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歌(66)+番外

赵幼澄:“那就谢表哥了,上京城里没有人敢动刀子,要不然那帮人也不敢偏等我出了城才动手。”

赵善易也知道她不似看起来那个温顺,没有哪个十五岁的小娘子被追杀坠马,不过才几日,就能面色寻常。甚至聊起这件事丝毫没有惧怕了。

实在是胆识过人。

赵幼澄让章嬷嬷给他准备了茶叶,介绍说:“我从姑苏回来这么久,也没认识多少人。囤的茶还有大半,这是姑苏的春茶。”

赵善易笑着告辞,亲自拎着茶叶直奔裴岘府上。

裴岘日日出城当差,没人知道他去了哪了。

至于那几个刺客,至今都挂在墙上,其中一个的家眷已经找到了。

他非常沉得住气,只是有时间了才去看一眼,既不暴怒,也不灭口。只是要求问话的时候,有人能回答,否则不保证他随手做什么。

能问出来的话并不多,起码这些人并不知道是谁指使,只知道他们都是一个姓杨的富商府上的人,富商是东昌府人。其他的一概不知。

其实他知道,这些人未必知道什么,但是人在这里,对方就知道他手里有东西。

赵幼澄很可能是受他牵连,他心里已经确定了。

赵善易来了后,见他穿了件薄衫在书房里写东西,像是今日并未外出。

赵善易装腔作势,将茶叶放在他面前桌上,说:“我新得的茶叶,正好一起尝尝。”

裴岘不用想也知道,他这些天负责太微宫的安全,日日混迹在太微宫,定然是赵幼澄送他的。赵幼澄出手大方,是因为她不喜欢春见叶。

若是她喜欢的茶,她连一两都不肯送人。

“放下吧。”,裴岘淡淡说。

赵善易嘿了声,坐在旁边说:“你倒是悠闲,四平八稳,人家殿下叫你一声小师叔,你舍身救人不是跑的挺快的吗?怎么这会儿又不过问了?”

裴岘低头不说话,皱眉:“这话也是你能浑说的?”

说完抬头看他一眼,才说:“陛下不是让你护好你姑姑吗?”

赵善易被他顶了一句,有点想和他翻脸了,没好气说:“得,殿下大气着呢。和我母亲那边论起来,叫我一声表哥。”

裴岘听得不经意的笑了下,她倒是机灵。

赵善易开玩笑归开玩笑,说完后问:“当晚当真没发现什么可疑的地方?”

裴岘:“我只知道这些人和我在江南遇见的一样。”

赵善易骂了声混账,皱着眉说:“孟廷元现在都干脆住在刑部了,陛下让吕大人领御史台主管高崎的案子,我估计陛下是要保高崎,这么说来,婉淳倒是遭了无妄之灾,她既和你没有什么联系,冯直也不是她的人。但是冯直把江南粮价的遮羞布揭开,倒是好魄力,给陛下使了便宜。但朝中怕是要闹很久,李珰要是能起复,倒也不枉她受苦一场。”

裴岘瞥他一眼,赵善易的嘴就是这样,什么都要嚼吧几句。

裴岘只当没听见。

赵善易也习惯了裴岘的沉默,想起赵幼澄,又想调侃几句。

就听见院子里有人问:“二爷在吗?老夫人那边请他过去一趟。”

隐约听见夏进说了声:“在……”

赵善易起身也说:“左右我今日也无事了,顺便给老夫人问个安。”

赵善易十几岁的时候常来府上,只是今日没想到进来遇见新鲜事。

刘夫人领着儿媳妇来府上做客,因为亲事还在商榷中,刘大人仿佛并不满意裴岘。自从上次裴岘趁他不再上门拜访后,他就心里存了气。

所以裴家这边的音信,他只当没听见,连裴荀的面子也不给。

老夫人等不及,便直接邀请了刘夫人过府中一叙。

赵善易起初还没明白,和老夫人问安后,老夫人上了年纪,有些老小孩的脾气,当着赵善易的面,大剌剌和裴岘说:“刘夫人也在,原想着你该陪客人坐坐。”

徐氏一听这不合适,老夫人全凭心意,但是她却舍不得蕴玉去刘夫人面前伏低,尤其裴岘上门拜访了,刘家却毫无只言片语,让她有些对刘家不满了,就像小女儿说的,刘大人迂腐的有些过了。

她立刻拦住说:“蕴玉有公务要谈,和刘夫人见礼后就去吧。我们女眷在后院聊天,你们忙你们的去吧。”

说完也不等老夫人说什么,就吩咐管家将人送出去。

她如今都年过五旬了,有些话是可以拿主意了,包括蕴玉的亲事。

裴岘除了问了声安,从头到尾都没说话,赵善易听完老夫人的话,听着徐氏的话出来后戏谑看着好友,但又有些不太敢放肆。

等出了门,才说:“我以为是传闻,只是一听。没想到你当真要定亲了?”

裴岘不做声,丝毫不理睬他的戏谑。

赵善易有些来劲:“我小时候,这位刘大人做过我的老师,可是有几分迂腐,就不知刘家小娘子生的怎么样,要是也能熟读四书五经……”

裴岘问:“宋九娘现在就住在……”

赵善易:“哎!你这人……真是无趣。”

裴岘从来不和他说嘴,每每都是一招制敌。

并丝毫不留情面:“当好你的差事,年底了若是上京城出了差错,有你的好果子吃。”

赵善易没能讨了他的便宜,无奈说:“当真无趣,怪不得刘大人喜欢你,合该你们两做翁婿。”

裴岘:“你再胡扯,我明日和陛下说说,让你出京去当差吧。”

赵善易讨不着便宜,逗留了一盏茶的功夫,也回去了。

晚间,赵善易走后,徐氏也和裴荀说起裴岘的亲事。

上一篇: 三少爷养歪记实 下一篇: 亡国后又成宠妃