲经,我已经抄了很多了,明天要献给父王母妃……”

周太后听得突然多了几分哀伤,看着她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今晚说这些其实不合适,但她年纪小,今晚又是中秋团圆的日子,她孤苦一人,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皇祖母的哀伤赵幼澄只当没看见,自顾自说:“我给阿弟告了假。改日再进宫来看皇祖母,入秋了皇祖母要保重身体。”

皇祖母曾对她的疼爱是真的,利用也是真的。

正当祖孙惜别时,那位施夫人笑着说:“正好,我和小殿下一路相伴。”

赵幼澄实在不喜欢她,但也不反驳,只是冲她笑笑。

皇后已经去找陛下了。赵幼澄只管走自己的。

拜别周太后,章嬷嬷就替她系上披风,几乎话也不准她讲,一副她身体孱弱不能多说话的样子,让施夫人十分气恼,

出了鹊仙桥,冬葵领着人已经在等着她。她只是和身边的几位王妃们告了声别就转身上了马车。

施夫人离得远了,最后也没得赵幼澄一个眼神,沉着脸低声道:“好大的架子。”

赵幼澄上了车便闭着眼睛开始回忆今日在宫中遇见的每一个人。

“施夫人的幼子,娶的是不是安阳侯的孙女?”

章嬷嬷也不知道,茫然看着她。

她睁开眼笑了下:“这么算起来,施家风头正盛,我也不好轻易得罪她。”

施夫人的长孙当年娶的是内阁马大人的孙女,内阁八位议政大臣,施大人是吕大人的学生,可惜他站到了江南派。

等她回了家就不想这些了,一整天对着那么多的人说话,给每一个人笑脸,她很厌烦了。

冬青心疼她,结果她进了书房点了灯就开始继续工作。冬青嘟囔:“殿下该休息了,今日本就抱恙。”

赵幼澄十分好笑说:“我本来有些不舒服,但是在延禧殿睡了一下午,这会儿十分精神,正好可以整理一会儿。”

冬青看不

䧇璍

懂她的图册,只知道她在画图,并且一直在撰写东西。

赵幼澄埋首好一会儿,忽然问:“裴大人府上可有什么喜事?”

冬青跟不上她的思绪,茫然问:“哪个裴大人?”

赵幼澄也不在意,低头继续边写边说:“过几日永嘉寺那边要留客,你记得和冬葵安排好,府中有章嬷嬷照看,叶嬷嬷年纪大了你上心一些。”

冬青没见过她这么细致吩咐过什么,她向来不管这些琐碎闲杂的事情,冬青赶紧说:“殿下放心,叶嬷嬷那边我亲自照看着。”

第二天陇西来的李大人到了。

赵幼澄跪在永嘉寺的正殿中正点燃了佛经,看着灼人的火焰出神,冬青进来低声说:“殿下,舅老爷到了。”

赵幼澄一惊,然后笑起来,“快带我去看看舅舅。”

李珰五十来岁,领着族中弟弟和儿子,带着一些仆人一路到上京城,路途遥远便错过了中秋节的节礼。

赵幼澄出了门远远看到永嘉寺门口的几人,喊了声:“舅舅!”

李珰暂住在西城的宅中,今日特意来看赵幼澄。

见赵幼澄过来,深深行一礼道:“见过长公主殿下。”

跟着的幼子李业也跟着说:“见过长公主殿下。”

赵幼澄扶起李珰:”舅舅不必如此,这里是我的公主府,没有外人。”

李珰还是认真说:“礼不可废,殿下刚加封长公主,正是立威的时候。”

可见舅舅这些年过的并不顺意。

李业今年二十一岁,看着斯文和气,还没有入仕,。

赵幼澄笑着说:“我才十五岁,又不是儿郎,难道让我拿我舅舅立威不成?不说这些了,舅舅、二表哥随我来。”

李珰当年在太子妃殁后,回陇西做学道,也是为了避开新君。眼下赵幼澄回京,他便也跟着来了。

太微宫中还是当年的模样,李珰看着院子里的香椿树,有些感伤叹气:“一点都没变。”

今日章嬷嬷也在,李珰惊讶问:“你怎么会在这儿?”

章嬷嬷:“老奴一直住在城外庄子上,殿下召老奴回来,逞着还当用,再侍奉殿下几年。”

李珰听得心酸,殿下身边竟然连一个用得趁手的老人都没有,不过这是想错了,赵幼澄不耐烦身边有那么多人,她毕竟年幼,身边人多了,保不齐是谁的人,所以等自己能做主了,开始挑选自己的人。

赵幼澄问:“舅母还好吗?外祖母呢?”

李珰:“都挺好的,李端领了九品县丞的职位,你表姐定了亲事,正在待嫁。”

赵幼澄笑了下,“舅舅可想过起复?”

李珰愣了下,摇头。已经不敢多想了。

他在泰和二十八年高中,也是陇西有名的才子。蹉跎半生,李家的荣耀都跟着先帝和先太子一同陨落了。

“我却想让舅舅回京。”

李珰不敢放任自己的野心,一个人的野心只要放任,就会一条道走到黑,李家这些年龟缩在陇西,就是因为当年先帝去世前将李老太爷贬回陇西,怕陇西世家作乱,给新帝造成麻烦。

施恩的机会给了新帝,可惜新帝不愿意再用李家人了。

“为何?”

赵幼澄看了眼有些老实的舅舅,“因为阿弟还在宫中,我想让他出宫来住。”

李珰沉默很久才说:“殿下,太平王不可能出京的。且在宫中读书也是最安全的。”

赵幼澄当然知道他是安全的,可是建元十五年,太子没了。

而后陛下也缠绵病榻,蠢蠢欲动的人太多了,即便阿弟没有那个心思,但是被人裹挟着由不得他做主的,皇祖母就是第一个起心思的人。

上一篇: 三少爷养歪记实 下一篇: 亡国后又成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